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的起源与文化
2021-06-18姚昆
姚昆
从史料记载中,最早可能是起源于法国僧侣发明的游戏,到盛行于欧洲宫廷,再到现代网球运动在英国发展成型,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地。从曾经的“贵族运动”到平民化,网球运动虽然在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改变,却依然保留着相当多的传统元素,这让它除了作为一个体育竞技项目之外,也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
悠久而特殊的历史
关于网球的最初起源,存在多个版本的说法,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据说都出现过网球运动的雏形。尤其是有一座位于尼罗河入海口附近,古老的埃及城市名字就叫Tinnis,它的写法与网球的英文名tennis非常接近,英语中的球拍(racquet)一词,则有可能源于阿拉伯语的rahat,这为网球起源于古埃及的理论提供了支持。另一种说法是公元5世纪,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一些村庄里,人们在街上用手掌打球,与网球运动的形式相似。
虽然那些年代久远的传说,不像中世纪盛期(公元11-13世纪),在法国北部的修道院庭院里,僧侣们用手掌打球的游戏一样得到公认,但至少也表明像网球,或者说球拍类的体育项目,最早的萌芽可能比人们想象中还要早很多。诞生在法国修道院里的那个项目,法语名字是“Jeu de paume”,意为“手掌的游戏”,也叫“手掌球”。后来它发展为英语中的“Real tennis”,即我们更熟悉的“真实网球”,由于是在封闭的室内木质球场举行比赛,所以不受天气状况影响。1740年,“真实网球”就举办了首届世锦赛,现在基本上确定为每两年举办一届世锦赛,这让它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拥有世锦赛的体育项目。
在英语里,体育项目的名称,大多要么是像football(足球),或者basketball(篮球)这样,由两个单词直接组合而成,要么是像swimming(游泳)和running(跑步)那样,由动词变形为名词,而网球被称作tennis的原因则不太容易理解。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英语中的tennis(网球)一词,来源于法语的“tenez”,这个词本意为“抓住、握住”,从15世纪初开始,球员们发球之前,要喊一声“tenez”提醒对手做好准备。但直到现代网球运动在英国成型之前,这个项目在法国其实一直都被称为“手掌球”,即使在球拍出现之后也是如此。
在修道院枯燥、单调的生活中,早年法国僧侣们为了打球,不惜把手掌砸得伤痕累累,后来普通人和王公贵族也学会了这项运动,为了在击球时保护手掌,发明了特制的手套,然后又给手套加上手柄,逐渐演变为球拍。至少在12世纪,法国教会出版的刊物中,就出现了关于“手掌球”的描述,也有很多僧侣因为打球错过了日常祷告而被训斥,1245年,法国教会里的牧师被禁止打球。但这阻止不了“手掌球”在民间的普及,1368年,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在卢浮宫里建造了一座球场,到了17世纪,根据威尼斯驻法国使节的记录,仅在巴黎一座城市,就有多达1800座“手掌球”球场。
14世纪,网球运动的雏形从法国传播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1485-1603年,在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开展了很多个体育项目,当时叫做“Real tennis”的网球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年轻时身材挺拔,骑马、射箭样样精通,但他最喜欢的项目还是网球,1519年,威尼斯使节曾经这样赞美亨利八世:“看他打球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他白皙的皮肤透过衬衫散发着光芒”。16世纪,穿有羊肠线的木质网球拍已经出现,比赛用球则是用皮革缝制,内部填充毛发。由于当时球场较少,网球运动在英国仅限于王公贵族从事,亨利八世在自己居住的汉普顿宫里专门盖了球场,方便随时打球,那座古老的球场几经翻修,保存至今。
业余和职业的碰撞
进入17世纪,网球运动的发展遭遇挫折,查理一世在位期间,英国陷入宗教冲突和内战,网球场被大量荒废,在清教徒掌控国家政权期间,各种娱乐活动都被禁止。17世纪后半叶,网球运动虽然在英国得以恢复,但另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痼疾却无法消除,那就是赌博的影响。史料中最早关于网球比赛和赌博的记载之一,出现在1355年,当时的法兰西国王约翰二世,征用了两匹比利时布料偿还赌债。还有一种说法是,网球比赛“15、30、40”的计分规则,就来自中世纪时期法国使用的第纳尔铜币,当时比赛中每得到1分,可以从赌金里获得1枚面值15第纳尔的铜币作为奖励。
到了17世纪,网球比赛中涉及的赌注越来越大,远远超出几枚硬币的范畴,在金钱的诱惑下,有人开始操纵比赛结果,也有人遭受了巨大损失,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好友南安普顿伯爵,曾经因为在巴黎参与赌球而输得身无分文。一些年轻男女在观看比赛时举止轻佻,也引起了其他观众的反感。那些负面现象,让网球运动的形象严重受损,观众流失,很多网球馆被迫关门或者改成剧院,18世纪,英国和法国都颁布过网球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也让当时属于王公贵族运动的网球项目难以为继。
19世纪中后期,草地网球运动的兴起,虽然主要是因为硫化橡胶的发明,让网球可以在草地上较好地反弹,比赛用球也更加结实耐用,从而使网球比赛不再局限于室内木质球场。但另一方面,参赛者和观众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尤其是恪守业余比赛性质,避免打网球成为赚钱工具,这是它能在注重道德和礼仪的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得以生存并且发展起来的根本保证,没有重蹈17-18世纪的覆辙。很多体育项目都曾经在业余和职业比赛性质之间“纠结”,网球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从1870年代开始,到1968年网坛进入公开赛年代之前,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业余和职业赛事之间的界限一直存在。
1877年,全英俱乐部为了筹集资金购买新器材修缮场地,举办了首届温网,也是网坛历史上第一届大满贯赛事。当时的22名参赛者,每人缴纳了1坚尼(一种用1/4盎司黄金铸造的钱币,1坚尼折合21先令)作为报名费,门票价格为1先令,最终夺冠的斯潘塞·戈尔获得12坚尼的奖金。所以,在网坛的业余年代,并不意味着球员完全得不到物质奖励,但是奖金额度无法和职业赛事相提并论,只能满足球员参赛期间的基本开销。
现代网球运动早期的球员,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是王公贵族,却也大多有殷实的家底,来维持这个花费不菲的爱好。一旦有球员签约参加了早年非主流的职业赛事,甚至只是作为教练,通过教别人打网球挣钱,就会因此失去业余球员身份,被剥夺代表网坛最高荣誉的大满贯赛事参赛资格。但随着时代发展,高水平球员在拿到几个业余大满贯赛事冠军之后,选择参加职业赛事,赚取丰厚奖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让业余赛事渐渐失去了关注度。
1962和1969年,罗德·拉沃尔两次在一个赛季里,包揽了四大满贯男单冠军,他成为网坛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单打“年度全满贯”成就的球员。但在那两次“年度全满贯”之间,1963-1967年,拉沃尔因为转为职业球员,被禁止参加业余大满贯赛事整整5年,直到1968年,国际草地网联主办的所有业余赛事,都对职业球员敞开大门,拉沃尔才得以重返大满贯赛场。像拉沃尔一样,当年很多网坛高手,因为业余和职业赛事的性质之争,只能在打球赚钱和大满贯争冠之间,无奈地选择一项。
竞技之外的意义
网球作为著名的“绅士运动”,对赛场礼仪有很高的要求,球员们在赛场上要尽量保持风度,观众被要求在比赛进行中保持安静,只有局间休息时才能走动。网球比赛的着装也有很多讲究,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打球时必须穿着束腰、衬裙、能遮住脚踝的长裙,戴着精致的礼帽。1920年代,苏珊·朗格伦的无袖衫、过膝百褶裙和长筒袜开创了新的风格,让网球场从此变成了展现时尚创意的舞台,男选手的着装也从最初的衬衫、长裤,发展为更具活力的短袖、短裤。但时至今日,温网仍然要求参赛球员从内到外穿着纯白色服装,连现场观众都要遵守一些着装规范,现代网球运动的发源地,始终坚守着那一份骄傲。
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中,法国公开赛有一座球场以苏珊·朗格伦的名字命名,这是迄今为止,法国网坛历史上任何一位男球员都没有得到过的荣誉。此外,美国公开赛举办地,美国国家网球中心,用女子网坛传奇人物比利·简·金的名字命名,澳大利亚公开赛,拥有以24座大满贯女单冠军得主,玛格丽特·考特名字命名的球场。四大满贯和印第安维尔斯站、迈阿密站等网坛大赛,实现了男女同酬,自从1973年WTA巡回赛创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网球堪称是在男女平等方面做得最好的职业化体育项目,女子网坛很多杰出人物的成就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网球乃至体育范畴。
创办于1900年的戴维斯杯赛,在网坛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出资铸造并捐赠奖杯,后来名垂史册的德怀特·菲利·戴维斯,是一位出自哈佛大学的网球好手和政治家。1900年8月,戴维斯和他的两位哈佛校友联手,在波士顿出人意料地以3:0大胜来自现代网球运动故乡的英国队,美国网坛历史上的第一支国家队,实际上就是“哈佛校队”。后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多么有天赋的网球选手,开启职业生涯之前,都要先在大学里至少进修1年做准备,这在美国网坛几乎被视为“金科玉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球在美国从来不是单纯的体育项目,而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威廉姆斯姐妹那样,没有真正上过大学的网坛巨星,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全面发展。除了打网球之外,威廉姆斯姐妹还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成为出色的企业家,这种不寻常的生活方式,让她们从未对网球产生厌倦,从而拥有超长的职业生涯。
网球比赛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多样性,草地、红土和硬地等各种类型的场地,给不同打法的球员提供了展现风采的舞台,球员们的打法特点,又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很难有哪个体育项目像网球一样,拥有如此之多个性鲜明的优秀选手。网球项目本身对于性格的塑造也很有帮助:坚持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需要强大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律;网球选手在赛场上,大多数时候没有队友和教练的帮助,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网球选手的运动生涯中,也许会输掉成百上千场比赛,如何应对失败带来的挫折感,既决定了运动生涯,也是一种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