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基于对《拥抱终身学习的文化》报告的解读
2021-11-23柯文涛
柯文涛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终身学习的研究与倡导,先后发布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3]等一系列重要报告。在对终身学习的思考和研究逐渐深化的过程中,终身学习理念也在不断地随着时代而发展。2020年8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简称UIL)正式出版了《拥抱终身学习的文化》(Embracingacultureoflifelonglearning)。[4]在撰写该报告的过程中,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并严重地影响到了全球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革新、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等其他因素促使研究者们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的未来教育发展。研究者们认为,只有建立一种面向全球的终身教育文化,才是应对各种现实的、潜在的危机与挑战的关键所在。于是,研究者们提出了迈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未来教育愿景,并认为这一愿景的实现取决于文化的转变,即终身教育文化的培育。《拥抱终身学习的文化》报告的主要内容包含五个部分:作为引言的第一部分讨论了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未来教育;第二部分讲述了期望到2050年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景;第三部分分析了终身学习文化在环境建构上的八个方面;第四部分归纳和总结了终身学习文化得以养成的十大关键要点;第五部分是报告的结语部分,提出了全球各国应当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文化。
基于此,本文重点解读了终身学习文化的环境建构与养成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对它们进行解读与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学者进一步了解面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关键信息、核心行动要点等,进而为我国转变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一、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未来构想
1.终身学习理念的价值与内涵变迁
在以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要点是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等,理念实践上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思上主张寻求共同利益。[5]而在《拥抱终身学习的文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研究者们认为,虽然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价值,但是在诸多国家,终身学习仍然还只是一种未经实现的教育理想,即便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终身学习的各种困境与阻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国家仍然未能准确地定位终身教育,仍然将其视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辅助系统,所以在教育政策和社会政策中也难见与之相关的表述和论断,以至于终身教育的实践变革与理论认识之间相互脱离。报告指出,终身学习的价值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第一,当人类不得不面对来自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的挑战时,终身学习则成为了应对挑战的关键,“终身学习可以提高人们应对变化和谋划未来的能力”。[6]
第二,终身学习可以培养公民的思维力和知情力,清楚地分辨真理与谬误,不被假消息所蒙蔽和欺骗。
第三,终身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人们在学习中面对未知的就业市场。
第四,终身学习有助于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进而使得人人都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将学习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而在认识终身学习新的内涵上,报告认为要超越已有的教育学科视角,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社会不平等、经济不平等、全球移民、新冠疫情、社会老龄化、全球人口变化、环境危机、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等均会引发社会的大变革,因而,社会对于人的素质要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可能会与社会所要求的标准之间存在差距,由此凸显出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认知中,终身学习的目的旨在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报告指出,这种认识正确但不全面,个体层面的发展仅是终身学习的目标之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终身教育就是旨在为自己、他人和地球学习,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因而,报告指出,终身学习应该加入受教育权,并成为一项新的基本人权,即人人都应该、都可以、都能够终身学习。
2.迈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型社会概述
报告提出了一个较为宏伟的目标愿景,即期望在2050年建成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愿景需要在对未来的更广泛理解中加以构架”。[8]从学习对象和学习效果来看,在这种构想的理想社会中,人人都是终身学习者,不论年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如何,即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都可以进行积极且自由的学习,并在这个广义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个体的潜能与创造性,进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从学习方式和教育类型上看,在此种社会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与类型是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不论是正式的、非正式的,还是在职场中、学校中、家庭中,均可以开展教育活动。就教育内容而言,公民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需求来进行,不论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休闲娱乐需求,还是为了增加知识技能、更新知识储备等。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习者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由此被理解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主动获得者,学习者可以共同设计学习的环节和过程,以此来充分发挥其潜力”。[9]此外,学习还被理解为一个集体的过程,存在于同伴群体间、社区内部及跨代人群中。教育强调其要成为彼此关心、互相关心的社区和地球的全球公民。[10]报告指出,终身学习的对象是所有人,尤其是对于那些被歧视的女性、残疾人、不同种族的人、移民等,终身学习于他们而言是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是超越了一切障碍的全新发展。既便是那些被排斥的社会边缘人同样也可以焕发出第二次生命——通过学习来改变人生与提升生命质量。报告还指出,目标的实现要求建立全球性的学习生态系统,以此来帮助所有在学习上有困境的人,以此来超越国家、区域、种族、性别等障碍,借助网络媒体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根据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可满足不同年龄、知识背景和能力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因材施教式的教育方式,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定制服务,来满足个体所需要的教育,并使其学习水平得以提高。
二、终身学习文化的环境建构
报告指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愿景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支持,即应为终身学习构建有利的环境。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曾明确地指出过环境之于教育的中介作用,即具有教育性的“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11]换言之,教育实际上借助环境而得以发挥作用。同样,在实现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环境依旧起着中介作用,通过改变人的观念和文化,进而使愿景成为现实。报告提出了关于环境建构的八个方面内容:
1.影响深远的终身学习文化依赖于强大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结构就是一种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关系,它作为一种宏观的模式制约着每一个人的行为”。[12]所以,社会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抵抗来自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此外,终身学习文化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使其更为牢固。
2.充分调动各方资金和资源
有利环境的创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终身学习并不仅仅是政府的公益事业,而是关乎到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因此,终身学习的资金来源必然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都可以对终身教育事业进行投资。比如,个人可以通过设立私人奖学金的方式来支持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必要的资金购买设备、建设教育场所,等等。
3.承认教育和学习的共同价值,将终身学习视为社会福利而不是商品
报告认为,一个有利的环境还意味着承认终身学习的多方面好处,特别是承认教育和学习的共同价值,而不是根据其经济价值来评价它们。[13]
4.环境的创设需要有一种可获得且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技术
将技术运用到终身教育中,要求资源具有可获得性,即每个个体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接受到各种非正式教育,要求开放数字基础设施并且保护用户个人的隐私。
5.批判性地使用社交媒体
信息时代的资讯呈几何指数般递增,因而在各种信息中包含着大量虚假信息,这对于终身学习来说成为了一个大的信息障碍。为此,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加以思考,分析资讯的真伪性。
6.向终身学习文化转变
报告认为,要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积极文化,要求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学习者等深入理解终身学习的时代内涵,对终身学习的理解由浅入深,进而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天赋,并且个体所接受的终身教育活动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均有益。
7.包容性的教育政策
按照杜威的理解,起着中介作用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然而,现实中由于缺乏确保全民教育的政策,加上忽视需求面诉求、未能让学习者参与决策过程,阻碍了终身学习文化的实现。[14]所以,对于终身学习文化的构建与实现来说,包容性的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必要的。
8.提倡多空间学习,并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学习
一方面可以建设新的公共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学校、公共图书馆、社区、博物馆、大学、俱乐部、协会等已经存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资源,促进终身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终身学习文化的养成要点
终身学习文化要求为之创设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进而为其实现提供可能。报告归纳和总结了终身学习文化得以养成的十大关键要点。
1.深刻认识终身学习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以往的认识中,学者们常常将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混合使用,进而认为终身学习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然而,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终身教育是整体的、全面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内容都可以置于终身教育的学习框架之下。其行动要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学习需求;二是制定终身学习能力框架,并将其定位为国际标准,进而为各国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参照依据;三是整合RVA(recognition,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识别、验证和认证)机制,该机制能为各种学习人群提供教育便利,将他们纳入适合的、满足个体需求的教育培训系统之中。
2.促进跨学科研究和跨部门合作
社会事务愈复杂,就愈发要求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借助集体的智慧力量来应对未知的社会挑战。因为终身学习是全面的、整体的,所以,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跨部门之间的实际合作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发展。从行动要点上看,报告认为,首先要建立跨学科平台,通过平台进一步形成专家网络。“这样的平台可用于共享学习资源和开发数字学习工具,以供广大公众使用。它连接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以挖掘不同背景下终身学习的潜力,参与协作研究并开发共同实施学习计划的有效方法。该在线平台可以在全世界的终身学习活动领域中建立强大的跨学科知识库,并支持决策过程中的参与性过程。 公开和透明将是该平台的关键原则”。[15]其次,应积极鼓励学者们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会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终身学习。
3.将弱势群体置于政策的核心地位
在经济不平等的社会中,始终存在着弱势群体,他们因为没有条件接受教育,所以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越是无法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就越会被社会再生产。而终身教育旨在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因而要求政府部门充分考虑到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通过政策的制定来改善他们的状况。为了促进包容和公正的社会,必须将处境不利和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置于终身学习政策议程的核心。[16]弱势群体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而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所以,弱势群体可以平等而有尊严地接受终身教育,并且通过教育改变现状。
4.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共同利益
报告基于公共商品是必要的、对人们生活有帮助及有益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而将终身学习视为公共商品。任何有继续接受教育和学习需求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件“公共商品”。由此,可以在网络上开放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当作“公共商品”,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免费且便捷地获得。[17]因此,当终身学习成为一件公共商品,那么它将会对所有人有益,即成为了公共利益或共同利益,所有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其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和基本工具。从其行动要点来看,报告提出,要推广基于公共资源的终身学习方法,并与数字经济的公司部门进行对话,从而确定终身学习所需的战略和工具。
5.更公平地获得学习技术
技术对于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现实来看,并非所有的数字技术都会促进社会不平等的消亡,与之相反,有很大一部分技术反而加剧了不平等。在学习技术方面,首先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其次是要公平地获得。这两方面要求表明,政府部门要在更大程度上开放技术基础设施,同时也需要与一些跨国的大型技术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公平还体现在对待用户的隐私权上。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终身学习的开展,而不是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基本资料。其行动要点包含两点:
一是将数字技术用于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二是推出“迈向2050年——面向公共和公共利益的数字学习技术”,将教育技术的开发对象定位为学习者。
6.将学校和大学转变为终身学习机构
终身学习要求多空间的学习环境,而学校和大学作为已有的社会基础设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培养在校学生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即走出校门以后他们依旧还是学习者,还可以再次迈入校园之内接受教育。其行动要点包含三点:
一是对课程加以修订,进而为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做好准备;二是转变教学方法,实现从“学习什么”到“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的转变;三是学校和大学向社区开放,以此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7.促进集体学习
学习分为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可以从彼此身上相互汲取知识和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具有社会性维度。集体学习属于广义学习,在学习情境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一个人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学习者。集体学习的要点主要包含三点:
一是创建数字学习平台,为个体和群体的集体学习提供可能;二是从政策层面上支持集体学习,以助力终身学习文化的养成;三是学习的仪式感塑造,通过定期举行庆祝仪式,一方面可以不断地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以此为契机邀请更多的学习者加入其中。
8.支持本地终身学习计划
报告指出,“本地终身学习计划是自下而上的,是朝着终身学习文化转变的关键部分。在城市或农村的本地环境中,他们创造并维护了终身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已经超越了教育机构,涵盖了广泛的学习机会”。[18]为此,报告提出了学习城市、学习乡村、学习社会、学习家庭等概念,认为这些不同层级和区域的举措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终身学习文化环境的形成。社区是实现终身学习计划的关键场所,在改善幸福感,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促进积极的公民意识等目标的实现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家庭”的概念侧重于家庭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代际交流,主要是促进不同年龄和阅历的几代人之间的学习。
9.重新设计和振兴职场学习
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进入职场以后,很少有时间继续“充电”(接受教育),然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职场学习和职场教育至关重要。通过职场学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新已有的知识、理论与技能,而且可以在职场空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报告指出,将职场学习理解为终身学习文化的一部分,可使学习者更轻松地参与进来,其目标是重新培训,接受进一步的培训,适应职业需要,帮助职员实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保持更长久的愿望。[19]其要点包含四点:
一是要增加职场培训的机会;二是为所有人扩大获得职场学习的机会;三是鼓励雇主以发放资金、提供假期等实际行动来支持职场学习;四是了解已有学习研究成果(如RVA机制)是职场学习的关键内容。
10.承认终身学习是一项新的人权
人因为具有相应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权。对于一个拥有社会属性的人来说,他始终享有受教育的基本人权。人人都有权利去接受教育,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往人们常将受教育权限定在中小学教育或义务教育阶段,但是,随着终身学习概念的社会化,研究者们认为应将终身学习纳入受教育权的基本范畴,进而将其视为一项新的人权。因而,报告提出,终身学习不仅应被定义为一项个人权利,还应被定义为所有公民普遍享有的一项社会权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终身学习既是全人类的一项人权,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公益事业。[20]其行动要点包含三点:
一是为国家一级的终身学习制定法律框架;二是指定一个致力于终身学习的政府机构;三是逐步引入终身学习的普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