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毁损肺合并原发肺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2021-06-20池琼郑纪阳戴新建张抱一黄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氧分压肺结核病肺叶

池琼,郑纪阳,戴新建,张抱一,黄阳

温州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肺结核可造成肺实质破坏、淋巴结和支气管坏死及继发感染,导致结核毁损肺(tuberculosisdestroyed lung,TDL)[1]。TDL表现为反复咯血、细菌性感染等[2],并导致肺结构扭曲紊乱,肺血管破坏,缺氧和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慢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出现慢性肺心病。另外,TDL也导致肺血管内皮损伤,诱发原发肺动脉血栓形成(in-situ pulmonary artery thrombosis,PAT)[3]。目前国内外关于TDL合并PAT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DL合并PA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加强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TDL的患者资料。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既往有肺结核病史;②胸部CT有肺实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且肺容积有不同程度缩小[4]。排除标准:①矽肺、肺癌放疗等其他原因引起毁损肺;②有肺叶切除病史者。本研究共收集毁损肺患者32例,排除3例由矽肺、2例由肺癌放疗等引起毁损肺患者,共入组27例。本研究经温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L2020-04-080)。

1.2 方法

1.2.1 分组:根据是否合并PAT,将患者分为TDL合并PAT组(n=6)和单纯TDL组(n=21)。PAT指在肺动脉病变及肺动脉血流紊乱的基础上,肺动脉原位原发性血栓,其诊断参照文献[3],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显示为狭窄、完全阻塞或扩张的肺动脉或其分支中出现低密度充盈缺损,并排除全身静脉血栓及心脏附壁血栓。

1.2.2 资料收集: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脏超声、影像学信息及治疗和预后。按照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PH诊治指南,当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40 mmHg(1 mmHg=0.133 kPa)时,即可认为存在PH[5]。严重程度分为3级:SPAP 40~50 mmHg为轻度,SPAP 50~70 mmHg为中度,SPAP>70 mmHg为重度。肺叶毁损情况(双肺的上、下叶、右肺中叶和左舌段各被视为一个单独的肺叶[6])及影像学其他指标,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用盲法完成诊断,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裁决。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R(Version 4.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与单纯TDL组比较,TDL合并PAT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DL合并PAT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高于单纯TD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L合并PAT组6例患者SPAP>50 mmHg(中、重度PH),比例高于单纯TD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TDL常见的影像学特征是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胸膜增厚、胸膜钙化、肺气肿、肺大疱及空洞形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DL合并PAT组患者多肺叶毁损多于单纯TD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TDL合并PAT的影像学特点 通过CTPA检查发现,TDL合并PAT组患者肺动脉血栓形成部位均在毁损肺所在的肺动脉主干(见图1、3、4),部分患者患侧肺动脉分支伴有血栓形成(见图1);2例毁损肺侧肺动脉上下支未显示(见图2、4)。

2.3 抗凝治疗和预后 TDL合并PAT组有5例患者健在,其中1例未服抗凝药;1例长期服用拜阿斯匹林;3例因合并心房颤动,长期服用抗凝药(华法令或利伐沙班),其中1例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PT-INR控制于2.0~3.0)16个月后,复查CTPA未见血栓改变。另1例患者死亡,死因未明,未接受抗凝治疗。单纯TDL组患者均健在,有4例因合并心房颤动及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予以抗凝治疗。

3 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的多发病,感染肺结核后如不及时诊治,或治疗不规范致病情迁延,可出现TDL[7],从而增加肺结核的致残率和病死率[8]。TDL合并PAT患者,其PAT形成机制[3]可能为:①TDL导致肺静脉淤血,发展至淤血性PH,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内血流缓慢、淤滞,促进红细胞在扩张的肺动脉内聚集并形成附壁血栓;②淤血性PH使血流在扩大的肺动脉内机械剪切应力增大,引起血管壁损伤,长期作用形成原位血栓;③慢性PH并发肺部炎症及低氧反复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形成致丛性肺动脉病,加重PH及炎性反应,引起局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血小板聚集,肺动脉局部血栓形成。目前国内外对TDL合并PAT的发病率尚未见确切报道。韩国有报道称,23例PAT的患者中有11例(占47.8%)伴有TDL,TDL是韩国PAT患者常见的疾病[9]。

本研究数据显示,TDL合并PAT组患者的毁损肺叶数高于单纯性TDL组,当毁损肺叶达到两叶或以上时,应警惕合并PAT。PH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是提示并发PAT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TDL合并PAT组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高于单纯TDL组,SPAP>50 mmHg(中、重度PH)的比例为100%(6/6),高于单纯TDL组。TDL合并PAT患者血栓形成部位均发生在毁损肺所在的肺动脉主干,与韩国报道[9]结果相似。部分患者患侧肺动脉分支伴有血栓形成,但其中有2例伴有重度PH的患者,毁损肺侧肺动脉上下支未显影。而影像学上的其他表现,如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胸膜增厚及空洞等,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些指标对TDL合并PAT的鉴别诊断没有帮助。

表1 TDL合并PAT组与单纯TDL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图1 71岁男性TDL合并PAT患者(肺结核病史46年)CTPA图像

图2 77岁男性TDL合并PAT患者(肺结核病史52年)CTPA图像

图3 76岁女性TDL合并PAT患者(肺结核病史51年)CTPA图像

图4 83岁男性TDL合并PAT患者(肺结核病史47年)CTPA图像

肺动脉中的血栓大多来自远端静脉,尤其是DVT,因此,它们引起肺血栓栓塞症,而不是PAT。PAT很少发生,通常与特定的易感因素有关,包括毁损肺[9]、艾森曼格综合征[10]、肺切除术后肺动脉残端[11]和白塞病肺动脉瘤[12]等。

D-二聚体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诊断敏感性在92%~100%[13],若D-二聚体<500 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PTE。本研究中TDL合并PAT患者D-二聚体正常4例(66.67%),轻度升高2例(33.33%),故D-二聚体升高对TDL合并PAT诊断价值不高。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13],本研究TDL合并PAT患者中未见DVT,故在临床中D-二聚体有无升高、是否合并DVT,对PTE与PAT有一定鉴别意义。

不同于PTE发病急,进展快,需要抗凝或溶栓治疗,TDL合并PAT患者病变隐匿,进展缓慢,发现时是否需要抗凝,尚无定论。本研究6例TDL合并PAT组患者中,有3例接受了抗凝治疗,均在随访中,其中1例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16个月后,复查CTPA未见血栓改变。ITO等[14]亦曾报道,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PAT女性患者,经抗凝治疗后肺血栓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另外2例未予以抗凝治疗患者中,1例随访数年健在,另1例死亡(死因不详)。韩国有报道[9],7例接受抗凝治疗的PAT患者中有3例(43%)好转。因此,对于全肺毁损的PAT患者,患侧肺通气功能已基本丧失,PAT可能系疾病的自然进程,抗凝治疗可能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反而加重病情;而对于部分肺叶毁损的PAT患者建议抗凝治疗,尤其D-二聚体升高患者,但应警惕伴有咯血等出血风险的患者。TDL合并PAT患者的病情复杂,抗凝治疗经验不多,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其治疗规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综上所述,TDL患者应警惕合并PAT,尤其是有多肺叶毁损、中重度P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建议行CTPA以明确诊断。此外,TDL合并PAT患者抗凝治疗需个体化处理。

猜你喜欢

氧分压肺结核病肺叶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分别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研究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肺结核合并重症疾病病人的护理
肺结核与遗精、经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