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1-06-21庄丽朱林季小燕

高教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构建

庄丽 朱林 季小燕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文献、调查与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专家指导、深度交流、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探索如何创设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评、辅导谈话、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通过构建3个体系来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创新创业人才质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9-0032-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imed at enhancing students' basic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and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s how to cre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expert guidance, in-depth communication, case study and other methods; construct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nline evaluation, counseling conversation, data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We should optimize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nd provid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Internet plu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黨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将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动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理论指导,以“互联网+”为背景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结合“互联网+”来完成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例如建设完成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并由此构建完善而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师课堂中,并促进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申报和完成。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等四个部分。针对这四个部分,通过文献、调查与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完成对高等学校与创新创业实践相关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创新方面的思维培养和创业方面的能力塑造作为重点目标,在手段上主要通过学校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以及学校中相关课程的开设达到学生培养的相应要求。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引导学生对现在行业或企业等相关创新创业的具体环境进行体验,并通过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构建校企协同的育人平台,通过高校主导、企业参与、学生培养三者相结合来完善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所以需要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高校和企业的信息共享以及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构建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出贡献。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通过专家指导、深度交流、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探索如何创设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评、辅导谈话、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指标和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需要构建创新出行业教育评价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能得到及时反馈的保证,通过这种及时的反馈可以对已有的创新创业相关模式和路径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创业相关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要想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对开设的课程做进一步的整合和修改,并打造通识、专业、创新创业三个方面的课程平台,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创新创业平台,在该平台中统一考虑如何融合和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定要符合教育的相关规律和学生认知的相关规律,如图1所示,在此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和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课程体系,使得新的课程体系特性非常明显,本体系融合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政策性和合作性的多维元素。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具有动态优化的特性,能够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框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第二部分是涉及到的四种类型课程,分别为政策机会、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培养、合作性实践等四部分课程。政策机会相关方面课程主要任务是对目前学生在创新和创业过程中对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提供相应的机会,并提供相关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创业所带来的优势。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对创业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能力进行培养,便于学生具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主要是想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交往时需要的能力和相关心理因素的塑造。合作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想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通过社会适应能力课程和合作性实践课程的教学指导,從而提高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情商。

第一课堂是让学生可以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第二课堂是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实践锻炼,可以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从而达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比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将创新创业课堂体系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来获得实践操作的能力,对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灵活运用,为今后创业提供实战经验。

(二)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两个部分来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提供实现途径,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目标。

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相应的精神和意识。课程体系主要按照洞察力培养、思维力培养、理解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向进行课程设计,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涉及到创新创业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比如“产品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此类课程在创业过程中的运用性。

实践教学体系有两部分内容。一是校内实践平台体系,这部分体系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应的意识。为学生搭建相关的平台,如办公的硬件条件。利用国家的各项政策提供创新创业的环境,或者与企业合作,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还通过相关的学科竞赛,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等,通过各类竞赛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让创新创业校内平台体系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孵化地。二是校内外实践项目体系,这部分体系主要目的是为能够实现将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转化和突破。校外实践项目体系引入企业项目,实现校企合作,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提供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创业过程中,实现创新创业校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实现途径方面主要是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两部分内容,实现目标是从与创新创业相关基本知识的培养到意识的形成再到相关能力的具体实践,逐渐提升,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图如图2所示。

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目的是将第一和第二课堂进行融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完成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和课程的实施,例如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专题交流会、竞赛等。以校内开展的相关创新创业类竞赛和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训练基础,对学生申报各类各级创新创业相关项目在指导教师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快速催生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新局面。同时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积极推进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按照“互联网+”理念,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

(三)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单一。通常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仅仅只是侧重于开设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例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来增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将创新创业融入进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够多元化。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不足。通过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仅局限于校方老师,未从社会、企业聘请专家来进行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充实,无创新创业的经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仅仅只有理论知识,并无实际操作。

(3)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完

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进行科学有效性分析的。但是目前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考试、论文撰写等方式,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都不够科学。

2. 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需要针对创新创业相关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完善和优化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分阶段、递进式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以及创新创业相关企业三方的作用,从而对创新创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质量进行保障。如图3所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为定位、过程、输出三个部分。

(1)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企业调研和走访,了解社会和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根据人才需求分析,对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2)人才培养过程

根据人才需求分析产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能够符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构建出以创新创业为相关目标的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和分析,重点考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深度融合,如何应用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3)人才培养输出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进行最终的质量落实。

以上面构建的课程体系为出发点,对学生在校的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年级要引导学生不同方向发展。一、二年级学生主要采用思想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并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并形成相关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是对学生今后创新创业思想的一种引领,避免后期出现因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导致失败后所出现的思想偏差。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实践操作,从各种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比赛以及校内外活动的開展来进行总结实战经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如何运用的。三、四年级学生更加侧重于项目的引导,加入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中,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创业。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引导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根据制定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中进行实施和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保障机制,保障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改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采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相关思维和灵感。增加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在线教育平台,积极开拓辅修专业、第二专业等课程体系的在线教育,通过学分认定、教学工作量和教学绩效激励及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机制,鼓励院系、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课程。

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后,总结各方反馈来了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是通过学科竞赛成果、课堂教学反馈、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反馈。重点评价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切合度,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培养体系中的融入度,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学习成效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情况等。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足的部分进行调整。

(四)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及其效果,可以在总体体系上分为建设过程评价体系、相关成果评价体系以及相关保障体系等三部分。

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经费投入三部分。1.管理机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更是学校、社会、企业、学生等各个方面,所以需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用于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协调,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序管理。学校应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活动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指导,制定出相关的实施政策和评价标准,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校作为社会、企业、学生之间的纽带,为创新创业提供沟通平台,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2.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文件精神,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原则,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和相关对策。高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通过相关管理制定和政策法规的落实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质量。3.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及奖励、“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训经费,根据学科竞赛的级别与种类,对学生实行学分奖励,并对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颁发奖金,通过资金的投入来保障大学生学科竞赛、发明专利、科学发明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评价体系包括软硬环境评价、师资队伍评价、课程体系评价、科研建设评价四部分。1.软硬环境评价。硬件环境的评价主要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过程中所需要的实践平台和相关设施(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可以高校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基金,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作为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环境。软环境的评价主要是校园中相关活动的开展和营造情况,例如学生的参与比例和参与度,以及相关讲座、沙龙、比赛等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章程的制定情况及其完备性。还包括校园内的宣传效果和关于创新创业社团的设立等。2.师资队伍评价。从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评价。3.课程体系评价。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和创业教育讲座等进行重构,并将课程纳入相应的教学计划中,作为必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实现相关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评价体系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以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科研建设评价。包括教师科研建设和学生科研建设的评价,需要对教师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能力也需要进行评价。比如每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很多学生借助项目研制出成果,发表相关论文,还有学生发表核心论文,部分学生拥有专利。学生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多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结果良好。

最后,本评价体系包括两部分评价内容,分别是创新创业成果评价和企业评价。1.创新创业成果评价。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评价内容主要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化考核的等级和结果、参加各种讲座、沙龙、论坛等相关的情况、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学生的创新作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情况。2.企业评价。通过企业填写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反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管理,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在调查问卷设计时需要体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单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及其他评价信息,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能够实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活动为基础,以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为依托,以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保障,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意识、能力和素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满足国家对创新和创业相关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成学生在社会中最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友花,汪儒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萍乡学院学报,2019,36(02):99-101+105.

[2]张晓芬,史宪睿.“内外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8(03):47-51.

[3]吴卫群,殷彬.“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2):99-100+102.

[4]焦烈,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02):46-49.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构建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