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内容改革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解析
2021-06-21陈明
陈明
摘要:伴随高考改革脚步的不断前进,使得高中阶段在数学学科方面的教学目标,从带动成绩转变为了能力提升,并且十分重视学生在创新型教育体系中的全面发展,力求满足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为此教师就要懂得转变传统式数学学科教学思维,应用前沿化优质教学手段,结合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变化教学方案,建造高效型数学课堂,进而良好带动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考改革;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中,高考内容出现变化,所以高中阶段在数学学科方面的教学也要随之改变,教师要将学生摆在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地学习方式,懂得通过数学原理处理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魅力,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一、依据教学和考试要求优化教学方案
只有教师对数学学科存在前瞻性思维,才能够在探究高考具体改革内容中了解考试大纲,并把考试要求和课程教学相统一,精准定位高考考查目的,掌握教学重点,实现“依纲靠本”,帮助学生用最优质的状态面对高考。此外,教师还要尊重施教原则,在教学要求方面要保证不降低也不超高,能够从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实际学习水平出发,展开多样化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高二必修三《概率》的实际教学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应用算法结构,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形符号与数量关系出现在对立、随机等事件里面的概率展开计算。如,楼下食杂店要按“箱”处理临期产品,每个箱子里都是100个商品,其中废品率可能为10%或20% ,根据这两种可能性,可以得出概率为0.5,若1个商品实际售价为100元,而1箱售价是8400元,且废品价值是0不能进行更换。若按箱来看其正品价格的期望值会变成最后决策购买的依据,那么如果不能进行开箱检查,消费者可以进行购买吗?此时,学生便可以联动新旧数学知识展开计算,为100×(1-0.2)×100×0.5+100×(1-0.1)×100×0.5=8500>8400,由此便可得出购买1箱产品的期望值,也就是在不能进行开箱检查时,消费者可以进行购买[1]。
二、明确必备知识,创新教学形式
教师要想良好带动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综合学习水平,就要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科所有知识点,并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信心,从而渐趋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学习的能力与思维。现阶段高考数学内容非常看重学生在文本方面的正确理解,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展现出来的辩证性思维水平,以及学生能否挖掘出符号和图形潜藏的数学规律。为此教师就要同步转变教学形式,可以借助多媒体、生活实践等形式把知识转变成多样化形式,以此准确向学生进行数学内容传递。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高二必修四《平面向量》的实际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学会向量有关的数学概念,并可以依据图形进行向量平行以及向量共线等内容的判定,为此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电子播放设备,给学生播放喜欢的篮球比赛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球员的跑位,如何能够追赶到运球状态中的对手,以及运球的成员要怎么样躲开追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夯实基础知识,为下一阶段的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
三、结合学生能力改变教学难度
由于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性差异,为此教师可以依据高考具体改革内容,科学调控教学难度,并结合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要精心预设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自然带动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独立思考欲望,激发创新思维。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督察,可以通过作业、课上互动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理清思路。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高二必修四《三角函数》的实际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应用相关公式处理三角函数问题,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道习题,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诱导公式。如,已知,x∈(0, ),cos(x+ )= ,那么sinx是多少?为了获得sinx的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会想到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之后根据x∈(0, ),所以x+ ∈( , ),便可得出sin(x+ )>0,cos(x+ )= ,sin(x+ )= ,所以sinx=sin[(x+ )- ]=sin(x+ )cos -cos(x+ )sin =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影响,教师要懂得结合具体内容变化,科学调整不同教学阶段目标,并应用创新型教学形式,帶动数学学科方面综合教学水平。此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具备长远性、前瞻性教学思维,懂得结合新考纲中的具体内容,把握教学方向,优化教学大纲,为全面带动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思维水平,提供具有挑战性、深入性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芸芸. 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 科技资讯,2021,19(20):133-135.
[2] 李黎. 浅谈如何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J]. 数码设计(上),201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