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RVS-KPI模式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及应用*
2021-06-24刘晨辰汪春红史廷明张瑞迪张丽华
——刘晨辰 杨 娟 汪春红 史廷明 张瑞迪 张丽华*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1月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医院功能定位,规范医院内部管理,提升医院服务效率,完善分级诊疗制度[1]。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成为各级医院探索的重点。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是一种以相对价值为尺度,以资源消耗为基础,来支付医务人员劳务费用的薪酬核算方案[2]。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主要通过对医院宏观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剖析,找出关键流程和关键行为进行重点控制[3-4]。在实际应用中,仅依靠RBRVS,容易忽略医院成本管控、运行效率及医疗质量风险控制[5]。KPI的加入,对RBRVS的分配模式有一定平衡作用。近年来,许多医院采用RBRVS-KPI模式探索建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但模式框架较单一[4-9]。样本医院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依据精细化理论,以工作量为基础,计算每项医疗服务的RBRVS点值,同时结合战略发展目标选择KPI,建立了一套改良型RBRVS-KPI绩效考核体系,于2018年正式启用,并在运行中不断优化改进。
1 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1.1 前期准备
该院组织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院领导以及党委办公室、运营管理部、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总体方案制定与实施。运营管理部下设经济管理办公室,负责绩效政策研读、方案修订、绩效核算与发放工作。部门设岗位-专科经营助理,每位助理分管5个~7个临床科室,负责绩效方案制定指导工作。各科室成立绩效小组,主要负责本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工作,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包括科主任、经管员及其他成员。信息支持方面,该院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并与HIS系统对接,经过严格测试、核对与优化,确保后期运行中数据抓取准确、高效。
1.2 确定方案
1.2.1 RBRVS绩效评价模型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RBRVS绩效评价模型为“工作量绩效=∑工作量点数×单价-可控成本绩效”。该院实际运行中,由于科室每月可控成本消耗水平波动较大,若直接采用原模型难以保持稳定性,易造成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绩效不平衡等问题,故该院参考了H省人民医院[10]、LH医院[2]、某三甲医院[11]等的经验对原模型进行改良,将可控成本作为KPI体系的重要指标与RBRVS绩效评价模型相结合,生成KPI调整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改良后模型为:一次分配绩效总额=工作量绩效×70%+工作量绩效×30%×KPI考核得分+其他发放-其他扣款。
根据各类人员工作性质及内容的不同,临床医师、护理和医技科室的工作量绩效分别为:临床医师工作量绩效=∑执行项目数量×执行项目RVU+判读项目数量×判读项目RVU+科室转入ICU奖励;临床护理工作量绩效=∑护理时数×调整系数×(床日数+出院人数+入院人数)+执行项目数量×执行项目RVU;医技科室工作量绩效=∑门诊执行数量×门诊项目RVU+住院执行数量×住院项目RVU+体检中心工作量绩效。
其他发放包括夜班费、周末手术奖励、日间手术奖励等;其他扣减包括医保扣减、患者欠费扣减等。
各科室的计算公式将根据专业特征和业务差异进行相应调整。如医技科室开展体检项目,有体检工作量奖励,按照“体检项目×点数×调整比例”分配;急救中心与重症医学科(ICU)有业务往来,其绩效中包含“转入ICU的人数×奖励”。为维护考核稳定性,方案试运行半年,经医务处、护理部等多部门评估后,确定最终方案并推广使用。
1.2.2 RVU的确定 RVU(Relative Value Unit)即相对价值单位,也称为“点数”,代表每个医疗项目的相对价值单元,是RBRVS模型中的关键因素[12-13]。该院参照全国30多家医院的点值库,同时根据该院人力成本的历史水平及运行情况做出合理调整,最终确定了项目点值初稿。初稿经过试点运行,由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修改。经过多轮讨论和修订,得出最终RVU评估结果。执行点数设置原则及各类诊疗项目的RVU评估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医院执行RVU设置原则
表2 医师执行项目RVU明细
表3 医技执行项目RVU明细
1.2.3 KPI的确定 结合医院管理现状及发展目标,将考核方向确定为以下类别: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合理用药和成本管控等。选择可量化、考核性强的指标构成关键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根据医院发展现状与改革重点,同时综合院内外专家意见设定。该院月度绩效考核的KPI调整系数体系见表4。其中,医疗行为综合评价得分由医务处汇总,每月报送1次;医德医风得分由党委办公室汇总,每季度报送1次;护理综合评价得分由护理部汇总,每季度报送1次;平均住院日采用“设定标准值,超标扣罚,达标奖励”的考核方式;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费用、门诊药品比和住院药品比采用“设定标准值,超标扣罚”的考核方式。其中: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费用=耗材费用/执行收入(不含药品)×100%;门诊药品比=(门诊药品费用-门诊草药费)/科室门诊总收入;住院药品比=(住院药品费用-住院草药费)/科室住院总收入。
表4 月度考核KPI调整系数体系
1.3 方案优化与调整
该院临床专科在学科特点、运行模式及产出方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差异,因此绩效考核方案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1.3.1 麻醉手术科绩效考核方案 手术难度是体现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麻醉手术科工作量绩效中增加了手术等级绩效,对四个等级的手术项目分别设定奖励;在合理用药考核上,考核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指标为“人均麻醉药品费用”,计算公式为“人均麻醉药品费用=麻醉药品费/手术人次”。
1.3.2 医技科室绩效考核方案 医技科室的执行项目种类、收费价格及工作量统计难易程度有一定差异,故在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时考虑了专业特点。以病理科为例,病理科由医师和技师共同组成,工作项目种类繁多,不便一一设立项目点数,故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将病理科技师的业务进行分类,分别为常规诊断、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分别测算、核定每个大类的点数。另外,由医师和技师共同完成的部分,科室在绩效二次分配中会酌情调剂。
1.3.3 特殊专业或特殊时期的绩效 考核方案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该院对儿科、感染科、急诊科等特殊专业进行政策扶持,绩效方案设定时对其工作量绩效核算、考核项目及扣减比例均酌情予以倾斜。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该院将防护物资(包括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护目镜等)使用不纳入考核;对“抗疫”一线科室药品和耗材考核当月暂缓,并按科室人数给予一定补贴。
1.4 结果分析与管控
各科室绩效小组需根据科室自身情况制定二次分配方案,方案需在科内公示,并上报运营管理部备案。运营管理部绩效专员分析各科室每月二次分配情况,坚持“绩效向临床医师倾斜”“不同风险难度岗位间拉开差距”等政策导向,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相关科室进行深入调研,探索合理方案并立即整改。
2 实施效果
自2018年1月第一批试点科室采用RBRVS-KPI绩效考核模式以来,该院临床科室共60个核算单元于2019年6月全部实施新绩效方案。实施RBRVS-KPI绩效考核模式前(2017年)与实施后(2019年)相比,在运行效率与工作量方面,全院平均住院日缩短1.52 d,床位周转次数增幅28.92%,三四级手术台次增幅26.96%,出院人数增幅27.08%,门诊人次数增幅19.57%。在药品与成本管控层面,全院“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费用”降低4.26元,全院药品比降低2.71百分点。在医院影响力方面,全院外埠患者占比提高4.24百分点。同时,深入临床科室调研发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获得感,增强了员工对医院政策导向的依从性。
3 讨论
3.1 RBRVS-KPI绩效考核模式有待全面普及
临床绩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该院计划下一步将方案辐射范围扩展至行政后勤人员。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方案推行受到阻碍。例如,行政后勤人员长期以来是直接按其职称系数分配绩效,变更此方案后可能依从性不高;工作量测算与考核指标设定存在较大困难。行政部门工作内容往往交集较多、难以划分,同时对工作完成的评定主观性较大,考核公平性难以保证。因此需向行政后勤人员大力宣传绩效改革政策,引导其树立新的绩效理念,推进新绩效方案的普及。
3.2 RVU的设置仍待完善
旧绩效方案以收支结余为核算依据,由于医疗设备昂贵、收费价格高的项目利润高,相应科室绩效水平也普遍偏高,但往往这些项目操作技术含量少、风险低,应赋予较低的RVU。在新绩效方案的推行过程中,医院秉持平稳过渡的原则,为避免医务人员心理产生落差,故在一些项目RVU设定时,会参照科室绩效的历史水平酌情微调。故每年需重新评估RVU设定的合理性,不断改进、优化各类项目RVU,最大程度实现绩效分配的公平性。
3.3 考核需紧跟医改政策方向
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入,KPI的设定需根据医改大方向、医院发展水平及整体目标进行调整[14]。该院各科室间由于基数差异,存在“药品比”考核指标无可比性、临床科室收治重症患者积极性下降等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单一药占比考核转为考核人均药品费用/床位均次费用”的政策导向,“药品比”作为药品考核指标已不再适用,新的药品考核方案亟待探索。自2019年11月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后,耗材管控成为该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RBRVS-KPI绩效考核模式中,耗材种类未进行分类管理,高值耗材和低值易耗品考核模式无差别,个别科室浪费、囤货等现象依然存在,故需探索更精细化的耗材考核方式。
3.4 信息系统需进一步优化
提升绩效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是绩效考核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15]。该院的绩效系统现已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但由于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信息模块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仍有一些新增项目的统计工作需手工录入完成。另外,绩效系统目前仅完成了与HIS系统的对接,未来还将与人力资源系统、财务处HERP系统完成对接,使全院信息体系联动,达到信息互联互通、系统运作准确高效的目的。
3.5 应建立绩效反馈机制
在该院现行的RBRVS-KPI绩效考核模式中,存在绩效反馈不到位、全员参与度低等现象。如政策知晓度较低,部分医务人员不了解医院政策,同时院方也不能及时了解各科室诉求。绩效反馈是根据科室的工作完成情况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医院愿景并依从[16],建立绩效反馈机制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17]。这种方式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且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有助于绩效改革的推动及医务人员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