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学习”视角下成人教育教学策略优化
2021-11-23梁峰
梁 峰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 200032)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MOOCs为代表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规模庞大且自由灵活的学习选择。与此同时,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加快,成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提供及时、高效、实用的教育服务成为当前成人高校追求的教学目标,“可见的学习”为成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本文尝试从教师、学习者和学习支持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实践和讨论,期望为成人教育的“教”与“学”提供些许经验。
一、网络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成人教育教师们在教师角色认同、教学策略反思、教学资源构建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做好“教师”,更要做“好教师”
随着网络学习支持体系的不断成熟,各类名校名师慕课、微课程和网络学习资源大量涌入,优质学习资源处处皆是、时时可得。教师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要走进我的课堂?与MOOCs相比我的课堂优势何在?如何承担好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如何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守住讲台,把学生“留在”课堂上……成人高校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挑战,即不仅要做好“教师”,更要做“好教师”。
(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目前,许多成人高校的教学设计以学科核心内容为主,教学有效性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学评价也往往是阶段性考试。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并不关心学生能学到什么,对学生思考、理解、分析、探究等能力的提升缺少有效引导,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没有太大帮助,学习反馈也流于形式,忽视教学反馈的真正意义。对教师个人而言,教学能力也很难提高。成人有自我导向的学习特征,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要懂得“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更要引导、启发、激励学生的探究思维,促成他们有质量地完成独立学习。
(三)要在“教中知困”,更要在“教中解困”
近年来,成人高校面授课程时间大幅压缩,网上自主学习时间相应增加,面授与自学各占教学时数的50%。网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但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缺少引导、互动延迟、学习氛围缺失、进程难以控制等弊端。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源,在缺少教师明确指引的情况下,缺乏把碎片化知识构建起有效联系的能力。面对海量信息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消磨学习热情。教师亟须结合面授课堂的核心内容,设计“面授+自学”的学习支持系统,从学习任务、团队合作、过程管理、学员支持等各个环节提供学习指导。要根据成人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职业经历、学习经历、投入程度,个性化地引导他们完成自我导向学习。这些转变让成人教师在“教”中遇“困”,要求成人教师在“教”中知“困”,在“教”中解“困”。
二、教学的“圣杯”——可见的学习
200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哈蒂出版了《可见的学习》,教育学家们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著作,任何谈论学校教育的人都不能忽视这本书,甚至有评论称教学的“圣杯”已经找到。[1]书中哈蒂把138个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按照其效应量大小加以排序,形成了著名的“哈蒂排名”,呼吁教师要重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著作在分析学习三个阶段及其策略的基础上,讲述了教和学的可见性,提出了普通教学的基本原则。[2]
(一)认识教师的“影响力”
书中指出,学生学习成就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师,其次来自于课程和教学,而这两方面都与教师密切相关。哈蒂呼吁教师要“认识你的影响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及时评估和反省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策略和方法,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作出调整和改进。这个过程也促使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成为适应性学习的专家,体现教师专业性。[3]
(二)“三阶段学习”模型
哈蒂倡导教师不仅要传授教学内容,也要帮助学生培养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认为,学习的历程分为表层学习、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三个阶段:[4]
第一阶段为表层学习。学生通过复述、记忆和反复练习,熟悉和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关键事实和运用原则。
第二阶段为深度学习。学生通过计划、组织和反思,将基本概念、关键事实和运用原则进行联系。
第三阶段为迁移学习。学生在知识基础和新情境之间建立联系,发现如何运用这些事实和原则,以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表层的事实和观念,掌握思维方法,再将表层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深度理解,最后走向知识迁移,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5]
(三)“可见的教—可见的学”模型
书中强调“教师教授知识时要思考学生将如何熟悉和精通这些新知识,要监测学生会怎样构建认知和如何理解概念。教师从学生视角来审视学习,同时,学生也要从教师视角看待自己的学习”,即“可见的教(教师从学生视角看待学习)——可见的学(学生从教师视角看待自己)”模型。[6]哈蒂认为,教学中教师要精通自己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及学习预期,将传授知识与学生需求相匹配,观察学生的所思所知并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持续进步,将“教和学”可视化。[7]
三、“可见的学习”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
“可见的学习”在教师角色担当、教学策略运用、学习能力指导等方面都为成人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一)提醒教师更准确地担当“引导者”角色
成人教育学者塔夫首次提出“自我导向学习”概念,他认为,在自我导向学习活动中,成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自己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并维持学习动机。[8]“可见的学习”明确指出,教师对学习的辅助和引导应落脚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及时反馈。成人教育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可以更清晰地界定为:切实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观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动力维持等方面的引导和辅助,而不止于学习兴趣引发、问题答疑和资料提供。
(二)指导教师更科学地开展“问题中心”教学
成人的学习动力源于现实需求,应在教学中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推进教学。成人既有的经验是学习过程中知识构建、迁移运用的有力支持。在“可见的学习”视角下,应从“问题”导入教学,设计符合三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表层的事实和观念,掌握思维方法,对知识形成深度理解,走向知识迁移,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重大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以不变应万变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我导向学习”
成人的自我导向式学习、经验转化式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的学习特征,比青少年的学习更加适合“可见的学习”。“可见的学习”要求教师不断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勇敢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9]成人学生更能敏锐地观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通过分享、观察和模仿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基于该观点,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将不限于认识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等“自律”式的学习,而是更符合心理认知规律、更科学有效的学习。
四、以“可见的教”引导“可见的学”,让成人“学会学习”
“可见的学习”为成人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策略改进方向,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从“可见的学习”视角出发,在成人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以“可见的教”引导“可见的学”,帮助成人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一)实践“可见的”动态教学策略,让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
哈蒂建议教师要建立一种“影响循环”的改进模式:教师需要判断学生目前的学习成就水平和预期目标——自省知识与能力并匹配学生的学习需求——收集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行动——评估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计划下一个目标并开始新一轮循环。[10]借鉴该模式,把成人教学过程“可视化”,让学生清楚地“看见”每个学习阶段,提升学习有效性。同时,也让教师自己“观察”到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提升教师专业性。[11]
1.了解学生当前水平、学习需求和预期目标
成人学生有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学习基础、时间精力的投入各不相同,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之前,需要清晰了解学生。教师可在线上学习平台中设计前期导学内容,通过学生情况问卷、相关知识测试、学习风格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前期知识基础、学习态度、能力水平等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分类或分组,针对不同组别的学习者,设计有区别的学习任务清单。
2.审视自身知识技能,匹配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注意区分“表层学习、深度学习、迁移学习”三个学习阶段,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知识识记部分可采取讲授和材料阅读形式,关联运用可采取知识比较、思维导图制作等形式,问题解决则可采取案例分析、小组学习等形式。由于面授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完全匹配每个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在网络学习和互动中完成,为不同程度和需要的学生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学习任务清单。
3.形成“动态”教学方案,成为教学的学习者
学科知识中的基础原理、运用原则是不变的,但知识与技能产生的关联、知识运用与实际情境、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不断变化的,教师需要跟随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面授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互动等获得及时反馈,即刻做出调整。而网络学习的反馈方式相对延迟和隐蔽,可在互动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如适时抛出一些简单选择题,以便学员快速互动,保证反馈的及时性。“动态的教学方案”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视角观察学习任务和学习困难,清晰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技能需求,为其搭建学习支架,并提供恰当反馈。教师也能在该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改进,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提升教学能力。
4.收集学生即时反馈,评估学生能力改变
让教学“可见”,教师必须及时收集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考试结果等方式知晓学生的能力改变。教师将单元内容分解,循序渐进地设计分步任务,任务中既有知识识记,也有知识关联和问题解决,通过环环相扣的子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达成学习目标,并通过学习任务回顾与反馈,评估学生能力。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敏锐的观察者,也要善于扮演鼓励的角色,鼓励学生质疑,并耐心解答,将反馈和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实现从封闭的甄别到开放的评价。
5.主动反思与优化,开展新一轮“可见的教”
教师发展是教师本人主动、自觉地追求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反思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努力缩小理想目标与学生能力改变间的差距。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关心学生参与的情感体验,审视教师的“影响力”,再展开新一轮“影响循环”。“可见的”动态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影响力,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策略和方法,促使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
(二)关注“可见的”学习改进过程,让学生成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
哈蒂认为,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去规划和监控学生的学习,掌握精加工策略和各种元认知策略,如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12]师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互动的、对话的。研究同时指出,观察学习和直接教学比探究式学习更符合人类的社会生物学原则,大量的知识构建其实是通过可靠的社会分享完成的。[13]成人教师可以在认知策略、学习方法、动机维持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
1.正视教师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发展学习力
教师是学习的“示范者”。教师应把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学习策略调整的过程让学生看见并模仿。课堂上教师需要示范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行为,改进其学习策略。教师要示范并指导学生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完成知识内化,习得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网络自学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指引,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学习任务清单、构建思维导图、自测学习成果,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提升其思维能力,促使其学会学习。
2.创设同伴协作环境,鼓励学生在协作中体验和模仿
教学中创设以问题为中心的协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交流讨论,竞争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质疑、探究、交流、演绎、推导等高阶思维能力”。[14]设计协作式任务,合理分工,特别注意设计角色轮换、学生互评等环节,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参与学习,通过观察、质疑、反思,“看见”学习过程,在观察、评价、模仿中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
3.带领学生感受过程,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导向
成人教育趋向于开放式学习,学校、教材和课堂不再是学习的主要平台,学生有意愿也有条件展开网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边工作边学习的成人更加适合、更为有效。然而,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可见的学习”认为学生要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待学习,通过观察教师的“教”,来审视自己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清单上每一项内容,来了解自己的学业水平达成情况;通过对教师和同伴的观察和模仿,来反思知识技能的获取方式;通过问题解决与否来判断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达成情况;通过教师的每一次反馈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学习策略,继而寻求学习目标、制订计划、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激励。教师将“教”可视化的同时,也带领着学生“看见”了学习的过程,使其具备真正的学习能力,掌握自我导向学习的要义。
(三)设计“可见的”学习支持系统,让系统成为“教和学的有效支持”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相当于网上的教师、课堂和图书馆,可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记录、反馈和激励,是学习质量提高的关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背景下,成人教师需要规划和设计“可见的”学习支持系统,体现“可见的教—可见的学”模式,让学习支持系统服务于教师“可见的教”,也成为学生“可见的学”的明确引导和有力支持。
1.呈现学习清单,分解学习任务
哈蒂指出: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完成本单元教学后,希望学生达到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可以运用“逆向设计”思路,回答三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水平?如何达到目标水平?下一个目标是什么?[15]这不仅对于教学有很好的引导意义,对于学生自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在学习支持系统中展示学习任务清单,指引学生明确每个自学环节的预期目标和达成指标。网络学习中,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份参考性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善学习计划,开始自我导向性学习的第一步。
2.分步激活任务,及时给予反馈
分步设计学习任务,用一个个清晰的阶段目标,指导和激励学生完成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迁移学习的整个过程,创造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学习支持系统可以通过小测验、互动讨论、特定问题解决等形式,与学生展开交流。教师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他们知道自身当前学习水平与理想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基于当前的反馈,调整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来反思学习动机、修正学习行为,促进后续学习。
3.形成思维导图,理清知识体系
学习支持系统还可将各学习单元、学习任务建立起思维导图,将基本概念、关键事实、运用原则搭建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和复述,完成表层学习。运用问题设计、情境导入、示范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与运用技能建立关联,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和精细化。思维导图在网络学习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多节点地看待知识体系,自行分解学习任务,并加以深度理解甚至产生迁移。学习支持系统还可在思维导图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推荐和链接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灵活运用知识。
4.通过“可视化”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需要体现出有效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引导学生自己明确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并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记录自己的学习和成果。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在平台的活跃度、学习时间、资源浏览量等数据,及时激励和督促学生学习。[16]教师还可以“回看”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成效,修正教学行为。“可见的”学习支持系统陪伴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协助教师看见自己的成就与不足,促使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学习者。
在“可见的学习”视角下,成人教师要运用好每一次“可见的”教学过程,引导和助推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也能审视自己每一次的教学,“观察”教学得失,动态调整教学,成为“适应性学习的专家,体现教师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