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06-18熊晓轶姚洋

高教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课程思政

熊晓轶 姚洋

摘  要:文章基于金融学科特点,以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河北省内10所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了解课程思政在课程考核中是否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可量化的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真正发挥思政引领专业教学的作用,保证课程考核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导向性及连续性,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2-0043-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discipline, this paper takes the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ion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10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Hebei Province is made. The aim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urse assessment, and to build a quantifiable assessment system. It is conducive to truly play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ad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to achieve the sam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words: process assess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引言

2004年以來,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首先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并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改革在大学中持续升温,课程思政也逐渐被赋予了反馈、激励等功能。但目前各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和探索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较少涉及到课程思政与考核评价的结合。

本论文以金融类专业课程为切入点,选取河北省内10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类专业,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调研课程考核方式及指标体系的现状,了解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思政二者结合的紧密程度,从中发现问题,通过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可量化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实现思政考核与专业考核紧密结合,真正发挥思政引领专业教学的作用。

一、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现状

为了了解应用型财经类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考察目前的评价体系中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和具体表现,本文设计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面向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等河北省内10所财经类高校金融类专业的授课老师进行访谈调研,并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78份。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以及整理访谈记录,了解到目前省内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现状如下:

(一)考核方式与课程思政目标脱节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发现目前省内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仍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如表1所示,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成绩占比70%)的考核方式占到70%以上,而过程性考核占比较小。而在这种“期末一卷定成绩”的终结性考核方式下,平时成绩主要以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三种方式为主,形式较为死板和单一,题型的分布上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为应付考试进行考前突击,而忽视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课程思政的内容很难在考核过程中得到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而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将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让毕业生具备金融职业人的综合素养,充分的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这些教育的目的所在往往在考核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其形式也完全与课程思政的目标脱节。

(二)考核中不能发挥思政引领作用

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在金融学类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思政引领作用。虽然各高校正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但更多的是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和研究,而没有将思政元素融入并体现到对学生的考核中。如表2所示,在对教师进行关于考核方式是否体现思政元素的问卷调查中,87%的老师表示在考核方式中并没有体现思政元素,这一问题会导致无法客观的反映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教师访谈了解到,目前应用型财经类高校对于金融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出现心浮气躁,以至于个别学生产生对社会责任淡薄,慢慢养成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思想。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考核是需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在考核评价中是要发挥引领作用的。

(三)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支持

关于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的考核中,有56%的教师选择构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课程思政进行考核,23%的教师选择撰写心得、日志和报告的形式,有15%的教师建议采用课程观察记录表,6%的教师选用其他形式,所有教师均支持对课程思政进行考核,如表3所示。

构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是将课程思政目标细化到过程性考核中的方式,在实践性较强的金融学类专业课程中进行实施,契合了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考核的本位回归,因此也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肯定。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

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是考核评价的唯一主体,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需要确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考核评价,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和精准性。首先,教师既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状况设计评价方案,又要实施和参与评价,除了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与考试成绩给出评价外,还需要对课程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做出及时反馈,对各个评价主体作出正确引导。同时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也加入到考核评价中,学生作为考核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组评等,让学生为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互促互利的作用,并在倾听、思考、互评的过程中,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构建全过程式考核评价体系

1. 线上学习考核评价

运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评分、签到、教学互动、任务发放等各类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媒介记录学生的学情,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可以大大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围,使教师和学生通过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学习由单向被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随时观察与记录,起到了双赢的作用。

2. 课堂教学考核评价

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系统中包括知识性考核、参与性考核、合作性考核、其他考核等。其中知识性考核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通过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形式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参与性考核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等方面的积极性和適应性的评价;合作性考核就是学生在小组讨论、小组项目中合作程度的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其他考核包括课堂出勤考核、遵守课堂纪律和考场纪律、考试是否作弊以及小组互评公正性等的考核,是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考核,可以根据整体考核情况确定所占比重。

3.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包括团队考核和个体表现的考核等,具体内容有:一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展示,对其展示成果以及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二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任务操作,例如票据的填制、案例的分析以及证券行情的评析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三)创新融入思政元素的考核评价内容

为了落实应用型高校金融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金融类专业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将应用型财经高校的金融类专业课程的考核体系内容分解为三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金融理论知识与国家发展背景(国家发展层面)、金融业务综合能力与技能培养(服务社会层面)及金融岗位职业素养(个人理想层面)等三个方面,分别占比为30%,40%和30%,具体考核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对其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影响,而每个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细化考核内容,同时在专业课考核中契合课程思政的践行理念,针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融入育德育人的要素,三级指标作为二级指标的具体切入点,将专业课教学内容贴合课程思政理念进行细化考核,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 国家发展层面考核

国家发展层面作为课程考核的第一个一级指标,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全面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并能够深入分析金融发展与对国家富强、人民民主、社会文明和全球和谐做出的贡献。在总成绩中占比30%,下设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两个二级指标,分别占比为40%和60%,以金融理论知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内容,并在每个二级指标下设三级指标,具体包括小组展示成果、平时作业、讨论成果、阶段性测试、金融行业调研成果、案例研究成果,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在考核中突出思想引领,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培养理论思辨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贯穿到金融学专业课程授课和考核的始终。

2. 服务社会层面考核

服务社会层面作为课程考核的第二个一级指标,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角度考察学生金融行业从业的综合能力和技能,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将服务社会思想贯穿到金融行业的工作中。其在总成绩中占比40%,下设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占比50%,30%和20%。每个二级指标的考核均在考察学生从业能力的同时,贯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思想引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下设技能熟练程度和项目成果展示两个三级指标,分别占比40%和60%;创新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意识,引导学生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发挥主观能动性,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下设课堂提问的创新思维、学习过程的创新成果和接受新思想的开放意识三个三级指标,分别占比30%、50%和20%;协作能力考核学生的团结合作、沟通交流以及互利共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下设小组讨论贡献率、小组合作配合程度和小组展示成果三个指标,分别占比30%、30%和40%。

3. 个人理想层面考核

个人理想层面作为课程考核的第三个一级指标,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角度考察学生未来工作的能力和实际素质。其在总成绩中占比30%,下设敬业精神(占比40%)、职业道德(占比30%)、社会适应能力(占比30%)三个二级指标,这些素养是由在校生向职业人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到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中,通过下设三级指标细化考核内容,其中敬业精神下设课堂出勤率、学习任务完成率、讨论参与度及课后反思四个三级指标,分别占比25%、30%、25%、20%;职业道德下设遵守纪律、考试无作弊、作业无抄袭、小组互评公正性四个三级指标,分别占比30%、30%、20%和20%;社会适应能力下设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两个三级指标,分别占比50%;通过三级指标的设置,进一步规范并细化课程考核,引导学生传承敢于突破且力争为人民提供最优质服务的工匠精神,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以上所有指标。如表4所示。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只有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考核优势,课程思政内化到专业考核体系中,形成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双引擎”式考核评价指标,才能让学生自发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为,促使学生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同时弘扬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针对金融岗位的职业素养,将思政元素内化为严谨求真的工匠精神和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周叶,胡锦,游建忠.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考核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9):91-94.

[2]赵欣.课程思政“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2):101.

[3]楊浩.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69-75.

[4]胡吉亚.高校金融专业学生考核机制创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04):84-88.

[5]罗薇薇.关于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02):22-27.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工程制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责任制”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