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时代之声

2021-06-22杭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人文关怀传统

杭航

摘 要:文章简单介绍坂仓准三先生的代表作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通过分析坂仓准三的这一巨作,结合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情况,展现这位建筑家对于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毕生追求。坂仓准三的空间,就是他的宇宙,在他的一生中永远会被更深更远的领域所吸引,从而为抽象的设计概念和几何构型增添许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这恰恰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建筑所拥有的温度,也是建筑师想要带给我们的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坂仓准三;传统;现代;温度;人文关怀

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已经被保护20世纪近代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组织DOCOMOMO选中,列为应该保存的20件建筑之一。它坐落在古都镰仓八幡宫内的池畔,是日本最早的近代美术馆之一,由建筑巨匠柯布西耶的弟子——坂仓准三1948年开始设计,并在1952年竣工。这里眼前有一色海岸与相模湾相望,依山傍海,景色极佳。也因此在兴建时特别注重美术馆与自然景色的调和,尤其是将每一层高度限制在10公尺以下,不破坏景观,强调水平延伸的立面设计。整个建筑从外观看似方块积木般的堆叠,并以白色花岗石砌成简洁利落的线条。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主义建筑,虽然它外观上已经不是那么新,但是它的“骨骼”仍然坚挺,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也遮掩不了这座建筑给人带来的耳目一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从坂仓准三到日本现代主义建筑

(一)坂仓准三的建筑之缘

勒·柯布西耶、前川国男、坂仓准三、丹下健三、丹下宪孝(丹下健三之子)、桢文彦、黑川纪章、矶崎新、谷口吉生……这一连串的名字,体现了一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主流派系。如果按照藤森照信的说法,这一派是提倡理性的白派建筑师。而本文所写的对象坂仓准三,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作为勒·柯布西耶在日本招收的三个弟子之一,坂仓准三出生于岐阜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美学史学专业,1937年参与巴黎万国博览会日本馆的设计,得到万博建筑大赏。可以说,早年间的坂仓准三就已然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美术功底的学习,还是与文学家女儿的结合,抑或是建筑专业的学习,都给他在建筑甚至是艺术欣赏方面带来了无法替代的影响。也正是人生中每一个阶段的积累与酝酿,才成就了坂仓准三。

(二)日本现代主义建筑之路

1940年坂仓准三创立建筑研究所,建筑师津端修一曾经加入此事务所,1952年完成神奈川縣立近代美术馆的建造,1959年与前川国男、吉阪隆正完成由柯布西耶设计的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建造,1964年担任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虽然说在柯布西耶的三个日本学生中,坂仓准三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但是他对于一个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的每一个行为,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烙印。在20世纪,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都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大小不一的玻璃窗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 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而当柯布西耶将这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东亚的土地上时,坂仓准三等人用自己的思考与智慧不断地将这种建筑风格融入自己的设计中,随后日本这个接受度高的国家便暴发出了这样一种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而这种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便也由此落地生根了。总之,对于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和发展,坂仓准三可谓是先行者之一。

二、日本建筑的时代呼喊之声

(一)坂仓准三建筑作品的温度

当越来越多毫无历史意蕴也毫无“人性”的建筑,将城市变为钢筋混凝土加玻璃幕墙的森林时,人们就会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将一些情感方面的因素加入这些建筑的本质中去。这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和精神实质的一种必然性追求,是建筑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需要承载的价值与意义。

回到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上去说,凡是想与自然保持亲密关系的建筑家,总是希望自然光更多地进入室内。于是,在坂仓准三的设计中,各展室都尽可能从顶部引入自然光线;走到二层尽头的常设展览小展室,除了顶部开了一个圆形的天窗之外,整个顶部折反射的光线柔和而温暖。美术馆是一个两层的建筑,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通过扶手楼梯下到一层,回避了建筑中机器的存在,而且两层的空间构成、尺寸和意境都大不相同。来到一层,天顶低,会产生压迫感,然而坂仓准三却通过让空间四面都有开阔的可以直接望出去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最大限度的对流,从而让这种压迫感四方发散,不让封闭的墙隔断观者的视线,人们便也可以在空间中曲线行走。同时为了从内部可以窥见中庭,设计者在一半的墙面上开了许多正方形的小孔,使人们正视时可以找到把视线平行发散出去的出口。而当人们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来到中庭,会发现这儿的通天空间像是在大正方形中套了一个小正方形,这是一个让人在底层转过之后,使心情放松的天井。美术馆一层西侧的六根工字钢廊柱让人看到了钢铁玻璃建筑巨匠密斯的影子,而这些插在池中的柱子,像是“新娘”轻轻沾一下池水的脚。如此说来,在属于神社森林的美丽池畔,这幢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与森林、水、环境共存,并且形成绝妙的对话,让人们在历史和现代的双重时空中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现代艺术。

现在看来,虽然它是一座不大的美术馆,但是这座美术馆无论是在外部的外观还是内部的细节方面,都透露着一种温暖而静谧的感觉,慢慢地沁入人们的记忆中。这种由建筑所蔓延出的情愫,不由得让体验者内心生出一丝感动,此时建筑已经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何体块在空间上的堆叠,更是人们心灵上的精神高地。

(二)坂仓准三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尽管许多日本建筑家不说,但他们在心里都会承认这一点——坂仓是战后公共建筑设计中,最具有人文气质的建筑家。

建造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刚刚动工不久,就发生了朝鲜战争,钢材价格暴涨,因而为了减少钢材的用量,坂仓准三被迫重新计算成本,最低限度地使用钢材,甚至其中还使用了回炉旧钢材。而同长年战争一起带来的,还有人们对于建造建筑的生疏与陌生,这也无形中加大了这个任务的挑战性与未知性。然而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的设计和建造,是实践现代主义建筑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在建造上当然有许多新的工法,但即使是参考欧美的新建筑材料和工法,也没有具体的先例。美术馆所谓的惊异的设计在于,二楼的地面,只有10厘米厚的水泥做地板,其中没有钢筋,只是用了0.4到0.5毫米厚的波浪型亚铅镀铁板代替钢筋,做成所谓的“钢筋混凝土”构造。可以说,坂仓准三的决策与选择是当时情境下最具有人文关怀的一个解决措施,而在这个建筑中所采用的新工法与“钢筋混泥土”构造,也彰显了坂仓准三作为建筑师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智慧。

现在想来,虽说坂仓是柯布西耶的弟子,然而他与柯布西耶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这座美术馆,看上去是一座公共建筑,但却有着私家园林常用的意境,那些可以让人休闲欣赏的风景,既是建筑本体的余韵,又是让人回想的空间。这样的整体设计,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坂仓准三作为建筑师的智慧与专业,更是他作为艺术诗人的人文关怀与亲切。

(三)坂仓准三的时代精神

从池畔的“白色之箱”——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便可以看出,最能代表坂仓准三先生设计理念和精神的就是“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了,同时“结构精神”也深刻地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巴黎世博会日本馆的超前性和现实性的確大部分来源于它的结构突出和先进,坂仓的“结构精神”也在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相较于柯布西耶用“功能主义”来诉说的“结构主义”,坂仓准三自己对“结构主义”的理解却是在“表现主义”的前提下进行再创造的。在他的眼里,个体性大于整体性,比如他所设计的建筑里如果任何一个元素离开了它所待的区间,那么整个建筑就会失去灵魂和生命。除此之外,他所设计的巴黎世博会日本馆、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等建筑中都有体现出建筑的“有机性”。坂仓准三所理解的建筑的“有机性”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研究学者所提出的论断相反,后者觉得,一座建筑要体现它自身的有机性能,就要先建设一个优越的整体,这样才能产生其他部分并使其从属于整体。部分是要归属于整体才能展现其功能的。而坂仓准三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不应该首先拥有明确的整体,而是应该通过设计每个部分并使其紧密结合来最终构成整体,生成建筑的整体印象。其实坂仓在说明自己的“有机创造”精神的同时也是在传达着他所提倡的“结构精神”,二者相辅相成。坂仓准三在继承和创新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他眼里,继承传统不是忠实地模仿,而是按照传统的永恒法则去重新创造,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前进。

三、结语

战后的日本,全国各地建设了无数大规模的美术馆,然而在众多的美术馆中,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仍然闪烁着自己的光芒。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说,作为美术馆,它的机能已经不够充实,然而那开放的空间、单纯的造型、和周围风景相融的意境,以及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前卫的身姿,都让人流连忘返。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在落日中,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沐浴在余晖下,如同一个美丽的“新娘”,那湖畔的“白色之箱”全貌,和水相依,折射到水中完全对称的上下景色,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让人百看不厌的景观。希望那时的我们,会想起那个“大声呼唤时代”的建筑师——坂仓准三。

参考文献:

[1]藤森照信,钱毅.日本的近代建筑:上、下[J].世界建筑,2018(10):141.

[2]金秋野.光辉的城市和理想国:下[J].读书,2010(8):150-156.

[3]李怡.探析柯布西耶美学思想的发展与运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9.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人文关怀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