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多维解读
2021-06-18孙馨月
孙馨月
摘 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战略部署,不仅创新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野。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以从立体的、多维的、联系的视角进行解读,深层次地挖掘其深刻的思想意蕴。文章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多元性、层次性、需要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个体与社会需要辩证关系等角度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多维解读,体现出其鲜明的思想性、人民性、生态性、先进性、发展性和科学性,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能够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迈向新境界。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需要理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多维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2-0177-05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in-one" has made an overall grasp and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not only innovates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t also expands the vision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in one"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multi-dimensional and connected perspectives, and its profound ideological implications can be deeply explored. This paper gives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in on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luralism, hierarch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eds and production,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needs of Marxism's needs theory. It reflects its distinctive ideological nature, people-oriented nature, ecological nature, advanced nature, developmental nature and scientific nature, along with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in one". It not only meets people's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but also takes the caus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a new level.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arxism's needs theory; Five-in-one Overall Arrangement;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进行的整体规划,不仅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演进,人类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已经发生改变,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这样既能满足人类社会对最高价值理想的追求,又能构建起人类价值理想的新范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需要多元性视域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认为,需要产生于主体自身,体现出主体同周围环境、社会、世界的不可分割性,它表现为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以及对自身实践活动的依赖性[1]。人的需要形式多样且一直处于变化中,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属性,并且客观存在于社会关系中。[2]马克思指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的需要都是從自己出发,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但由于他们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而发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最终把他们联系起来,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需要是一种驱动力,或者是一种产生驱动力的内在精神状态,可以说需要是一种动机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人们内心存在的某种心理不平衡或紧张状态。[4]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归纳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自然依赖性、发展性等多元化特征。[5]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其社会属性,任何人都必须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劳动和生产,需要并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旦人离开了社会,脱离了社会关系而孤立存在,就失去了人的社会性。其次,人的需要还具有其自然属性,人本身来自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摆脱兽性,人与动物的差异程度主要体现在摆脱动物兽性的程度,摆脱程度较少则人的兽性体现较多,摆脱程度较多则体现出更多的人性。[6]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然会产生对自然的依赖,人的需要同样也会对自然具有依赖性。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与需要主体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出人的需要的现实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这些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人们也就不会具有创造历史的动机和能力,人类社会也无法发展进步。[7]不仅如此,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当简单的、粗陋的、低级的需要通过劳动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需要,并且呈现出多样性,导致人的需要的内容、满足方式、程度也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扩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充新质要素,这不仅是其理论意蕴深化的结果,更是不同阶段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结果。当前,我国人民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丰富,呈现出全面小康阶段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的需要理论的深刻理解,也彰显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人民至上”的内在要求,体现出其明显的社会性、客观性和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稳定而感兴趣的就业机会、满意的收入,接受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舒适优美的居住条件,以及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8],这些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都充分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紧密的關系。通过马克思需要特征理论,可以探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性和人民性,保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保持高度一致、协调发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统筹推进过程中,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彰显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时代呼唤。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空气污染等问题不断凸显,人类社会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人的需要也必然无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强烈需要,才能最终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因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鲜明的生态性和先进性。
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社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需要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形成综合优势,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性和科学性。我们党顺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尊重人民愿望,逐步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以看出,从需要的特征深入探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总体布局的逻辑特征,不断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需要层次性视域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
人的需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驱动力。通过人的需要构建出不同的社会关系,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旧唯物主义需要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物,而马克思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的需要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需要。[9]他把人的需要按层次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也称为“必需的需要”,是指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要,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而存在,是一切需要的基础。可以说,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如果无法得到满足,那么整个人类社会不可能发展进步。享受需要是人们在现有生存条件下为了有所改善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马克思对其合理性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人们的享受需要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原来的享受需要会变成现在的生存需要,现在的享受需要会变成将来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在追求自由和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体力和智力等各项能力的需要,此时的劳动已经不是生存的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人们希望通过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不断提升来拓展和实现自我。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能够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制,它并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10],马克思也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会产生不同层次的许多需要,这种需要的层次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可以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真实的反映出人们在不同阶段产生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需要不断得到提升,社会逐渐从落后走向进步、从片面走向全面。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我国的总体布局一直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尊重人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演化而来的,从最初的“两个文明”建设,“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最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的总体布局前后经历了三次演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四种不同形态的总体布局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历史演进过程都是人的需要层次的飞跃,以及实践探索的接续。[11]
尽管人们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但也并非机械性的存在。马克思的三种需要可能在某个阶段并存,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享受需要,甚至发展需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渐进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两个文明”建设要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由过去的阶级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以及精神文化领域的巨大需要,以此来解决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等社会现象。随着苏联解体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内涵和关系。20世纪末,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小康是一种水平较低且不均衡的状态,城乡差距大、不正之风蔓延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再次发生变化,要求改变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迷失等现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工作重点,并且逐步形成“四位一体”总体布局。21世纪的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多年后也必须面对严重的生态和资源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环节统筹推进、协同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不断顺应人们的需要和愿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是尊重生产实践需要的结果。所以,深入探讨与分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够激发人们不懈努力与奋斗,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需要以及向更高层次的维度转化,推动我国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与时俱进。
三、需要与生产辩证关系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认为,需要与生产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才会从事生产劳动,需要对生产劳动具有推动作用,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生产。相反,生产对需要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出的商品经过消费后又会产生出新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需要反映在人的意识当中,形成观念上需要创造的对象,然后进行生产活动。生产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环节全部结束,反而会在原有的需要上形成新的需要,借助不断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进行更高层次的生产活动,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些正是人的需要。从此角度分析,不難看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是“需要-生产-新需要-新生产”,这个运行机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的需要通过生产改造社会有机体,是整个社会演变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人的需要驱使人们对自然不断改造,人的需要是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人的需要消失或停滞,必然会对社会发展动力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的停滞或退步,甚至使整个社会有机体消失,阻碍历史的进程。另外,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会严重影响人的需要,生产的局限会制约人的需要,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对于三种不同的人的需要也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作为尺度来衡量的。[13]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决定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水平,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依赖于先进生产力的方式才能产生。
需要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人类社会演进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整个社会不断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我国早期的经济建设处于生存需要阶段,在此背景下,整个社会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集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大量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人们的观念仍然是“先发展后环保”,或者说“先污染后治理”,最终导致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这些惨痛的代价换来的生产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要,也产生了新的需要,即享受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空气、水体、土壤等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断挑战着人们生活的“承受底线”,甚至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科学、辩证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阐述了需要与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生存需要产生的生产活动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又形成新的享受需要,新的生产要求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环保相结合,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环保成为生产的约束条件,要求生产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尊重环境,这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以看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个体与社会需要辩证关系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个体必须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不能与现实世界分离,因此个体需要也不能与现实世界的社会需要脱离,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独立的个体共同组成社会整体,每个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实现整个社会的需要,最终使整个社会存在并且发展。同时,社会需要也必须分成不同的个体需要,通过社会的组织运营和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个体通过努力实现自身需要,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脱离社会需要而孤立存在的个体需要是无法满足和实现的,社会分工合作使个体需要有得以实现的可能。要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关系,就必须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立足个体需要,也要考虑其社会需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反映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在经济建设层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路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注重效率的原则,不断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实现个体需要,同时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强大的经济基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在政治建设层面,强调我国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劳动人民,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通过推进民主制度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并且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体需要。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构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民需要依法办事,这集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需要。在文化建设层面,强调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个人文化修养、家庭伦理道德、企业诚信、社会关爱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同时,强调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实现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社会建设层面,国家只有稳定的发展,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获得幸福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修订和完善就业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都集中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扩大绿化面积,为人们构建美丽的生活工作环境,建设美丽新中国。因此,我们从马克思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关系分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安排,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个体需要,也能够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需要。
五、结束语
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切入点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多维解读,不仅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刻理解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特点及发展演进过程,而且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汲取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智慧基础上,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路线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姚进忠.福利治理中的需要理论:内涵、类型与满足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9(02):90-100.
[2]李德顺.“满足需要”有何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09):134-14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4]Thompson, G.Needs,London: Routledge[M].1987:13.
[5]易岚.需要的主观性及其调控[J].齐鲁学刊,2014(06):71-7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11]张琳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演进及其逻辑特征[J].探索,2017(05):89-9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