“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与实践探索
2021-06-24邓惠
邓惠
摘 要: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词走入人们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释这一说法,使文化自信引发深入关注。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其内心的文化内涵,文化素质,文化自信都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接受着不同方面的新鲜事物,初入社会的他们,对于社会正在发生的新闻、热点并不具有理性,明智的判断。在当下“互联网+”的视域下,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高度的文化自信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能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已经列入了新的教育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098-05
文化自信关乎党的前途,关系国家希望、民族命脉和人民福祉,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信服和升华,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其内心的文化内涵,文化素质,文化自信都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
一、“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索的现实原因
(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在中国的问世是中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近些年,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不断革新,升级改造,互联网的面貌几经更改,当下我们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那种简单、便捷的只解决互联网交互问题的互联网时代了,已经进入了合作、共享、便捷、综合的新型时代了。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互联网就像是鱼和水一样,离开互联网人们似乎无法生存,我們每天频繁地接触互联网,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了解知识,逐渐地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当中。
(二)“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产业的延伸产物,通过这种模式许多产业都从线下走向线上,打开新的渠道,开辟了新的市场,在这种视域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道路探索又有了新的选择,这对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新奇的、新颖的。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与互联网文化的连带关系
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前沿的使者,他们对于文化的取向和追求是最具有先进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对于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充满憧憬和向往。首先,他们对于国家政治文化的追求是积极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是具有主观选择性的,他们密切关注国家动态,向国家政治文化靠拢;其次,面对社会主流文化,他们的态度是辩证的,他们可以主动从中剥茧抽丝,找到适销对路的文化流向,为自己的思路找到新的契合点;最后,对于校园文化,他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渴望从校园文化中找到与自身相符的文化符号,对于正能量的文化,他们是持肯定的,支持的意见。可见,大学生的文化取向是积极,向上,具有选择性意义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文化氛围变得多样,甚至鱼龙混杂,大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互联网在文化的传播方面是辩证的,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对待互联网文化传播的形式,面对优秀的、正能量的、契合大学生成长的文化,我们要勇于接受,并和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一种糅合;面对糟粕的、负能量的文化,我们不要消极地去对待,在主动辨识和驱散这些文化形式的时候,还要从中学习,积极反思,从中抽离有利于我们进步成长的观点,来不断丰富自己,塑造自己。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视域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并不能够很好地朝着文化自信的培育方向发展,现状虽不是严峻的,但也是急需解决的,毕竟一些虚假的负面的网络文化对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了阻碍和困扰[2]。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实践探索下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升文化自信高度。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其附加产品的更新升级,为之重要的便是其异于他人的信息传播速度,它有力的打破了中国的通信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通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地域之间的隔离,让每个区域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产物联系起来。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互联网早已关注到这方面的缺失性,并在自发的逐步建立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接收信息和文化的平台变得越来越多了,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对于大学生而言,接受文化的能力是强大的,渴望文化的心情是迫切的,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是强烈的,“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正好满足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需求愿望,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每天都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信息具有充分的时效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时代文化的需求,因此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播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大学生接受文化的途径增多,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高度。
2.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传播的速度对于当下的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来讲,已经达到上限,我们对于速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是科技智慧的重要闪现,同时文化传播速度对于文化接受者而言已经足够满足,现在基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文化传播渠道是加快文化传播的横向扩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很多的传播媒介,媒介将文化的生产方与文化的接受者间接地联系起来,良好的循环模式将文化传播出去,文化传播的渠道逐渐增多。从前我们只有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一条线,官方的主流文化通过检查、处理、斟酌之后通过官方媒介传递出来,我们通过定时的专用渠道去了解、感知;但现在我们的文化市场逐渐开放,我们已经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文化的熏陶,我们学会自己去挖掘,寻找文化,甚至创造文化的传播渠道。互联网时代我们接受文化的渠道逐渐增多,我们可以去百度上查找我们想要知道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文化类的节目获取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官媒的文化传播去了解主流文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型媒体获取当代的文化信息;我们还有文化交流的平台去发表、接受;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3]。
(二)反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呈弥漫状传播。互联网对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的灰色地带,泛娱乐化的问题。凡事都有利弊,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优秀文化迅速传播的同时,也给予落后文化和糟粕文化以可乘之机。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用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思维是单纯的,干净的,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存着好奇心,这样的心态就促使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社会文化见缝插针,对大学生进行洗脑和摧毁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三观。大学生接受文化的速度是很快的,互联网正好给予糟粕文化机会,面对未知的领域,大学生的抵御能力是很低的,虽然大学课堂的思政课努力的建立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校园的主流文化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一些享乐文化,泛美主义总是侵蚀着大学生的灵魂,这就是互联网消极的影响,因为互联网是公开的,它的过滤能力并不是很强,国家的管控也不是尽善尽美,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它不仅仅是针对大学生,因此一些信息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互联网带给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且勇敢面对。
三、现阶段,“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一)高校思想意识层面的高度重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相对于大学生素质而言的,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接受文化自信的能力高度,因此,高校的领导层面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从思想层面出发,将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列入大学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文化自信需要自发形成也需要专业力量的助推,面对现在互联网环境给予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尽早地培育,提高大学生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能力。学校要进行创新,将传播文化的媒介进行多元化组合与丰富,仅仅停留在思政课的课堂灌输中是缺乏实践意义的,要让大学生自觉地,耳濡目染的进行文化自信的认识,文化自信的培育。学校要积极利用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注意形式的多元化,音频,视频,故事都是吸引青年学生的方案,内容要紧跟时代潮流又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感知文化自信的魅力。例如:在官网上发布讨论,让大学生就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来探讨我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引发大学生深思,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微信的公众号推送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赏析,在主体内容呈现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与主题内容不冲突的,有利于大学生思考的文章,视频等。总之,高校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将这件事重视起来,不要摆花架子,要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文化自信培育的目的。
(二)推进网络易班建设同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当前,青年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对吸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化缺乏信仰,一方面是百多年来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对我们的中华文化缺少自信,骨子里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肯定。
加强课程思政网络建设,持之以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各专业的教学过程,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国家及世界,更深刻地体会中国方案对世界、对国家、对个人的意义所在,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对中国方案的认同,真正做到四个自信。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可同时供应数以万人的学生在平台上学习分享;易班网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发展异常迅猛,成员高校众多,除开发电脑网络平台外,又开发了手机App,同时根据各个高校智慧化校园的建设,相继开发了不同的具有服务功能的模块,比如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精品思政课等。在这个平台上,各高校通过多媒体、多互动、多途径来实现开展各种活动。这种移动互联网的便携性促进了高校学生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了排斥心理。虽然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明显减少,实施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互动没有线下课堂教学互动明显,实施教育主体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受教的客体自觉性不高等因素,使教育效果削弱。但是,这些问题仍然不妨碍易班网络平台在教育公平化、普遍化发挥极大的作用,只要有效地利用易班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正面教育,在理论灌输的背景下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教育,就能大大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时效及实效。
(三)高校文化活动的创新活力
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精神运动,我们不应该将其束之高阁,不可否认文化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但是可以触碰、了解、发扬、传承的。对于文化我们既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又要拥有辩证的态度[4]。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力和生命力应该是顽强的,我们不应该抑制大学生对文化创新的能量,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举办创新性文化活动。许多高校都应该创立自媒体工作室,利用网络的力量宣传自己的校园文化,传播自己的创新意识,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为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文化进行网络创新。创新创业的双创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但是除个别985和211院校,其他二本院校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归根究底是校园文化不强,各大高校一定要将网络利用起来,用大学生们熟悉的媒介,熟知的方式进行创新推动,促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创新方式也让他们好伸手去做一些项目,这样不仅推动国家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让文化自信的培育变得更具有时效性和现实的发展意义。
(四)在网络虚拟空间融入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種人对生活的态度。每天的认真工作、学习或者健身,都是一种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变得与众不同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追求仪式感,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正确运用仪式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吸引力和实效性[5]。
一般来讲,仪式需要在现实空间中才能进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青年提供了一个“互动仪式”的虚拟空间[6]。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网络就像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网络在方便社会交往和信息传递的同时,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虚拟空间。近些年来,“仪式感”成为引领青年生活的时尚热词,在“互联网+”的空间里,只有付出了“真实的努力”,才能收获真实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多从中华文化各种形态中提炼出内涵丰富、积极健康向上的唱响中国、“云升旗”活动、“云”红色之旅、“易”起追忆红色往事、“易网”唱红歌、“网”说英雄榜样等。加强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有效引导,让文化自信通过网络仪式感根植于人心并呈现于广泛的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2019年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塑造了身处不同时代“小人物”群体,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网友评价,带领观众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我”与中国的血脉相连,激发了观众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我和我的祖国》既是一部献礼的影片,更是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用“我”的故事、“我”的经历、“我”的感动向祖国表白[7]。
有网友评价,《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在笔者眼里,或者说在《攀登者》这部影片里,这种攀登者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小人物”“大时代”“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共克时艰、勇往直前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这些评价,构成一种特殊的网络仪式。可见,在青年生活的虚拟世界文化自信之火也可以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网络仪式中熠熠生辉。因此,要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化“互联网+思政”创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在虚拟空间构成一个个互动仪式链,将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文化形态创造性地融入网络世界,营造出强烈的网络仪式感,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亦是培养和强化青年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8]。
四、探索“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方案
(一)加强校园文化自信力建设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校园文化自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就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一个有着优秀校园文化的学校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有着强烈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也是充满朝气的,因此,我们要从校园文化下手,将校园文化培养起来,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力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可以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校园的展窗、广播、社团活动、校园比赛等都可以将整个文化自信力建设融入其中,课堂也要渗透相关方面的内容,对于文化内涵的培养要专门建设一门课程,让同学们投入其中,加强文化自信的建设,推动文化自信力的建设。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的通道,开展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重视美育教学的实践,发挥人文和艺术学科特色,打造美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新平台,借助各种艺术形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摇篮,我们要将摇篮丰富起来,让大学生在其中尽情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信仰。
(二)加强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紧把握住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向放在互联网与大学生群体的关系上,大学生是一股新鲜的力量,它们渴求新鲜事物,况且他们对于互联网存在着一份特殊的情感。网络校园的建设应该已经在各大高校落实了,但是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要尽快加强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样我们才可以让我们要传播的主流文化适应网络的发展,让大学生群体进一步了解主流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关系网,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向心力,才可以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互联网是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我们要紧紧抓牢这一传播纽带,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三)加强实践性文化自信的培育
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实践,现在的各大高校都在都在向应用型转型,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将文化自信的培育放在实践学习的任务中是最合适不过的。
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于实践活动的想法是复杂的,他们希望进行实践活动去丰富课余生活也渴望从中得到锻炼,但是他们对于实践的陌生感也是有的,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来讲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培养大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养成大学生的实践内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和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加强大学生每周“升国旗”活动、“党支部活动”“主题团日活动”“暑期三下乡”“红色跑道”“红色跑马”“国情教育”等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和宣传引导。宣讲好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号召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实践出真知,我们要把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把知识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实践的文化自信培育,加强其实践性文化自信的培育。
(四)加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的实践性
文化自信的培育自从十八大以来就被频繁地提出,广大高校也被告知要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但是据了解高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这是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话讲落实的确很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文化自信培育方案之后施行的理由。我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将每一项政策有效的落实下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不急于冒进,踏实稳健,就一定会将政策落实下来。首先,我们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出针对培育文化自信的方案,这个方案不可以纸上谈兵,要根据实际调研,抓住大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培育方案的制定,这是第一点,就是要找到培育对象,了解其真实特点,做出具有培育特点的方案,这样的方案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具有可实施性;其次,我们要调动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将方案按照原貌的80%实施和分配,并且方案的实施要有具体的规划,规划方案要经过校领导的审核,主要是为了防止方案实施虚张声势,做表面文章,并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督促每一个方案实施的效果,这样才能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培育文化自信的方案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官网的讨论,公众号的推广,微博的发布,直播的方式都要有人负责,只有让大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起来,文化自信的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五、小结
“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对信息内容、信息范围的需求增多,人们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交换或转发信息,导致信息传播范围变广。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在文化培育的过程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传输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略其发展的重要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面更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应当注重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理性对待网络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需要路径,我们要积极探索,要们要在实践中积极引导,探究,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轨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2〕楚恒体.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评《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J].新闻与写作,2019(01):114.
〔3〕杨茹,张楚乔.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73-79.
〔4〕张磊.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6):76-78.
〔5〕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EB/OL].http://news.gmw. cn/2016-10/31/content_22739040.htm.2016-11-05.
〔6〕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100.
〔7〕筱玮.人民网评:《我和我的祖国》,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2019-12-12.
〔8〕张妍,李庆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意义”层面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5):11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