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2021-06-24陈聪黄建鑫罗玉娟李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粘合剂胃底食管

陈聪 黄建鑫 罗玉娟 李明

肝硬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极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也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肝硬化致死原因[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是由于多种生理原因导致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现有医学临床研究可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死率高达50%,若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发病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及时进行止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2,3]。近几年医学界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成果喜人,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在治疗时采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的治疗方式作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0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有效率,并对其可能诱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来本院治疗的100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 例。治疗组男女比为27∶23,年龄37~72 岁,平均年龄(51.37±6.88)岁;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 级10 例,B 级25 例,C 级15 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8∶22;年龄38~71 岁,平均年龄(51.42±6.53)岁;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 级12 例,B 级21 例,C 级1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曲张静脉上见活动性出血或涌血;②患者经检查发现有白色的乳头状隆起或凝块附着在曲张静脉上。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如非曲张静脉处出现活动性出血或涌血;②患者存在其他潜在出血的可能性;③其他影响治疗的严重疾病;④严重的心肺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精神认知障碍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应当禁食、禁饮6~8 h,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及适当镇静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奥林巴斯胃镜系统确诊[4],根据患者自身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确定内镜下治疗方法,并及时给予患者氧气输送、实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监护患者心电以及血压情况,随时准备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治疗[5]。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套扎治疗。采用套扎器从患者贲门齿口状处起始自上而下呈螺旋状进行套扎,对准患者曲张静脉的隆起部位进行充分吸引,直到所有静脉占满镜面视野,镜面视野所见一片红,缓慢操纵手柄顺时针进行转动,直到橡皮圈释放完全,确保橡胶圈完全结扎透明帽内(曲张静脉及所处食管黏膜)的血管。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开患者血管中的糜烂、溃疡面;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血管存在血栓,采取从下方进行套扎的方式进行手术。前后2 次的套扎时间间隔一般以7~10 d 为宜[6]。

治疗组患者采取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采用套扎器从患者贲门齿口状处起始自上而下呈螺旋状进行套扎后对患者注射组织粘合剂。组织粘合剂注射疗法:选择恰当的注射点,将注满碘油的注射针根据之前胃镜活检的通道精准快速的刺入目标静脉,迅速给患者每个点注射组织粘合剂0.5~1.0 ml。拔出注射针后迅速用生理盐水将注射针冲洗干净,洗净标准为生理盐水能够通畅流出注射针,防止注射针堵塞[7]。医护人员在患者拔针后需要观察患者针孔处有无出血情况,若出现少许渗血现象,无需处理;若针孔处出血量较大,可采取浓度为8%的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在患者出血针孔处进行止血;若喷洒后仍不能有效止血,则应立刻在原注射点附近再注射组织粘合剂0.5~1.0 ml[8]。套扎结束7~10 d 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内镜下治疗。若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红色血栓,先在出血点或血栓下方做多点套扎,出血情停止1 周后再考虑行组织粘合剂注射和(或)套扎治疗,治疗顺序是先做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然后再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针对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先对出血静脉曲张注射组织粘合剂,注射时应当注意注射点需尽量远离出血点,随后进行其他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最后行食管静脉套扎治疗[9]。术后常规禁食24 h,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6 个月再出血率及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0 分代表无痛,10 分代表最痛,≤3 分表示轻微的疼痛,可以忍受;4~6 分表示疼痛会影响睡眠,但可以忍受;7~10 分表示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无活动性出血现象;有效:治疗后1 周基本无活动性出血现象;无效:不能控制出血,需介入外科手术。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胸痛、咽痛、发热。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6 个月再出血率及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 个月再出血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6 个月再出血率及疼痛评分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6 个月再出血率及疼痛评分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从我国现有医院收治记录来看,肝硬化患者中40%~70%有食管静脉曲张现象,而这些患者中约1/3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病因是导致肝硬化患者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10]。我国现有的临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中,内镜下套扎术是首选方法,因为套扎法可以较为有效的止血,同时操作简单,不存在其他隐患,较为安全有效,通常对静脉曲张直径<1.5 cm 的患者治疗效果最佳[11]。而组织粘合剂注射则对于静脉曲张直径>1.5 cm 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发现,若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止血效果更好,患者的再出血率更低[12]。对于因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值得医护人员不断地去研究探索找出最佳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 个月再出血率4.00%优于对照组的20.00%,治疗后疼痛评分(5.11±0.31)分低于对照组的(6.45±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较为有效的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止血,但运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的再次出血率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此外,临床应根据内镜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套扎治疗干预能够明显帮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较好的治疗,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在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减少患者复检次数,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粘合剂胃底食管
一种适宜篮球架专用的硅橡胶粘合剂制备及性能测试分析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下治疗的疗效评价与护理配合研究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Herma推出新的用于防伪标签的粘合剂
用于汽车白车身中FRP 和铝接头的碰撞改性双组分粘合剂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