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空间视角下徐州市马庄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肌理

2021-06-22丁少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

丁少康

摘 要: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作为现代型公共文化空间,马庄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撑,更需要发挥村落的内生动力。乡土知识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对地方知识进行挖掘和创造,上升至共同体意识,形成文化合力,完成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最终形成文化空间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文化空间;马庄村;文化礼堂

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衡量乡村社会是否存在的一个尺度,也是衡量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文化日益受到城市文化的挤压,在发展变化中往往面临人情异化、主体文化认同式微、乡风文明退步凋敝、乡村秩序瓦解等诸多危机。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乡村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一度使得农村传统社会关系破裂,新的社会关系无法建立,引发农村社会危机和村庄失范,还进一步导致农村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乡村的和谐稳定。村落的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日常活动的交友平台,更是维系文化传承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源于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的研究,空间并非物理学意义或地理学意义的纯粹客体,而是“人化的自然”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马庄文化礼堂不仅是村民生活实践的场所,也是其生产实践的表征、展开及结果,是通过人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是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场域,是文化具象化的表征。

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面对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的消解,政府和学者也认识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提倡修复乡村公共空间,重塑乡村文化魅力,依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但现有文献对文化礼堂建设、空间功能发挥过程的研究还不够详细。因此,本文以徐州市马庄村文化礼堂为个案,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探析马庄文化空间的建设与重构,并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保护与重构优秀乡村传统文化。

一、徐州马庄村简介

马庄村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隶属贾汪区潘安湖街道,西邻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东靠206国道,南濒京杭大运河。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徐州马庄村下辖5个自然村、7个党支部,总人口2863人,党员116名,耕地3100亩。马庄村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润村、旅游惠民,不断探索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惠民”的强村之路。

二、马庄村文化礼堂的发展历程

马庄村能够从一个偏僻、普通的村庄转变成文化民村,经历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转变的历史进程。曾经,马庄村主要进行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是一个贫穷、偏僻的村庄。改革开放后,马庄村经济得以真正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开始兴办工业。农村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农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村子里的风气仍不太正,赌博、打架、封建迷信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村委会职能停摆。用孟庆喜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别的村子有的乱象,我们也都有”。当时任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孟庆喜,相信文化的凝聚力,相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村民的素质。在1988年底,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孟庆喜投资3万元,组建起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坚信“知名度就是效益”的理论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道理,带领马庄村走向文化发展的道路。

2001年,贾汪区岗子村煤矿发生爆炸事故,受礦难事故的影响,马庄村所有煤矿关闭,村集体每年收入减少1000万元,给马庄村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性重创,但也使其坚定了文化发展的道路。文化发展也需要物质空间的建设,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娱乐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固定的场所。2005年,马庄村开始兴建文化礼堂,但当时没有文化礼堂的头衔,被当地人称为“舞厅”,由当地的停车场改造而来,后随着浙江掀起文化礼堂的建设高潮,改为“文化礼堂”。

随着时间的变迁,马庄村文化礼堂也于2017年进行翻新和改造。目前的马庄文化礼堂位于马庄村委会西楼,处于马庄村的中心地区,拥有能够容纳150人的桌椅和80平方米的舞台。在新时代文化实践的推动下,文化礼堂每月不定期开展知识培训、村民会议、道德宣讲、周末晚会、纳凉晚会等活动,也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要求融入道德讲堂、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中,润物无声地提高村民精神境界、道德素养。翻新后的村史展馆、文化礼堂,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硬件设施的投入极大改善了村文化建设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村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形成了良好的空间治理格局。

三、马庄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内在肌理

传统文化的熏陶为马庄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隐藏在空间形态之下,是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经济空间、村民个体空间的重构。马庄文化礼堂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满清、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马庄,是一个贫穷、偏僻和落后的传统村落,村落的文化空间基本围绕着屹立在村口的一棵大树。

据村民回忆:“当时夏天的话,很简单,弄个凉席,拉个被罩,把鞋子一脱。虽然当时很简陋,但那里就是一个社交平台,也是民俗文化传播的平台,有些人在那聊过去的一些故事。过去没有什么文化活动,有些识字的,当时我们那叫做‘看唱说,一般读到某些地方识字先生就开始唱,像我们小时候,成长的很大一部分都得益于那时候的启蒙教育,有很多民俗文化的熏陶。”

早期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就从这里开始,马庄人在围绕大树所建立的公共空间中实现了交互,并在文化空间的影响下诞生了许多民俗文化队伍。

还有村民回忆:“马庄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听老一辈人讲,从满清到民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老百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非常丰富,有各种表演,锣鼓、说唱等。”

内生动力也离不开村民和村干部的自我行动,马庄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以“强战斗堡垒,带生态宜居、带乡风文明、带生活富裕”为主要内容的“一强三带”工作法,使党组织得到不断加强。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组长对全村分片包挂,村组干部和党员每人联系10户左右群众,其中村“两委”成员还要重点联系村民代表、信访户、困难户等,村组干部和党员(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还要联系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并落实到个人,发挥强大的执行力,推动文化礼堂的形成。村民是乡村文化的持有者和创造者,传统文化又通过村民这一文化主体代代相传。

四、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

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对于文化空间而言,乡土知识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历史品格和地方认同。马庄文化礼堂的重构首先是地方文化知识的传承。空间的重构不是庙宇建筑实体空间的简单复制,而是唤回空间内的文化记忆,即基于生产生活的地方性文化,并将自身文化特色发挥出来,把民俗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马庄村依托马庄农民乐团和民俗文化表演团,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

文化空间也需要“人”的传承,文化空间的重构是精神文明向物质文明创造性地转化,需要以文化产业带动村民的自我就业,带动青年人参与文化产业工作,在工作中认同和传承村落文明。

当然,乡村文化的传承是由实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上升到乡村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形成文化创造性转化,转变为看得见的文化。马庄文化礼堂的重构不仅仅是物本身的建构,更是文化重构和空间治理。一方面,通过文化礼堂的科普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营造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农民理解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有助于为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面对新变化、新趋势,政府及社会组织需要在文化缓慢的消解中,抓住机遇,把握文化内核,积极完善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这对于保護村落的文化空间和维护乡土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3):80-86.

[2]唐兴军,李定国.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求实,2019(2):86-96,112.

[3]谢纳.作为表征实践的文化空间生产[J].社会科学辑刊,2019(4):197-201.

[4]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 Wiley-blackwell,1991.

[5]胡元蛟.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文本分析[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9(1):9-13.

[6]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162-163.

[7]梅军,包龙源.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8]向怀安.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探讨:以宣恩庆阳坝为例[J].大众文艺,2017(16):269-270.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视角下全国武运会发展审思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
蒙古草原的傩文化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