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回溯反思及问题前瞻

2021-06-17婧,李

成人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谭 婧,李 祥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贵阳 550001)

一、引言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稳固力量,适应新型生产关系。因此,农村现代化需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这有利于促进国家战略性措施的实施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农民的再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解读和要求,突破了传统农民身份的桎梏。持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贯穿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根主线,相关部门也贯彻和响应文件精神,制定相应培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农业部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各级市委、市政府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和各市新农办的《关于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的若干意见》等都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了制度保障,给农民身份职业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议题不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向,其理论意蕴也值得探讨。在理论研究中,学科视域的拓展增大了文献数量的积累。有学者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较为集中于现状调查—策略建议、制度设计—体系构建、精准扶贫扶智、经费补贴等专项研究上。[1]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简单梳理难以完美呈现整个研究样态。因此,本研究使用文献计量相关工具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动态进行追踪,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客观呈现近十几年间的研究概貌、热点、新兴趋势等,为后续研究扩宽新视域和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设计

首先,此次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选用高级检索来聚焦选择条件,检索条件:主题或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他条件词频(模糊),时间选择2006—2020年(检索主题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现最早的时间为起点时间,截止点在2020年11月)这样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查全性。其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比于研究专著和研究报告更能把握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如期刊上的文献关注问题的敏锐度更高,影响力也更久。[2]在筛选数据环节,输入含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题词得到3 127篇论文。最后,为确保研究环节具有科学性,研究将遵从布拉德福定律,当某一专业含有大量科学文献时,文献情报源是来自少量的核心期刊中,这也称为是一种核心期刊效应。[3]CSSCI中的文献能反映我国高水平、深层次的研究动态。因此,本研究再次精细检索条件,从CSSCI中得到221篇文献,确立研究主题内容的样本。

本文采用Science Evolution3.0(SE3.0)[4]软件进行作者、机构的演化路径图谱绘制,了解核心作者及机构的成果增长过程。采用CiteSpace5.7来分析主题的热点及相关议题,把握内在结构的相关性和演变特征,关注新兴领域和薄弱领域,完善及丰富主题板块。因此,本次研究分为三个步骤展开:第一,由于软件无法识别知网默认的导出格式GB/T 7714-2015,在数据导出环节需要通过知网自带的Refwork进行编码转换。第二,将识别数据源录入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数量统计再借助Excel为辅助工具对其进行排序,可直观反映当前研究的整体形势。第三,通过绘制聚类表和战略坐标图、关键词突现图来聚焦领域的知识结构,把握进展情况及探究前沿。

三、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态势

(一)总体概况

1.发文年限的演变动态

从文献计量看,统计某学科领域的发文数量变化规律是衡量学科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过文献数量随发文时间的分布比率可以有效评估该领域的现状,进一步预测其发展动态和趋势。首先,如图1所示,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年度发文统计图中,引证文献数量趋势和发文数量趋势一致,发文总量中代表黑色箭头的拟合函数指数与虚线的三次拟合函数值都高于70%,可以预测该领域的研究数量在未来依旧是上升趋势。其次,引证文献的年度趋势虽与发文总数趋势相似,但从具体数值可以看出,在后期引证文献数值明显低于总量,出现疲软状态。这就表明,虽然研究的关注度极大提高,可存在泡沫效应,高质量的文献数量仍需提高。

2.发文期刊的关注动态

从总体文献的载文期刊看,3 127篇文献共分布在414家期刊中,表1所示是排在前10的发文机构。发文量较多的是《农民科技培训》(251篇)、《吉林农业》(66篇)、《河南农业》(58篇),它们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阵地。其次《农村工作通讯》《农村经济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甘肃农业》在此问题上也有关注。《现代农业科技》是最先刊发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文献的期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经济与科技》是从2012年后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较为持续稳定,每年都刊发此类主题的文章。

表1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期刊分布

3.发文作者的研究动态

作者每年的发文量可以反映作者的关注领域及学缘结构。表2是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最多的10位学者以第一作者或是独立作者的身份发文统计表,发文最多的是张亮(18篇),闫志利(10篇)、周瑾(9篇),王留标、康红芹、张桃林、张会敏、吕莉敏及周自政各8篇,洪彩艳7篇。学者们的发文量时间集中在2012—2020年间,在此期间,从发文总量和每年发文的持续性看,张亮、闫志林等学者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可喜的是,康红芹等学者在后续几年成果也渐增,关注重心转移到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人教育范畴,为此领域注入新生力量。

表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作者发文动态表

(二)研究主题的内容探析

1.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作为一个标签凝聚着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直接生动地反映相关主题的研究术语。如果在某领域中一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就越能代表此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态势。此次研究根据已经获得的知网数据,以CiteSpace工具提炼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前二十个关键词(如表3)。从频次统计图可以发现以下四点特征:第一,研究与时代背景接轨,相对靠前的“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农民供给侧结构”等词表示学界研究立足点高,是以一种宏观视角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排除局限在单独领域研究的狭隘,将其价值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第二,研究的实践性明确,农广校、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训基地等词表现明显。第三,培育人才目的清晰,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等是现代进程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第四,研究方向拓展鲜明,与城镇化、“互联网+”、政策扶持等紧密相连。

表3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关键词统计表

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的探析难以表明主题结构的内部联系,通过CiteSpace聚类可以探究词群结构的关联性和当前研究聚焦的重点。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中的Find Clusters对杂糅的信息进行归类,在运算环节,选择Log-likelihood rate(对数似然率)来对聚类标签词进行提取运算,共得到15个重要聚类,如表4所示。其中Modularity(聚类模块)为Q=0.4108大于临界值0.3,表明聚类结构显著且独立。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为S=0.6161大于临界值0.5,表明聚类合理。再根据聚类信息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旨在回应这四类问题。

表4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聚类分析表

第一,定义与阐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定位。人才是民族振兴和赢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需加快技术型职业群体的培养,培养素质全面、数量可观的技术型人才。而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人才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在任何社会形态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体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政治与经济的多元需求使得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诠释有了不同的理解视角。目前,学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尚未统一。吕莉敏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职业化的结果,它是基于农民技能、知识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新职业,也是现代农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5]薛晴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旗帜鲜明的特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是基础,核心和关键。[6]魏学文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怀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在职业属性与专业技能上突出,并具有较强的现代农业经营能力。[7]张明媚从四维特性诠释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时间维特性应立足时代背景,空间维特性具有政治阶层的特点,价值维特性是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专业人员,领域维特性应有职业道德。[8]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丰富,表述益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职业与时代的进程一样,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的规则在不断改变而完善。

第二,探索与借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策略。教育是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的必然选择。在终身学习的浪潮下,学历门槛成为检验新型职业农民文化素养的初步条件。以教育为切入点,并激发教育的功能,是成本效益下稳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和突破现有短板的有效策略之一。创新学历教育培养模式,联通成人函授教育的培养机制,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学历不仅能函授专科教育学历,也能函授本科教育学历及硕士教育学历,提高他们的学习上升空间。[9]但单一地依靠教育,不能立足长远,需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开拓培育路径,逐步建立成熟的培育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兼具了新型职业农民知识培训与技能提升的优势,其教育方式灵活,“技能+就业+学历”的三重模式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10]当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统筹城乡、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也应该扮演好公共服务、政策制定的角色。[11]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构建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强化师资的培训,完善农广校和互联网+的培育方式等。[12]也有学者从社会支持系统思考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出路,强调构建体系需坚持共享开放、因地制宜、协同发展等原则。[13]

由于我国农民职业化起步较晚,所以,他国的经验也是我们探索道路上的引路之石。杨琴借鉴美国、德国、韩国及加拿大等国的职业教育做法,认为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并落实教育政策。[14]王燕子通过对国外职业农民学习的成果研究发现,国外学习策略以实证为导向,关注互动式学习和嵌入成人理论,因此,建议扩展研究方法,以成人理论为指导策略。[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时应立足国情,避免“嫁接”。

第三,困境与挑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影响要素。在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颁布后,各地试点工作逐步开展,并初见成效。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培育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会阻碍培育工程顺利展开。[16]培育活动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措施)问题羁绊着进程。如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不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滞后,生成主体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外部环境中的农业保险及土地制度也面临障碍。[17]并且,困境大多来自外部因素,政府缺少合理规划,培育工作多是阶段性的,难以形成常态化和稳定性的培育机制。[18]城乡二元问题阻滞着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破解藩篱需培育一批懂技术、心怀乡土的专业人员。李月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差异都是沿革培育工程的根源和关键。[19]

实证研究成为学界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的主要方法。康红芹以19个省市中的29个农民为调查对象发现职业吸引力、职业发展规划及终身发展是影响农民培育最主要的动力因素。[20]陈利昌以广州市农村固定观察点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样本,发现年龄与接受职业培训的意愿强度成反比,而家庭收入水平与接受培训意愿强度成正比。[21]

第四,赋能与时机:机遇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村迎来了发展之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新业态、新主体,盘活了资产,也注入了商机,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在这次机遇中乡村人才振兴也提上日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来源,承担重担,也被赋予使命。王栋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应赋予农民现代产业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2]乡村振兴的实施可以理顺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加之政策倾斜可以使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及资源供给等得到有效改善,并吸引许多高素质人才返乡、留乡,同时也扩宽了主体来源。[23]因此,乡村振兴在需要人才助力的同时也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受益。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只是战略的辐射效应,信息赋能也拓宽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空间和创新创业的渠道。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4]利用互联网+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为精准扶贫注入动力,也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好根基。[25]有学者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特点,构建了农业物联网环境下的云平台原型结构,解决市场主体的信息不均问题,使农业生产与销售可以精准对接。[26]

3.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主题结构分析

在战略坐标中,根据象限划分可以透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主题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横轴既表示向心度也代表关注度,纵轴既表示密度也表示新颖度。第一象限的主题是研究网络的中心,且内部关联密切。第二象限的主题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但与其他研究题目的联系不密切,尚未成为中心话题。第三象限主题无论是内部结构或是与其他话题间的联系都极为分散,地处边缘位置。第四象限主题虽然与其他研究的联系较为密切,但自身内部结构松散,只能作为主题研究的基础,话题的讨论时间长但缺乏创新。

如图2所示,从聚类图谱整体来看聚类团分布在三个象限中,分别是第一象限共有6个类团、第二象限有2个类团、第三象限共7个类团,在关注度和新颖度上比例失衡。边缘研究较多,核心议题较少,由此可见,职业农民研究虽然一直是农民话题中的经典,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农民职业化中衍生,分支散乱未能形成稳定成熟的话题力度。

从局部看,第一象限的#1#2#3#4#5#6分别代表的聚类标签为公益性、内涵、职业教育、农民培育、人力资本,它们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重点,关注度高且新颖度也高,处于中心地位。

第二象限的#8#11分别代表的聚类标签为乡村振兴和互联网+,虽然与其他主题内容联系松散,关注度低,但新颖度高且自身内部词群联系紧密,有潜在的重要性,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心。探讨力度若是提高,可以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核心内容中。

第三象限的#9#10#12#13#15#14分别代表的聚类标签为农业局、影响因素、优势训练、改革、长效机制、职业化,这些标签密度和向心度都低,说明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过程中,这些话题已经脱离核心位置,虽然研究主题清晰也有研究机构正在致力研究,但总体已被边缘化。

(三)研究趋势特征

如图3所示,这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演化路径,基于关键词突现探究问题前沿。在2006年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逐渐向以下20个主题变化: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务农农民、职业农民、湖南省、山西省、生产经营型、湖北省、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研究走势特征呈政策引领化、地方特色化及模式创新化。

1.政策引领化: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其背后的内在逻辑趋于一致,释放政策红利为乡村注入发展动力。但它们的时段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关键。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衔接的路径之一。精准扶贫培育了一批“扶贫尖兵”,这为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乡村振兴不仅要继续发挥好“带头人”的引导作用,更要培育一批新型农民。[27]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在近些年对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极为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早期的精准扶贫侧重于机制构建、理论基础、范式分析等宏观研究,多与文化扶贫和产业扶贫相关。而近几年,研究重点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融合,研究在政策双重效力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标准、挑战和机遇。如:在政策辐射下,延伸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就拓宽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信息化、大数据的注入为新型职业农民“内育外引”培育模式添翼,并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的科学性。

2.地方经验化:湖南省、湖北省及山西省

从中央到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了由点及面的推广,地方化的培育环境、培育制度及培育政策等是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行动的缩影,在成本效益和全面普及的前提下,地方模式可作为实践经验在各省流通和借鉴。尤其是近几年的湖南、湖北及山西是学者们倾向研究的地域。首先,湖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上形成了自己的“湖南模式”,政府部署遴选市县级试点地,在总结试点地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展开,截至2020年为止培育了30万新型职业农民。其次,湖北也是农业大省,在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上,成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阵地。最后,不同于湖南和湖北的发展省情,山西省以煤矿产业为主,农业经济稍显薄弱和落后。此次经济结构的变革,于它而言,既是短板也是关键。因此,以三省为例,农业发展较好的省市虽各方条件成熟,其培育步骤值得分析与借鉴,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应注意规避。不具优势的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他们现代农业转型的机遇但也是挑战,其薄弱之处更应得到理论指导。两种性质突出的省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上实践价值与学理价值代表性突出,成为了学界探究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典型案例。

3.模式创新化:农民田间学校及生产经营型

2015年,农业部颁布的《关于组织实施好2015年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通知》强调,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8]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模式,承担了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区别于传统的培育模式,它以农民为中心、田野为课堂、经验交流为教学内容,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能最大化地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并且在政策辐射下,农民田间学校的功能会被激发,有效将农业产业与农民培育深度融合。早期对农民田间学校研究是以参与式理论视角介入农广校研究,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推广农业生产的方式,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本土化。近年来,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视角变为载体,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举措。

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应然之路

(一)厘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理论旨趣

1.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理论路向和价值导向

第一,教育理论研究是实践的精髓,恩格斯强调“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可以在某些领域架构理论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培育方案、教学设计、课程目标等都需要遵循理论原则并受到理论约束,在此前提下能动地开展工作和积累经验。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性与问题意识都是架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彰显它在国家战略下的重要地位。但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系统单薄,难以构建宏观理论。唯有厘清成人教育理论的学科边界,有效整合成人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的资源,方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二,“人们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归根到底都是追求价值和创造价值的活动”[29]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时代的专业职业,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的。可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培育主体间产生了多元的利益价值取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则承载着他们的诉求。如何平衡各方需求实现价值导向的目的亟待探解和关注。第三,传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教育扶贫联系紧密,在2020年后扶贫开发政策转型,培育的价值定位应立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如何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作用,实现由点及面的战略覆盖是未来研究的着力点。

2.“农民学习、农民认同、农民内化”应作为内源动力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培训机制、培训方案等建议贯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始终。可研究要旨应是“学习中心”,推动力量也应着力于内源驱动。对于不同目标形态下的个体,其情感体验、认知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性才是评估检验的标准。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事农民职业的主体应具备职业意识和主动学习技能的态度,并学会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才能推进农民职业发展。此外,农民在身份化转向职业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动机系统、认同阶段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归属感,通过自发学习调节,接受职业规范,把外显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关注他们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情感,这些都是培育目标中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综合内源与外延的双向培育,推动新型农民行业稳健前行。

(二)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方向

1.深化研究思维,关注研究价值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在这十几年间紧密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动态,落脚点更为多样、微观,但文献质量参差不齐,高层次、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占比较小,多数研究倾向于现状对策等经验描述,问题意识突出但同质化明显。从引证文献与总文献的数量成比趋势看,早期研究问题移植现象较重,引用较多而总数量少。而后期引证文献逐年减少,研究的总论文却增多,表明经典性和代表性的主流成果匮乏,没用形成引文的主流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与时效性后劲不足难以引领今后的研究发展,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长远规划。因此,就研究深度与研究价值而言,横向需挖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权利与义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评估机制等相关研究。纵向应引鉴经典理论,使其具有规范性和标准性,为后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树立旗帜标杆。

2.多元研究方法,强化研究基础

当下,我国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方法呈Y状分布,主要为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从研究主题战略坐标分析中可知,大多数的主题都是趋向边缘,既无关注度也无新颖度,这不仅是主题内容的泛白,探究缘由可知,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实地调查、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要素,发现其弊端,再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解决策略比比皆是。导致研究机制、影响等主题词逐渐流出核心地位。所以要突破当前的格局,提高理论的规格可采用协同多元的研究方法弥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单一,涉猎于田野调查法、叙事研究法等适切于乡村的手段,贴近目标群体,才能增强研究的可信度。若要挖掘更多微观与宏观的问题,凝聚话题热度,就要用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推动潜在的核心主题乡村振兴、互联网+,再锁定萌芽阶段的议题“现代学徒制、新型职业女农民、生命轨迹”,最后巩固已有的中心话题“内涵、公益性”。

3.多学科联动,拓展研究视域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社会综合性话题,应包含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及心理学等领域。但目前关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话语体系单一且不健全。从发文作者的学缘结构、发文期刊看,教育学及农学的研究力量过度集中,虽支撑了研究形态但也窄化了研究视域。因此,未来研究应以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深入剖析职业农民培育的生态现状、职业前景;以心理学和传播学视角定向聚焦“农民职业形象”、关注镜像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评价;基于法学与教育学等视角深究制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培育方案等路径建设。总而言之,全景式的扫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样态,强化各相关学科的专业钻研,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体系,为今后理论研究拓宽空间,打开研究思路,方能破解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瓶颈。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