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
2021-06-24郭稳
郭稳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目前临床中治疗多类细菌感染疾病的常用抗菌药,该类药物的杀菌能力较强,且具有耐青霉素、抗菌谱广等优点[1]。临床依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发现顺序和特点等将其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多达30 余种。临床相关研究指出[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对机体内细菌细胞壁发挥作用,具有过敏反应少、杀菌能力强等特征,为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因该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为此临床在多类细菌感染疾病治疗过程中常将该类药物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提升药物的抗菌效果以及疾病治疗效果。但是随着临床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提升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不仅影响疾病的临床疗效,且可增加疾病治疗所致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功能、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本文主要探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旨在为今后临床用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特在本院2017 年4 月~2019 年6 月期间接收的患者中抽选90 例展开研究与分析,其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 年4 月~2019 年6 月本院接收的90 例在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8 例,女42 例;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46.79±8.27)岁;体重19~72 kg,平均体重(52.17±11.06)kg;科室:五官科;14 例,占比为15.56%,内科22 例,占比为24.44%,普外科38 例,占比为42.22%,妇科16 例,占比为17.78%;学历:小学毕业20 例,占比为22.22%,初中毕业13 例,占比为14.44%,高中毕业19 例,21.11%,中专毕业15 例,占比为16.67%,大专毕业12 例,占比为13.33%,本科及以上11 例,占比为12.22%。纳入标准: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无用药禁忌证的患者;意识和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用药治疗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同时,应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氯霉素以及雷尼替丁、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相关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1.2方法 调查及分析所有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以及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展开分析。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极易导致的不良反应如下:①头孢曲松钠、头孢甲肟以及头孢哌酮钠注射液联合乙醇类药物治疗,或者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酒,极易出现呕吐、心悸、眩晕以及呕吐等表现;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铝类抗酸剂、镁类抗酸剂治疗时,可影响头孢地尼、头孢泊肟酯以及头孢克洛的药效,铁抑制剂可抑制头孢地尼的吸收作用,H2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疗效;③头孢唑林钠和头孢甲肟联合利尿剂类药物治疗,可进一步增强药物的肾脏毒性,提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④头孢氨苄联合考来烯胺治疗疾病,可降低需要浓度,稀释药效影响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并统计上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米诺钠以及头孢拉定占比情况。②记录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和临床表现(a.荨麻疹或皮疹;b.恶心、呕吐、食欲不振;c.尿急、尿频、血尿;d.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下降;e.头晕、头痛;f.心悸、前期收缩和低血压等)情况。③统计不同药物类别(a.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b.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c.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和不同给药途径(口服用药、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检测管理方法》当中的相关标准判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详细分析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含临床临床医护人员发现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发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主诉不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90 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患者当中,头孢替唑钠占比>头孢他啶占比>头孢呋辛钠占比=头孢曲松钠占比>头孢哌酮占比=头孢拉定占比>头孢米诺钠占比。见表1。
表1 90 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2不良反应类型和临床表现占比情况分析 90 例患者中,过敏反应占比>消化系统反应占比>泌尿系统反应占比=血液系统反应占比>神经系统反应占比>循环系统反应占比。见表2。
表2 90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表现情况[n(%)]
2.3不同药物类别及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占比情况分析 90 例患者中,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最低,其次为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最高;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占比>口服占比>肌内注射占比。见表3。
表3 不同药物类别及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占比情况(n,%)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具有广谱抗真菌性,为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对于化脓性链球菌、肝炎杆菌、变形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治疗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4]。目前临床依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性能将其分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其抗感染功效理想,且和其他抗菌药物相比,其抗菌活力、耐酶能力更强,药物毒副反应较少,更易于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5]。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发挥抗菌和灭菌的功效,但是随着临床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虽然可以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6]。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反应均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机体康复,且可降低其生活质量。分析导致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原因可知,身体体质差、用药依从性欠佳等均可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代谢产物可以结合机体大分子载体,进而提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除此之外,药物在生产与合成时有其他物质杂入,降低其纯净度,进而导致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为此,针对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医务人员需要严格分析其是否存在禁忌证,掌握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信息以后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在用药期间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且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症状告知患者,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促进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7]。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抗菌效果理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类菌具有极强的药效,但是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治疗效果欠佳,且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存在[8];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肺部感染和菌血症的常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的作用,且可将部分厌氧菌杀灭;临床针对败血症患者、脑膜炎患者和重度尿路感染患者主要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而言具有理想的抗菌活性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于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显著,且无肾毒性,相对而言疗效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第四代和第一代、第二代,可能同目前临床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使用频率相对其他药物而言更高这一因素有关[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不良反应患者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且静脉滴注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可能由于将该类药物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可明显提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pH,加速内源性聚合,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由此可见,为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需要合理选择药物以及用药途径,并且为患者用药前需严格执行皮试工作,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过程中诱发不良反应同患者体质、过敏史、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之间有密切关联。
总而言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患者极易出现过敏反应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为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合理制定用药方案,以提升用药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