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安全救生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2021-06-18殷培根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救生员游泳培训

殷培根

(海南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物质层面已经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体育健身方面的需求逐渐增长。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在各个省份均有出现游泳场所发生溺水死亡的事故,在游泳安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的游泳救生安全教育发展时间短,很多人对其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系统的管理体制,救生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高,因此为确保人们游泳时的人身安全问题,需要提高对游泳安全救生教育的重视。

1 国内外的游泳安全教育现状

1.1 国内

受我国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都偏向于理论知识内容讲解,在遇到时机危机时对于生存技能的教育少之又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物质层面的需求了,开始着眼于个人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健身计划已深入人们的内心,成为发展规划的项目之一,游泳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健身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国外

通过研究,相关数据表明,全世界发生溺水事故最低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外国的教育体系相较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来讲,具有更高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课程设定从小学便开设专门的游泳培训课程,重视学生游泳技能的培养,安排专门的教练对学生进行指导,游泳在教育体系中拥有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的体育娱乐运动了,更是一种在野外生存时求生的技能。在国外的部分国家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游泳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形成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人性化的管理设计方案,使得游泳就生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2 游泳救生中存在的问题

2.1 救生队伍少,救生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游泳安全救生员的构成复杂,大部分救生员是来自于健身俱乐部、高等学校相关部门的体育教师,其中具备专业救生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占比非常少,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多数都是健身俱乐部的成员与教练,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游泳救生安全教育培训,专业素质不高,在进行救助时多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他们从某些角度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泳救生员。此外,救生员性别比例不平衡,男多女少。队救生员没有学历上的要求导致救生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造成行为习惯方面的懒散,在实行救助时危险系数增加,救生员的工资待遇不高,甚至低于同等级别类型行业,无法在物质方面激励救生员积极投入工作当中去,从而会使得游泳救生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2.2 政府对游泳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早在2005年便成立了中国救生员协会,可是它的成立并未引起国家和社会相关部门的过多关注,至今为止仍未把它设置为一级协会,国家不重视,当地的人民政府和部门也就对其不以为意,敷衍管理,没有及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救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2.3 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由于国家对游泳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政府几乎没有颁布相关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人们游泳安全教育管理,虽说近几年确立了一些基础的规范条例,但由于确立时间短,还未形成完善的问题管理制度,许多发生的溺水事故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

2.4 管理体制落后,培训内容单一

我国早期建立的救生员协会,在名义上是对国内所有的游泳救生员进行工作培训与管理,但在实际上运作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只局限于救生员和救生培训基地方面,对救生机构与救生人员的管理力度有限,而且在现阶段对于救生员的培训方面主要集中于泳池场地的救生工作内容,忽视了对大海救生员的培训工作。

2.5 学校对于游泳安全教育不到位

我国的大部分学校都是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相对应的实践活动研究,对游泳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游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当中,使得学生们引不起对游泳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开展游泳安全教育活动的支持度不高,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活动,都已游泳安全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3 相应的解决措施

3.1 政府加强重视与投入

要想正常开展游泳安全救生教育首先要从整体管控工作的政府部门出发,增强对游泳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增加对游泳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资金,以支持游泳救生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加快游泳救生行业的发展步伐。政府相关负责人应学习国外在游泳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对其中成功的经验进行借鉴与吸收,对存在不合理的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再结合我国国内救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管理条例,完善游泳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并建立严格的审查监督机构增强对游泳安全教育的监管力度,以保障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渠道来进行资金的筹集,如开发与救生相关的产业、公益体育彩票、大型企业的投资入股、国家的赞助等方式,通过这些渠道来筹集资金,为救生机构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以此确保救生培训机构的正常运作,促进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增强整体社会环境内的宣传力度

游泳安全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除了政府要发挥作用市场配置的作用以外,还需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进行宣传,提高人们重视度。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媒介载体进行救生方面的宣传,让人们在整体环境中受到精神上的感染,可以在地铁站、公交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防溺水宣传海报或视频短片,借助公益广告牌播放关于近年来有关游泳溺水事故的数据,让人们都认识到游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自身的主观感受中提高对于游泳安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人们在进行游泳活动时的自我防范意识,帮助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有关游泳安全教育的内容,打造整体社会全民参与安全教育的氛围,让人们在这种氛围内受到精神上的,从而促进游泳安全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

3.3 学校加强对学生游泳安全教育的力度

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支点,学校对于加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应充分提高对安全教育的关注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小便树立起游泳安全意识。借鉴国外的先进游泳安全教育经验,再结合学校自身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的情况的基础之上,加强游泳安全教育,逐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学校可以开设游泳课程,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救生事业是怎么样的,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开展的救生活动演练中,从而增强学生在游泳时的自我防范与发生意外的自救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游泳安全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游泳安全教育的相关动画短片,将安全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展示出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学习有关游泳安全教育的知识。学校可以不定时举行游泳救生演习活动,为活动配备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救生员,通过实践让学生对游泳救生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在培养学们对于游泳兴趣的同时,提高游泳自救能力。

3.4 重视救生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

游泳救生工作的主体便是游泳救生员,救生员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国家应重点展开救生员培训工作,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救生员的管理力度,加强救生员队伍建设,在引进新的具有专业能力的员工的同时加强对老员工的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游泳救生工作的地点不仅在游泳场所内,在大海里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救生工作正常开展的难度远远大于游泳场所,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救生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多组织进行不同环境下的救生演戏活动,让救生员在实践中从主观上提高救生员对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通过培训增强救生员的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应提高救生员的工资待遇,增加游泳救生工作的资金投入,通过一些渠道确保救生员的合理权益得到满足,如通过国家的赞助、企业对游泳救生机构的进行投资入股等,给救生员更多的关注,更好的薪资待遇以及相关的保险保障制度,从客观的物质层面激励着救生员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救生工作当中,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提高工作热情,从而有效的保障救生工作的正常进行,减少安全隐患问题。

3.5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与奖励机制

许多游泳救生机构人员组成复杂,对员工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时态度敷衍,工作效率低下,应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对游泳救生机构的监督,确保其正规性运营。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救生工作的开展与救生机构的运行做到有章可循,以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要对也应对游泳场所进行监督管理,对游泳场所内的器械设施、安全措施、人员安排、工作流程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不符合实际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整改,规范游泳场所的正规性。在对救生员进行培训时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监督培训内容是否合理,监督员工是否具用良好的学习成果,对态度不好无法正式工作内容的员工进行批评或请辞,对态度端正工作认真的员工进行表扬与一定的物质上的激励,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提高救生员的工作热情。

4 结束语

总的来讲,游泳安全教育是关系到国民人身安全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但是目前这样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对于游泳救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法使救生工作正常的有序开展,国家应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对于游泳安全教育的重视,打造整体上社会环境中全民学习救生安全知识的氛围,以促进游泳救生事业的良好开展。

猜你喜欢

救生员游泳培训
救生员有没有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救生员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美女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