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教学策略应对

2021-06-21唐弯弯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唐弯弯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从“引导探究、启发思考、鼓励创造,善于反思”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有数学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传统,忽视学生数学品质与能力的获得,致使学生所学知识过于死板,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在小数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策略,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这是数学学科教学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启动学生探索意识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为路径,以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数学学习活动。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引下展开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学习知识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沉入情境,真正实现探究学习的深入进行。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有学生通过预习已经获得,有学生可能听别人说过,但其实到底如何学生们也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独立得出结论,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几个大小、形状都不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再让学生说说“你能看出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大吗?是不是三角形大的图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呢?”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到底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拿出了量角器,再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几个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把它标注在旁边,最后再把三角形的度数加起来。有学生用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并能够从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内角的量拼等实践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得出了“不论是什么形状,不管这个三角形是大的还是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结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集思维、操作、猜想,验证等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关键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教师要注重高质量问题的设置,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以“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巧设话题,让学生猜想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有什么特点,并通过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来验证,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真正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投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要避免学生不经思考程序式回答现象的产生,而要能够通过有价值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考真正参与,并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特点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加工,深刻理解等等,从而使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都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真正内化吸收获取的,这样学生今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

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为了实现学生的数学深入思考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一组,以教材为例子,一个提出问题,一个解决问题,并把自己思考的理由过程说清楚。在同桌合作学习中,有学生问“从左边算起,你知道第1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学生回答“15÷4=3(组)……3(面),是黄色”,然后这位学生说“该我问了,从左边起第 17 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另一学生回答“17÷4=4(组)……1(面),是红色”……在学生们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学生对周期的认识,教师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借助算式正确确定旗的颜色的规律并进行具体说明,这时候学生对周期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为了深化学生的思考,教师也可反其道而问之:如果要想确保最后一面是红旗,余数应该是多少?(1或2)如果最后一面是黄旗呢?就这样,学生们思维层层深入,获得了对周期特点的深刻认知。

在“简单的周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一问一答,了解周期的简单特点,在此基礎上,再让学生从正向、反向了解周期的特点与规律,这样引领学生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考更为扎实,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思考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

三、开启活动,强化学生感知体验

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获得,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知道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更好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调查、计算与交流等实践活动中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能力。

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可以从拓展方面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一块橡皮有1角的、6角的,8角的,如果用元做单位,你会用分数表示这些橡皮的价格吗?学生回答“1角= 元,6角= 元,8角= 元”,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再问学生你能说说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学生们很快回答“把1元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1份、6份、8份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想要表示这些橡皮的价格,还有其他表示方式吗?有学生就想到了用小数表示的方法,即1角=0.1元、6角=0.6元、8角=0.8元等等,这样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了学生发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仅靠教师是教不出来的,只有靠学生在“学”中不断进行创造和摸索,才能丰富学生认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四、建立反思,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反思就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再认识与再思考的过程,经常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在学完某块数学知识以后,教师要注重经常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积累数学经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商不变这个规律有什么疑问或者要说的吗?”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有学生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它们的商是否会发生变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马上作答,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实例来证明,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以“(24+3)÷(8+3)=2……5”为例说明商会发生变化。仅靠一个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举几个例子来表明,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从“(24+5)÷(8+5)=2……3;(24+9)÷(8+9)=1……16;(24-3)÷(8-3)=4……1;(24-5)÷(8-5)=6……1;(24-4)÷(8-4)=5”这些例子的验证中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只适用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这种情况,如此教学,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具体事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真正经历了商不变规律的形成过程,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及时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认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建构,如此教学,以疑促思,曲径通幽,帮助学生养成了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认识更加全面,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已有学习弊端的规避。教师要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作出科学而有效的设计和调度,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作出积极应对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和帮助。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