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产后乳汁不下用药规律浅析
2021-06-17李雪芳
李雪芳 刘 琛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产后乳汁不下也就是现代的产后缺乳,主要表现为哺乳期产妇乳汁很少或者没有,无法满足婴儿的哺乳需求。而目前医学界普遍提倡母乳喂养,这不仅可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还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西医目前无治疗的特效药,多用促胃肠动力+维生素E等药物,且副作用明显,而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更具有优势。《圣济总录》是北宋时期详述理法方药的一部医学全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妇人产后乳汁不下篇是目前中医经典古籍中涉及产后缺乳理法方药最为丰富且系统的。妇人产后乳汁不下篇指出一则气脉未顺,二则经脉空虚,故乳汁不下也。探索其用药规律可为中医中药在治疗方面开拓思路。
《圣济总录》[1]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方剂共有21首,包括钟乳汤、如圣散、漏芦汤、木通汤、桔梗汤、木通饮、猪蹄汤、麦门冬散、猪蹄汤、王瓜酒、鬼箭汤、寄生汤、露蜂房散、栝蒌散、鱼灰散、王瓜根汤、莴苣饮、木通又方、漏芦散、母猪蹄又方。
1 研究方法
通过整理《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产后乳汁不下的方剂,将方药中药物的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归经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药味频数分析 《圣济总录》中收录有关“产后乳汁不下”方剂共21首,其中包含复方1首(麦门冬散),方名重复方药不同2首,分别标记为猪蹄汤A、猪蹄汤B。对上述21首治疗产后乳汁不下方药进行分析,发现药味精简,药味最多不超过12味。含1味药的方剂有2首:鬼箭汤、寄生汤;2味药的方剂有7首:王瓜酒、母猪蹄又方、栝蒌酒、露蜂房散、栝蒌散、鱼灰散、王瓜根汤;3味药的方剂有1首:猪蹄汤B;4味药的方剂有5首:桔梗汤、猪蹄汤A、莴苣饮、漏芦汤、木通又方;5味药的方剂有2首:如圣散、钟乳汤;6味药的方剂有2首:木通汤、漏芦散;8味药的方剂有1首:木通饮;12味药的方剂有1首:麦门冬散。
2.2 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将21首方剂中的所有药味相加总药物共有80味,剔除重复的药物后,统计出全篇共运用33种中药,其中频数超过2的共有13味。这13味的频率占整体3/4以上,达到75%。通过分析前13味药物的功效及组方特点,可见在《圣济总录》中治疗乳汁不下多用清法与补法,清法的方药如清热化湿的木通饮、清热凉血的如圣散、清热通经下乳的漏芦汤等;补法的方药如温补脾胃佐以通乳的莴苣饮子、温肺养气通经下乳的钟乳汤、补中化瘀通乳的猪蹄汤等。见表1。
表1 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2.3 剂型分析 根据剂型的频数、频率分析,妇人产后乳汁不下通篇涉及汤剂、散剂两种剂型。其中汤剂的频数为15,占71.43%,说明从剂型来看,治疗上以汤剂为主。见表2。
表2 剂型频数、频率分析
2.4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根据表1将13味药物进行性味与归经分析。药物性味归经以《中国药典》[2]《中药大辞典》[3]《全国中草药汇编》[4]为准。通过考证,将药名规范统一,如栝蒌根一律改为天花粉,石钟乳、钟乳、钟乳粉归为钟乳石等,王瓜根归为王瓜,分析其药物的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见表3。
表3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2.5 药物四气分析 根据药物四气的频数、频率分析,性属“温”“微温”的药物占40%,居于首位;其次,性属“凉”的药物占23.3%,性属“寒”“微寒”的药物占21.6%,性属“平”的药物占15%。其中“温”与“微温”药物频数为24,“寒”“微寒”和“凉”药物频数为27。说明从四气来看,临床上起治疗作用的主要是这三类药。见表4。
表4 药物四气分析
2.6 药物五味分析 根据药物五味的频数、频率分析,苦、甘之药居于前列,分别为38.8%、31.1%,说明从五味来看,这两类药物在治疗方面起到主要作用。见表5。
表5 药物五味分析
2.7 药物归经分析 《圣济总录》治疗乳汁不下的药物涉及十二正经中的九条,脏腑同治。通过统计频数与频率,胃经、肺经位居前二,分别占22.2%、21.6%,说明从药物归经来看,这两经在治疗上发挥了主要作用。见表6。
表6 药物归经分析
3 讨论
通过对《圣济总录》妇人产后乳汁不下篇的21个古方挖掘分析,治疗妇人乳汁不下以木通、酒、钟乳石、漏芦等中药应用最为频繁,此类中药都具有显著的通乳下乳的功效,漏芦的现代药理提示该药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加机体防御酶系能力[5]。金红花学者研究[6]指出产后缺乳不仅是下丘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和催乳素释放因子的分泌失调或激素分泌功能低下导致,还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相关环节的整体功能紊乱相关。其中,本篇最大的用药特色在于多用酒入药,酒为药食同源之品,乃百药之长,汇集了水谷之气的精华,其味甘性温,对于妇人产后可以起到补脾调肝的作用。此外取其辛散之功,可消散郁结之气,调达气机,同时酒本身还具有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的调节作用。正是因为酒对于纠正产后女性虚损、结气的病机具有综合的调节作用,所以酒在妇人产后病诸方中运用广泛[7]。从四气统计结果分析,《圣济总录》治疗妇人乳汁不下擅于寒温并用,阴阳同调,佐证前文多用清法和补法,寒以清热化瘀,温以补气养血。从五味统计结果分析,《圣济总录》妇人产后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产中气血津液耗伤,气机失调,血脉失养,乳汁无源以化,且新产多瘀,瘀则阻滞气机血脉运行,且瘀久不去易化热化火,苦能清热化瘀,产后气血耗伤,脉中空虚,甘味多以补益,健脾和胃,滋养气血之源。诸药合用,则瘀去,气畅,脉充,有乳可下。从归经统计结果分析,提示乳汁不下和肺、胃有密切的关系。气脉不顺和经脉空虚是乳汁不下的致病关键所在,肺主治节,调达百脉气机,使气机升降出入复常;胃主受纳,是气血生化之源,且女子乳房属胃,治胃可使乳房有乳可下;因此,多选用归属肺经、胃经的药物。从整体上看,《圣济总录》中治乳汁不下多用苦寒甘温之品,多从肺、胃论治,与胃之关系尤为密切,八法之中多用清法、补法。学习《圣济总录》中辨治乳汁不下的特色,探讨《圣济总录》治疗乳汁不下遣方用药规律,可为中医中药的治疗提供思路,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