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探讨
2021-06-20周杨戴德茹
周杨,戴德茹
(盘锦市中医医院西药局,辽宁 盘锦 1240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锻炼时间的减少,疾病发生率不断增长[1]。中药、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状况越来越普遍。单一西药用于治疗疾病时,由于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种西药联用逐渐应用于临床[2]。多种西药联用合理配伍可以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满意度[3-4],但是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医疗事故、医患矛盾也是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部分医生对于药物应用的概念、注意事项、适用人群等认识不是很清晰[5-6]。如何减少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增强西药的合理用药使用率,是社会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陈云霞[7]学者在其研究中分析了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研究在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西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方面的分析不够深入。基于此,该研究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该院门诊开具的1 000例处方进行分析,将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处方对应的患者资料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种西药联用治疗,观察组采用医师指导联合多种西药联用治疗,统计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合理用药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4月—2020年4月该院门诊开具的1 000例处方进行分析,所有的处方都进行了核对,均为真实处方。将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处方对应的患者资料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中性别比例为男∶女=45∶30;年龄37~47岁,平均年龄为(42.01±3.46)岁;患病时间:0.3 h~5年,平均患病时间(2.54±0.46)年;文化水平:小学30例、中学19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1例;疾病类型:高血压20例、脑出血21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24例。对照组中性别比例为男∶女=44∶31;年龄36~48岁,平均年龄为(42.05±3.44)岁;患病时间:0.5 h~6年,平均患病时间(2.59±0.57)年;文化水平:小学32例、中学16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3例;疾病类型:高血压22例、脑出血19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参考西药的相应说明书(用药方式、用药方法、剂量、疗程等),查看对应的处方管理方法,详细记录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等),实施对应的治疗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种西药联用治疗、未进行医师指导。观察组采用医师指导联合多种西药联用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治疗进行指导,对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药物管理,并对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时间、相应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适用人群等,具体方法如下。
①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药物培训,讲解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适用人群的变化,提高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的意识。强化多种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拮抗作用、使用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使用的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确保开具的处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②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在患者根据处方拿药时,可以进行口头告知或者通过发放医院自制的药物宣传手册告知患者多种西药的基本情况(用法用量、用药方式等),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合理、科学用药。③用药安全管理。熟悉并且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结合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药物拮抗、作用机制开具正确的处方,保证在用药时精准、科学,合理配比药物剂量。当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认真分析并做到对症治疗。对于药物要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包括有效期、存放温湿度,如发现过期药物及时进行清理,保证药物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忽冷忽热、头晕、睡眠质量差、皮疹)、西药的使用情况(用药方法错误、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其他)、医疗纠纷发生情况、药物联用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差异较大(χ2=8.400,P=0.004),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2.2 两组患者西药的使用情况对比
西药的使用情况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率较高,差异较大(χ2=6.313,P=0.01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西药的使用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差异较大(χ2=10.800,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药物联用情况对比
药物联用情况准确率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高,差异较大(χ2=7.670,P=0.006),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药物联用情况比较[n(%)]
2.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比
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差异较大(t=7.374、5.289,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n=75) 6.23±0.53 3 394.88±347.62对照组(n=75) 7.04±0.79 3 917.91±501.22 t值 7.374 5.289 P值 <0.05 <0.05
3 讨论
3.1 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临床中使用单味药进行治疗时,在效果不显著或者无效的情况下,一般选择多种西药联用[8]。西药联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用,并且一般疗效较为显著。许多医生认为在联用过程中部分西药之间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进而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9-10],但是也有部分西药由于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用药群体、配伍不当等原因,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1-12],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为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并且对于医生、医院的声誉也带来消极的影响[13],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多种西药联用时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往研究探讨的是西药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增加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药物联用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使多种西药联用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本次研究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P<0.05)。陈望姣[14]学者在其研究《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对策》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较低(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说明采用医师指导联合多种西药联用治疗可以降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减轻从而更好地恢复。本次研究西药的使用情况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率较高(P<0.05),与陈荣羡等[15]学者在其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中,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在用药安全使用率方面较高(P<0.05),说明采用医师指导联合多种西药联用治疗可以增加处方的正确性,进而可以增加用药安全性。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P<0.05),说明采用医师指导联合多种西药联用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选例数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会增加研究例数,更加深入研究对于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为临床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3.2 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分析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用药方法错误。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忘记写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的方法,或者在开具处方时字迹潦草,使得药房人员辨认不方便而带来的错误。另一方面,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没有注意到患者是否属于特殊人群(孕妇、老年人群、婴幼儿)而开具的处方,从而致使在用药方法方面存在错误[15]。②用量不当。用法用量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必须要清楚和注意的方面。用法用量会因患者的病情、身体机能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化。由于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忽略了这方面,禁忌证或者适用性不同,进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6]。③配伍不当。不同药物由于作用机制、化学成分等的不同而存在本身的用法。当多种西药进行联合应用时,若未考虑到配伍上的差异性而进行药物配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④重复用药。主要是指医生开具的处方中存在作用机制或者化学成分类似的药物,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就会出现相同治病原理的药物使用剂量增加的现象,进而会出现不良反应。
3.3 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措施
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原因多是由于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没有注意到用法用量、配伍不当、禁忌证或者对于药物之间的作用机制或者化学成分比较模糊。以至于在开具处方时,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偏差,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针对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具体应对措施如下。①加强对西药药品的管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要注意到不同西药之间的作用机制、用药人群的不同、配伍禁忌等。在药物联用时还要注意不同西药之间的药性是否可以相抵,联用是否会出现毒副作用等。可以通过多看西药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在用药方面的专业水平。而且要多向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咨询,积累自己在多种西药联用方面的经验。同时还需要注意存放药品的温湿度、特殊药品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存放、注意观察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若发现药物出现污染,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污染其他药物及药房的环境[17]。②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医院要不定期地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西药使用方面的培训,增强医生对于西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保证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能了解西药的配伍、适用人群、禁忌证(如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是因为克林霉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应避免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等),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的责任感,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制定多种西药联用的方案。部分西药联用是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医院可以制定多种西药联用时应用制度,并对于西药联用的处方增设审核部门,只有审核通过的处方才能给予患者,不合格的处方需要审核部门对开具处方的医生给予讲解不合格之处,增强处方监督力度,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18]。④针对性的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特征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方,综合考量用法用量、用药剂量、时间、次数、用药疗程,以及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19-20]。
综上所述,对于多种西药联用不良反应采用医师指导,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医学用药环境,值得临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