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为适应而作出的改变
2021-06-22李国成
李国成
学习不只是读书。从广义上说,一切为了适应生存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行为都叫学习。学习有普适的方法,但更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找到个体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适宜性,这是更为宏观的学习。
敏锐地发现并坚定地抓住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重要一步。选择符合自己天性的专业,就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和愉悦,激发内源性动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学习不仅仅是兴趣爱好的问题,还有责任和使命的问题。我不喜欢把学习描述成“苦大仇深”的样子,也不倾向“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但做学问,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学习是一层层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神经回路的过程,重复学习、反复刺激是基本方法。我们之所以要分专业、选专业,也不只是为了迎合不同的兴趣,更是为了确保投入的精力相对集中。如果什么都学,肯定是来不及也很难都学好的。
学习没有捷径,但确有“真经”。试错,就是又一个重要法门。不少学习是在试错中完成的,不少创造是在试错中实现的。可以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试错的历史。但我们对错误的过于在意和忌讳一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大人讲话,小孩不能插嘴更不能顶嘴”,这怎么能更好地实现经验的借鉴共享、知识的代际对接?“衣服不能弄脏”,那如何让孩子亲近自然、动手实践?
学习是为了适应和改造社会与自然,但我们的教育,往往与此隔离,闭门读书,埋头题海,接触社会、亲近自然似乎是浪费时间的。科学的本质是发现,它的答案就在现实当中。我们的任务只是去寻找、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正常的。别人的经验是知识,自己的经验是能力。书本是前人经验分门别类的成果呈现,要搞懂、会用,让知识产生力量,把学历转化為能力,就需要沿着知识产生的路径去寻踪,回到实践中去,去比对、对接,去打磨、磨合。
无论学习还是研究,试错都必不可少,遭遇失败也是常有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向失败之母问路,在试错中排错,在试错中成长,在试错中一步步走向成功。试错是高于模仿的学习,它能突破榜样和书本的限制,突破看到、想到甚至是想象到的限制,在意想不到的层面上实现新的迁移和联结。
学习还需要更高层面间接性的联想,需要思维的参与,在试错的基础上谋求顿悟。顿悟也可以说是一种试错。不同的只是,条件反射行为是在实践中试错,顿悟的学习行为是在认知中试错。顿悟的产生,建立在对可供解决问题的各种素材的无数次联结之上,在不断重拾素材、重新联结的过程中实现不重复的重构。所谓的“重大突破”往往就在这突然间诞生。但这“突破”并非偶然,而是要有知识的积累,要有以全局的方式加工信息的能力,也要有一个“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的过程。
学习中贯穿着憧憬心、自主性、掌控力、充实感和成就感,可以给人带来切切实实的存在体验和美好心情。学习不仅有益身心,丰富我们的生活,高雅我们的情趣,还可以在实现个体适应性变化的同时推动种系的演化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