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转化学困生
2021-06-23卢凤臣
□卢凤臣
“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更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这是我们转化学困生最有力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也许每位教师就真正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转化学困生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有识之士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笔者更想说:“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更没有不想教好的老师。”有一位著名教育家说:“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都教得讨厌自己所教的学科。”这句话讲得非常深刻,学校最大的弊病就是造成学生厌学,而厌学是造成学困生的根源。只要好学乐学,转化学困生就会变得容易而享受。因此,转化学困生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不厌学。那如何让已经厌学的学生变得喜欢学习呢?
靠学生自己是上策
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的兴趣往往就是来自一次有意无意的表扬夸奖、一次课上课下展示的机会、一次师生亲密无间的谈话……正是这并不起眼的一次次,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化解了许多因功利而产生的矛盾,实现了“亲其师,信其道”。
这里讲一位数学教师的例子,他除了像我们一样每天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节课外,就是每天都精心设计一页16开的小卷子,只有3—5道题,不再留其他作业,剩下的时间就是用好这页小卷子。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到班里转转,看看学生这页小卷子做得如何?顺便很自然地跟某个学生说上类似的这么一句:“你这方法很好,比我的法儿都好,这样,你再好好准备一下,明天课上给同学们讲讲。”然后又转到另一个学生身边:“你这个方法也很好,这样,你再好好准备一下,明天课上给同学们讲讲。”第二天,一道题就有好几个同学高高兴兴地讲了好几种方法。
他偶尔出一道难题,就很有声势地告诉大家:“今天这个题很难,看看谁有本事做出来,谁做出来,明天课上就给大家讲讲。”于是就有一大群学生为这道题想上一晚上,突然想出来后比中了大奖还高兴,转天课上一讲,把别的同学都羡慕坏了。他对学困生从来也不着急,偶尔学生着急了,他就说:“别急,再想想,你比我上学的时候强多了。”他只要一有时间就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辅导,还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这道题的确有难度,这样,你认真听,听明白了,明天课上给大家讲讲。”于是这个学生就真的很用心地把题听懂了,而且精心准备,当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把这道题讲得一清二楚时,他高兴极了。就这样,一页小小的16开卷子使数学变得那么简单,使数学课变得那么让学生期待。
这位教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仅用智慧把难懂或者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生动;更用真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把独立思考和自我展现的机会尽可能多的给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
靠教师努力是中策
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就是遇到了一位很负责任的教师,他既严格又特别关爱我们;或者遇到了一位很会讲课的教师,他总是能把很难理解的知识讲得很容易就能明白;或者遇到了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他的字写得太棒了,他朗读课文太动人了,他的言谈举止太有风度了……
这里也想讲一位老师的例子,他是一位年轻的物理老师,毕业工作才两年,可成绩已经高出其他老师一大截。有什么高招吗?没有,他靠的就是勤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教的科目成绩虽然好些,可我并不觉得成功,因为我用的都是笨方法。”什么笨方法呢?他说:“对于学生难懂难记的知识,我就反复多讲,多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再不行就打比方、编口诀,总之要想法让学生弄懂记住为止。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课的,作业不认真写的,我从不放过,一下课就找他们谈话,你说你没听懂、不会,没关系,我给你讲,直到你会了为止。”刚开始的时候学困生多,管不过来,他就挤时间管,为了找学生方便,他把办公桌搬到了离学生最近的教室。结果,他苦笑着说:“慢慢我发现一个特点,这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课下你单独给他讲,他听得特别认真。唉,这说明我上课还需要提高。不过也有个好处,这样单独辅导的次数多了,感情就加深了,师生关系好了,上课原先捣乱的学生也不捣乱了,认真听讲,主动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和他的执著差不多的还有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他的方法就是抓落实。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作业一多,不完成作业、抄写作业的就多,这在一些老师那儿也许发几句牢骚就过去了。可是他过不去,抄作业没门,不写作业必须补上,错题必须改。他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可没有学生恨他,原因很简单,检查作业别的老师判了3—5次,他最多的一次竟判了37次,而且所有的错题都是面批面改。
这两位年轻教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把旺盛的精力全部用于本职工作,他们用事业心、责任心、爱心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靠家长帮忙是下策
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请家长。别说让家长去,刚一鼓足勇气说,家长就会一顿训斥;等见了老师,顺着老师说的家长就和老师合起来训学生,护着孩子的家长弄不好还和老师闹出意见;别管怎么样,回到家也一准没完。其实,找家长帮忙是许多教师普遍的做法,学生学习退步,有了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是应该的,但如果真和上面一样处理不好就会越帮越忙。
他是一位常年带毕业班的班主任,在请家长的问题上,他的原则是:尽量少请,多报喜少报忧,先报喜再报忧。学生犯了错误,除非问题严重必须家长出面,一般他都自己处理,而且总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力求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则。尤其是同学间有了矛盾,更是主要靠他来化解。他认为现在的家长都过于疼爱孩子,就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受委屈,再加上家长往往只听到学生的一面之词,所以在化解矛盾时很难保持理智,弄不好就会小题大做,弄得没法收拾。
他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是学习,而且通常是在学生学习进步的时候,这时候家长高兴,听得进去,才会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并且回到家一准会表扬学生,学生也因此会更加信赖老师。不仅与家长沟通时如此,他在与学生沟通时也注意先肯定进步、再指出不足、后提出希望的“三明治”策略,学生犯了错误他总是尽量点到即止,而学生有了进步,则会借机多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还有一位班主任,同样很少请家长,而且从来不通过学生请,有事总是自己打电话,能电话里说的就在电话说,真的需要面谈,也尽量安排在家长方便的时间,并且他从不评价家长,也不向家长提要求,只是很真诚地谈学生的问题,征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这样,他赢得了家长的心,进而赢得了学生的心。
这两位班主任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家长沟通不是为了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有多么不好,也不是为了让家长这个“外行”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家长沟通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更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这是我们转化学困生最有力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也许每位教师就真正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