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硫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24梁萍娟梁明媚于志军周建波麦少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用药意义差异

梁萍娟 梁明媚 于志军 周建波 麦少珍

临床常见、多发性精神科疾病为抑郁症,属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占比为7%~10%,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约有15%的群体死于自杀,分析病理变化涉及遗传、神经内分泌及神经生化等多方面,其中与此病发生有关的是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研究表明[3],抑郁症患者患有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言语动作减少及思维迟缓等症状表现,具体分析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能与心理、社会环境及生物等因素有关,根据疾病类型,具体划分为首发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4],若疾病持续进展,可引起睡眠障碍、性欲减退等现象,严重者可能有自伤、自杀等倾向,给自身、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5,6]。因此,抑郁症患者早期如何用药,成为目前精神科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对本院门诊就诊的60 例抑郁症患者实施了分组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60 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科研组和参照组,每组30 例。科研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0.32±6.23)岁;病情程度:轻度15 例,中度10 例,重度5 例。参照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3~57 岁,平均年龄(40.01±5.68)岁;病情程度:轻度14 例,中度9 例,重度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相符,呈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表现;②初诊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9 分;③首次发作;④年龄22~60 岁;⑤可独立沟通;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脑器质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正处怀孕、哺乳期;③伴全身感染、恶性肿瘤;④其他精神障碍疾病;⑤用药禁忌;⑥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初始口服75 mg/d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69,规格:75 mg×7 片×2 板),持续用药1 周,并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及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25 mg/d。科研组患者初始口服5 mg/d 氢溴酸伏硫西汀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0383,规格:10 mg×14 片×1 板/盒),持续用药1 周,并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及调整剂量,最高剂量≤15 mg/d。两组疗程均为6 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抑郁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生活质量: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各维度以百分制表示,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具优势[7,8]。②抑郁评分:参考HAMD 评分[9],总分<8 分,为无抑郁症状;总分为8~20 分,为轻度抑郁;总分为20~35 分,为中度抑郁;总分>35 分,为严重抑郁。评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③睡眠质量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0],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等,总分为21 分,分值越低则睡眠障碍症状越轻。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缓解,HAMD 减分率≥75%;有效:症状缓解一般,HAMD 减分率25%~74%;无效:病情加重[1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⑤不良反应:记录口干、失眠及恶心头晕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本组用药前,且科研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92.41±9.39)、(89.57±9.37)、(90.28±9.45)、(91.59±9.32)分,均高于参照组的(85.59±9.16)、(82.59±9.24)、(83.57±9.34)、(86.27±9.2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用药后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4、6 周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低于本组用药前,且科研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7.34±1.53)、(14.23±2.14)、(10.15±4.05)、(6.05±2.12)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9.25±1.25)、(16.23±2.02)、(12.28±4.12)、(9.83±3.14) 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比较,bP<0.05

2.3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4、6 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本组用药前,且科研组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5.43±1.07)、(11.28±0.65)、(9.56±0.51)、(4.38±0.29)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7.35±1.12)、(14.34±0.72)、(10.23±0.64)、(6.27±0.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比较,bP<0.05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科研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12,13],伏硫西汀治疗抑郁症能提高疗效,因伏硫西汀是多模式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患者口服用药后可将5-HT 转运体阻断,直接拮抗5-HT3、5-HT10等受体,抑制5-HT 受体的多重生理性负反馈,促进机体释放乙酰胆碱、NE 及组胺等递质,对患者认知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具体分析作用机制是[14,15]:患者用药后可抑制中枢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将突触后膜5-HT 受体特异性阻断,及时调节神经递质,促进释放NE,利于缓解抑郁症状,纠正不良情感状态,确保患者全身状态良好,且此药具备独特的药学特征,其对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较轻、生物利用度较高,即便患者长期用药,也不会发生严重用药副作用,从而避免发生影响心脑血管的疾病,效果理想,且长期服药不会发生用药依赖性、成瘾性,表示此药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可促进患者疾病尽早恢复,改善社会功能,具有效性及合理性[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科研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尽早选择伏硫西汀用药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到正常生活,恢复社会功能,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积极意义。科研组用药后1、2、4、6 周的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伏硫西汀用药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睡眠,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控制疾病进展。科研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文与李向[18]文献相似,因此伏硫西汀用药更能充分发挥药效、稳定病情,促进抑郁症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伏硫西汀治疗抑郁症能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用药意义差异
一件有意义的事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