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健康,警惕“隐性饥饿”

2021-06-17扬子名医团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缺铁营养素隐性

文/扬子名医团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吃得好”取代“吃得饱”,成为人们新的饮食追求。但你知道吗,其实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没吃饱”,处于微量元素缺乏的“隐性饥饿”状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中国“隐性饥饿”的人口可达3亿。什么是“隐性饥饿”?“隐性饥饿”你中招了吗?

什么是“隐性饥饿”

人体保持健康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素,还需要铁、锌、硒、碘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13种维生素。所谓“隐性饥饿”,通俗来讲,就是胃里觉得吃饱了,但实际上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满足了身体的需求,甚至过剩,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摄入量还远远不够,体内是一种缺乏的状态。

如果主食以精米白面为主,几乎看不到粗粮的影子,平时爱吃肉、重口味,很少补充足量的蔬菜水果,就要当心身体正面临“隐性饥饿”的危机。这种状态不痛不痒,一时难以察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那么,营养失衡、“隐性饥饿”,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常见的“隐性饥饿”危机

现代医学发现,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等,都与人体营养元素的摄取不均衡有关。“隐性饥饿”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致命杀手”。

身体长期处在“隐性饥饿”的状态下,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因而诱发一些疾病。常见的“隐性饥饿”包括缺铁、锌和各种维生素。

缺铁——贫血

如果你减肥节食不吃肉,或者长期食素,身体可能严重缺乏铁元素。铁是帮助体内制造红细胞的重要元素,铁的缺乏会导致血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也会变弱。

人体缺铁时,容易诱发缺铁性贫血。有数据显示:我国每5人里就有1人贫血,而缺铁性贫血,可使孩子的平均智商低5~8分。另外,缺铁时还易出现疲劳乏力、注意力下降、指甲变脆、呼吸不畅、皮肤异常苍白、锻炼吃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营养对策:建议普通人每日摄取量控制在10~15mg。平时适当多补充红肉、坚果、深色蔬菜、鸡蛋等,同时可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质吸收利用。

缺锌——降低免疫、影响发育

锌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参与体内各种酶、激素的合成活动,保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智力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身体长期缺锌,可引起味觉及食欲变差,身体摄取营养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伤口和溃疡的愈合速度变慢。

营养对策:锌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成年男性是15mg、女性12mg、1~10岁儿童10mg、孕妇20mg。日常饮食注意粗细搭配,牡蛎、核桃、小麦中都含有较多锌元素,可以适量多吃。

缺各种维生素

1.维生素A。如果平时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用眼过度,很可能导致维生素A消耗过度。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症、干眼症,甚至造成儿童发育迟缓,智力下降。

营养对策:胡萝卜、鱼肝油、猪肝、菠菜中的维生素A都很丰富,可适当多食用此类食物。

2.维生素B1、B2。如果吃得越来越精细,几乎不吃粗粮,小心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严重摄入不足。维生素B1摄入不足,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及记忆力衰退等;缺乏维生素B2,可导致黏膜方面的疾病,如口角糜烂、裂口、出血等。

营养对策:维生素B1和B2的推荐摄入量均是1.2~1.5mg/天。全麦、燕麦、核桃、猕猴桃、黑米等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1;奶制品、动物肝脏、香菇、木耳、花生等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2。

3.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会出现骨头痛、手足抽搐、肌肉衰弱和沮丧感,常见的佝偻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都与其相关。

营养对策:蛋黄、海鱼、蘑菇等都富含维生素D。长期缺少营养素,一方面,容易诱发疾病;另一方面,会加重一些慢性病的发展。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尤其需要注意。

易发生“隐性饥饿”的人群

营养素需求量大的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等,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比普通人大,因此日常需要补充得更多。

饮食习惯差的人群。比如,偏食、挑食、用零食替代正餐,或不当的节食者,往往难以从膳食中摄入足够的、均衡的微量营养素。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大,牙齿脱落、吞咽障碍等,会造成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且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更容易发生“隐性饥饿”。

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这类人常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因而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如何应对“隐性饥饿”

牢记膳食宝塔、均衡饮食,是避免“隐性饥饿”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自身情况补充。不同地区、不同习惯的人,需要补充的营养素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膳食补充前,可以先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究竟缺什么,针对性补充。

每人每天消耗的体能不同,所需摄取的营养量也有差异,但都可以将“食物金字塔”作为参考标准。其中,国人膳食中奶类、豆类制品、粗粮、水产品的消费量远不及推荐量,建议有需要群体适当多补充。

注意烹调方式。有的蔬菜可选择先洗后切;多用清炒、蒸煮、凉拌的低温烹调方式,以减少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更大限度地保存食物营养,且少油少盐。

膳食补充剂。在特殊情况下,食物无法满足营养所需,可根据医师建议,适量通过膳食补充剂补充。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喝酒,多运动,以促进人体吸收养分,减少营养的流失。

猜你喜欢

缺铁营养素隐性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身体缺铁七个表现
缺铁的7个表现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