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1-06-22黄婷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理学情怀思政

黄婷婷

(上海立达学院护理学院,上海,201609)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2]。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主要依托[3]。近年来,上海市高度重视课程思政,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海市诸多高校已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3]。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是指在培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将思政德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4]。根据教育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要求,本研究以基础护理学课程为例,尝试让思政教育走入基础护理学课堂,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专业教学,旨在培养护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职业情感、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为今后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服务,也可为其他护理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提供经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学校18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中开展整学期的课程思政实践,2个班级的基础护理学课程由同一教师讲授,且教师在之前的教学中未开展过课程思政。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为了保证内容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形式上润物无声、效果上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出现“思政课程”搬进专业课堂的不良感受,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效果,在教学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咨询本专业辅导员对护理学生思想品德的认识,请教思想政治教研室给予专业指导,再结合护理职业的素质要求和多年教学以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挖掘思政元素,确定“家国情怀”“生命情怀”“人文情怀”三大主题教育,分析每一章节内容与思政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契合点,确定课程思政的模式和方法。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提前学习主题教育相关知识,以把握深度、视角。

1.2.2 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在思政教育资源的选取上,本研究注重内容生动活泼、紧贴时代主题并联系专业。思政教育内容分为“家国情怀”“生命情怀”“人文情怀”三大主题,其中“家国情怀”包括“国之脊梁”“时代楷模”“大国工匠”“中华孝道”等分主题,“生命情怀”包括“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等,“人文情怀”包括“温度护理”“临终关怀”“最美护士”等。选取的素材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蕴含的民族感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等元素均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优秀品质且受用于护理职业。

在课程思政的形式与方法上,研究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包括学生演讲与分享、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反思与升华、教师素材及案例分享、榜样激励教育等。①诚信协议: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自我管理与约束,第一堂课与学生协议签订基础护理学学习协议书,涉及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作业完成、考试成绩设定等,并督促学生诚信执行。在考试前,与学生签订“考试承诺书”,以规范其诚信考试。②主题演讲、分享感悟:坚持“课前5分钟”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上周教师布置的主题。素材学生自由选取,要求具有很强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如“家国情怀”主题学生演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乡村支教教师、“英雄机长”刘传建、劳动模范等事迹。学生汇报后分享感悟,谈论人物身上凝聚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在学生汇报前教师通常先用人物事迹、热点新闻导入,以烘托主题。③引导讨论、反思升华:教师引导同学们针对素材充分讨论、思考,深入挖掘人物精髓,并分享启发。之后教师引导教育,达到升华学生内心、烘托情境的目的,进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④与国同行“思政”大课堂:充分利用国家大事件的教育意义,如布置学生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和庆祝活动,并于课堂上分享感悟和心得。引导学生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奔赴疫情抗击一线的事迹及自身设想。⑤案例教育:主要针对“生命情怀”和“人文情怀”主题,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临床真实案例、事件进行教育。选取的案例能够呈现护理工作中爱心、耐心、责任心、敬畏生命、尊老敬老、护患沟通、严谨细致等职业品质与职业要求,与教学内容自然融合。⑥榜样激励教育:通过宣传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不断进取。

为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除理论课堂上开展了形式活泼的思政教育,在实训教学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实训中采用大量精心设计的临床案例,以模拟情境增强护生的体验感。案例在设计上主要围绕人文关怀、整体护理的理念,嵌入了多个思政元素,如患者疼痛难忍、焦虑明显、家属对医疗知识一无所知、患者抱怨、患者情绪低落不愿交谈等,要求操作者关注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状态,增强人文意识。学生根据案例通过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分小组进行护理操作,之后,教师分别让扮演护、患双方的学生进行反馈体验、感受,认识到在倾听患者诉求、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再通过教师引导,护理学生体验患者疾苦、关注患者精神心理、移情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1.3 观察指标

1.3.1 学生对课程思政评价的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问卷调查表,在班级内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学生的评价与反馈,问卷为半封闭式,共10个问题。其中7个封闭式问题涉及对课程思政意义、内容、形式、效果的评价及参与兴趣、支持度。3个开放式问题包括:①“通过课程思政,你认为自身哪些思想素质得到了培养或提高?”②“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优、缺点有哪些?”③“若今后再开展思政课程,你有哪些建议?”共发放90份调查表,回收90份,回收率100.00%。回收调查表后,对调查表每个调查条目的结果进行逐一统计。

1.3.2 学生收获的质性访谈:教学结束后,教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目的是详细调查学生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收获、对课程思政的看法及意见、建议。访谈提纲包括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收获和素质的培养、基础护理学中思政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的不同、对今后开展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看法。

1.3.3 其他方法:采用学生书写反思日记、观察学生护理操作行为来考查教学效果。

2 结果

2.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课程思政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有意义、有兴趣、认为课程思政的主题和内容合适,其中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思政非常有意义、对课程思政的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课程思政的形式与方法上,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学生讨论与感悟分享、教师启发、教师案例教育、实训案例情境模拟的方法,少部分同学选择小组素材汇报。

表1 课程思政的问卷调查结果-封闭式问题[n(%)]

94.44 %学生肯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对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效果,其中大部分认为效果非常好。绝大部分(84.44%)学生希望今后继续开展课程思政。在今后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频率上,大部分同学(41.11%)支持有时开展,其次是经常开展(38.89%)。这说明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内容、形式、效果均得到了学生的较好评价。

在开放性问题回答中,同学们除了肯定思政课程外,个别学生还提到了小组主题汇报占用课堂时间、组员分工不均匀、思政教育能暂时深入人心但长远效果不确定等问题。

2.2 学生质性访谈的结果分析

在质性访谈中,归纳出了学生的诸多收获:“课堂有趣、活跃、有深度。”“增强了祖国情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坚守初心、爱老敬老等意识,正在将中华传统美德变成行为习惯。”“更深刻地认识了呵护生命、敬重生命、救死扶伤、博爱奉献、人文关爱的护理使命,坚定了成为护士的信念。”“鞭策我们热爱护理岗位,刻苦钻研,争做一名优秀护理人,为护理事业贡献力量。”学生还提到:“在小组演讲汇报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对于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个别学生反映:“偶尔占用课堂时间稍长、偶尔主题教育不够深入人心。”

2.3 反思日记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书写反思日记,表达了“我要马上递交入党申请书”“感觉自己思想境界到达新高度”“护理是伟大、承载使命的光荣职业”“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护士”“思政教育清新脱俗,有意义又有趣”“课上的素材都很好,他们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会继续按照老师的指引,努力让自己成为更有情怀、更高素养的人”等想法。

2.4 护理操作中的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护理学生的护理操作行为发现,大部分同学通过引导、教育后能够做到爱护模拟人、对“患者”人性关怀而不是只关注护理操作,如主动观察并减轻“患者”痛苦、情绪和心理问题、注重倾听与沟通、尊重“患者”文化与习惯、保护隐私、微笑待人等。本文学生还需长期的人文关怀训练。

3 讨论

3.1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可提高护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

基础护理学在课程思政建设后,无论是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价值观还是职业素养,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本研究采以调查学生反馈、收获为主的评价方法,而测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职业情感的最佳工具是对其实际行为的观察。目前,可观察到在课程思政开展后,学生在护理行为上较以往更关注患者躯体、精神、心理层面的舒适,更懂得尊重、关爱、保护患者,在学习行为上积极主动性提高,对职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评价。

3.2 继续探索课程思政形式与方法,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课程思政走入基础护理学课堂对于学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耳目一新感的同时起到了较好的立德树人效果。本研究建设课程思政的形式、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能够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但偶尔可能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改善,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使思政教育的形式更灵活多样,更自然而然的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情感和品德。

3.3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教师[5]。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6],削弱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应在“立德树人”的大格局下,挖掘护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开展“课程人文”的思路,让专业课堂“思政飘香”[7]。正如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的指导“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大餐”[8],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中,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护理相关素材中,既培养了护生的职业情怀,又发挥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可提高护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职业情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素质视角,发挥显著的育人效果。但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远远不够,还需其他护理课程“携手共进”,各专业教师都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护理专业育人格局。此外,教师除教育引导外,还需强化躬行实践,让护生将优良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习惯,实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护理学情怀思政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