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活动性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对复发、新发和慢性肺结核的诊断分析
2021-06-24罗伟军钟铖王静
罗伟军,钟铖,王静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肺结核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强传染性,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之一,对该病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减少疾病传播的关键举措[1]。过往临床诊断肺结核时,主要通过X线胸片进行检查,然而这一方法易误诊或漏诊[2,3]。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不同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有所不同,且影像学表现多样,了解不同疾病类型的CT典型征象,对患者疾病判断、治疗方案制定有积极作用[4]。肺结核主要分为活动性、非活动性两大类,根据发病时间,又可分为慢性、新发及复发患者。为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CT征象,本研究选取200例肺结核患者展开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的2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组。其中复发肺结核62例(复发组),男36例,女 26例,年龄 32~71岁,平均 (48.63±3.41)岁;新发肺结核70例(新发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31~72岁,平均(48.71±3.98)岁;慢性肺结核68例(慢性组),男37例,女29例,年龄33~71岁,平均(48.70±3.50)岁;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患者均行CT检查,所用仪器:16排螺旋CT检查仪。检查前,指导患者练习屏气、吸气。扫描时,自患者肺尖至肺底处,均需常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螺距0.8,管电流100mAs,层厚及层距均为8mm。肺结核病变区域,局部增加2mm高分辨率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CT征象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和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分析
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包括:钙化、纤维条索影、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各征象在三组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经对比,复发组及慢性组患者纤维条索影、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比例均明显高于新发组(P<0.05),慢性组钙化率明显高于新发组(P<0.05),慢性组各项征象占比明显高于新发组 (P<0.05)。
2.2 三组患者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分布情况
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包括: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毛玻璃阴影、厚壁空洞、树芽征、肺实变。经对比,新发组患者中,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毛玻璃阴影、肺实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复发组与慢性组(P<0.05),树芽征、厚壁空洞发生率和复发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和慢性组差异显著(P<0.05)。复发组患者各项CT征象发生率和慢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三组患者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分布情况[n(%)]
表2 三组患者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分布情况[n(%)]
3 讨论
肺结核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传染性较强,近年来我国对该病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加,致使肺结核发病率有所下降[5,6],然而这一疾病仍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肺结核防控工作中,尽早诊断是关键环节[7]。现阶段,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痰菌培养、影像学分析。其中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并不可靠,只能作为辅助参考,痰菌培养可以作为检验的金标准,但这一检查费时、费力,在时效性方面存在不足。影像学检查简便、迅速,能够对肺结核的判定提供依据[8,9]。
CT是肺结核诊断的常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肺结核的CT表现多种多样,因此还需鉴别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CT检查,多数有厚壁空洞、树芽征、肺实质病变等表现,其中树芽征为早期结核菌可以通过支气管传播的主要表现,对活动期疾病患者的判断价值显著。厚壁空洞表现病灶含有大量的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为活动期患者常见影像学表现,极具代表性。非活动期肺结核,CT征象主要为钙化、纤维条索影、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等。通过对CT征象进行辨别分析,医师可把握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0]。
本研究选取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分组后,分析CT征象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慢性组患者中,钙化、纤维条索影、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等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占比均明显高于新发组和复发组,而在新发组和复发组中,纤维条索影、肺气肿、支气管聚拢迂曲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从这一结果可以推断,慢性肺结核患者以非活动期肺结核为主,而新发肺结核患者,其非活动期肺结核的CT征象占比较少,可见新发患者为非活动期的比例较低。
对三组患者的活动期肺结核CT征象展开分析,可知新发组患者中,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毛玻璃阴影、肺实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复发组与慢性组(P<0.05),复发组患者各项CT征象发生率和慢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推断,新发肺结核患者多数处于活动期,而慢性肺结核患者,其活动期肺结核的CT征象占比相对较少。将复发肺结核组患者的CT征象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复发组患者的活动期肺结核CT征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动期肺结核CT征象所占百分比。由此可以推断,复发肺结核患者病情多处属于从活动期向非活动期转移的阶段,这和肺结核的病理进展有一定关联。
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过当其接受一定治疗后,传染性可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疾病传染性。本研究的结果中,新发患者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明显,可见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极强;复发患者处于从活动期向非活动期过渡的阶段,说明这类患者经过一定治疗后,疾病传染性得到了一定控制。慢性肺结核患者,以非活动期肺结核CT征象为主,可见此类患者的传染性相对较差。通过总结各类患者的CT表现,医师可以针对患者发病阶段,展开对应治疗,并且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鼓励新发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并且尽量遵医嘱治疗,经过规范治疗后,患者的传染性可逐渐下降,这对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生活及社会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中,新发患者及复发患者的CT表现以活动性肺结核征象为主,而慢性组以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为主,在临床中,可通过CT检查了解患者影像学表现,对患者疾病进行分类判断,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