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校本教学课例
——微生物的“秘密行动”

2021-06-16陈婉婷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酸奶口罩病毒

陈婉婷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天津 300457)

2020年初,始新冠疫情突发,举国上下勠力同心对抗新冠病毒,出门佩戴口罩也成为了生活常态。在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孩子们对“病毒”这一概念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科学教师要肩负起向学生科普病毒等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因此,STEAM课程——微生物的“秘密行动”应运而生。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微生物的存在,了解微生物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微生物是如何传播与繁殖的,了解流感爆发的途径。

3.了解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4.知道简单的消毒与灭菌方法,了解发酵酸奶和馒头的条件与方法。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到生活中与微生物相关的现象,并提出问题。

2.学会使用显微镜,借助显微镜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3.能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观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诠释。

4.通过探究实验找到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学会使用乳酸杆菌发酵酸奶,使用酵母菌发酵馒头。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对微生物研究历史及相关科学家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

2.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养成实验探究的精神。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目标

1.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

二、课程内容

第一课(2课时)

1.核心问题:微生物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

2.情境创设:美味的食物掉在地上了,快速捡起来还能继续吃吗?

学生观点一:只要快速捡起来,把脏东西除掉,就可以继续品尝美食。

学生观点二:即便是快速捡起来,也不能继续吃,因为脏东西非常小,有的小到肉眼都看不到,无法确保全部去除干净,不干净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会影响健康。

总结:有一群无处不在的微小生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微生物。

3.科学家的故事: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1]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

实验步骤:将肉汤分别灌进普通烧瓶和鹅颈瓶里,煮沸、冷却。瓶口敞开,使外界的空气可以与肉汤表面接触,自然放置。

实验现象: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而第二个烧瓶内的肉汤放置数年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

实验结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4.实验一:微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材料:透明弯曲的细吸管,锥形瓶,气球,透明胶带,水,小喷瓶,色素,牛奶

任务:(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鹅颈瓶模型,并将牛奶封入瓶中。(2)用色素水模拟微生物,使用装有色素水的小喷瓶在瓶口处喷洒,挑战色素水能否进入鹅颈瓶内部,从而接触到牛奶。

现象:色素水只能到达第一道转弯处,无法接触到牛奶

结论:正是因为鹅颈瓶的特殊结构,导致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使瓶内的食物得以长期保存。重现了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验证了“生生论”。

5.实验二:我们是如何帮助微生物传播的?

材料:涂有荧光粉的玩偶,一次性手套

任务:(1)请学生佩戴好一次性手套,依次触摸玩偶,每人5秒即可。

(2)自由活动五分钟。

(3)用紫外灯照射学生的手部和周围环境,寻找哪些地方有荧光出现。

现象:学生的手部,文具,书本,桌面等处都发现了荧光痕迹。

(教师向学生解释事先在玩偶上涂了荧光粉,本实验使用荧光粉模拟微生物)

结论: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不经意间传播到四面八方。

6.实验三:为什么要勤洗手?

材料:洗手液,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胶头滴管,烧杯,显微镜,自来水

任务:(1)实验组:用洗手液洗手;对照组:不洗手

(2)用胶头滴管在掌心处滴5-10滴水,将水滴在掌心处晃动。

(3)两组同学分别将手上残余的水滴到洁净的载玻片上,用镊子和盖玻片等工具制成临时装片,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洗手的实验组在视野中较为洁净,无明显杂质;未洗手的对照组在视野中杂质较多。

结论:教师为学生讲解,由于使用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较低,并不能看到手上的微生物,视野中所见内容为手中的杂质,但这足以证明洗手能及时清洗掉手上的微生物,因此要勤洗手。

提升环节:为学生准备体积较大的常见微生物——酵母菌,加水稀释后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7.科学家的故事:列文虎克与显微镜[2]

1647年,荷兰人列文虎克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透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

第二课(2课时)

1.核心问题:如何防控流感大爆发?

2.情境创设:我们生活的小镇上发生了严重的流感大爆发,你是小镇科普宣传员,为了让小镇居民更好地了解流感,你想为小镇居民科普哪些流感知识呢?

3.活动一:流感病毒通缉令

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流感病毒的模型,并明确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材料:彩色轻黏土,棉签,扭扭棒,带切口的乒乓球

任务:(1)将轻黏土涂在乒乓球外表面——模拟病毒外壳

(2)将数根棉签从中间折断,插在轻黏土表面——模拟外壳表面的细胞识别物质

(3)将扭扭棒旋转成螺旋形,从切口处放入乒乓球内部——模拟病毒的遗传物质

结论:病毒的形态各异,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DNA或RNA),蛋白质衣壳(包裹和保护遗传物质),且能通过表面特殊结构识别并入侵细胞(正如钥匙开锁一样)[3]。

4.活动二:流感病毒繁殖有多快?

任务:用绿豆模拟病毒,完成病毒的计时繁殖,通过视觉直观感受,使学生理解其繁殖速度之快,繁殖多代后数量之庞大,及其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的特点。

已知细菌20-30分钟即可复制一代,病毒虽增殖方式较为复杂,但其繁殖速度同样很快。现假设病毒数量每一小时翻一倍,请小组合作探究经过24小时之后,一个病毒变成了多少病毒。(暂不考虑失活)

材料:绿豆,计时器

任务:将时间快进60倍,以一分钟模拟一小时,用绿豆数出每个时间节点新产生的病毒数量。(数量过多时可用数字记录代替实际数绿豆)

现象: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7 8病毒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时间(小时) 9 10 11 12 13 14 … N病毒数量(个) 512 1024 2048 4096 8192 16384 … 2n

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毒繁殖速度非常快,数量庞大,呈现指数形式增长。

5.活动三:公共场所为什么要戴口罩?

材料:A4纸,喷壶,色素,水,口罩

任务:一名同学扮演病毒携带者,用喷壶喷洒色素水模拟飞沫传播;一名同学扮演健康者,用A4纸模拟飞沫接触。两人面对面间距1米,实践检验在佩戴或未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病毒的传播情况,比较健康者被传染的可能性大小。(病毒携带者佩戴口罩即为用口罩遮住喷头,健康者佩戴口罩即为用口罩遮住折叠后的A4纸)

(1)两人均未佩戴口罩

(2)病毒携带者未佩戴口罩,健康者正确佩戴口罩

(3)病毒携带者正确佩戴口罩,健康者未佩戴口罩

(4)两人均正确佩戴口罩

现象:A4纸染色程度:a>b>c>d

结论:健康者被传染的可能性a>b>c>d,因此得出结论:在公共场合需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保持分散。

6.科学论坛:我们如何对抗流感?

观点一: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对抗病毒。

观点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多保暖,戴口罩等

观点三:接种疫苗

7.科学家的故事:爱德华·琴纳与天花病毒[4]

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一些挤奶工的手上常常有牛痘,而有牛痘者全都没有患上天花。于是他从一位挤牛奶女工手背上的牛痘里吸取少量脓汁,接种在一名儿童身上。2个月后,他又给这名儿童接种天花病毒,结果该儿童并没有出现天花的症状。1798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关于牛痘的原因及其结果的研究》,牛痘接种法正式诞生。

第三课(4课时)

1.核心问题:怎样建立微生物虚拟博物馆?

2.情境创设:由于在疫情防控中的优秀表现,你们受到相关部门的邀请,请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微生物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个微生物虚拟博物馆。

3.活动一:微生物见面会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于课上以第一人称,选择并扮演一种微生物,在“微生物见面会”上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名称、类别和形态特点,并制作微生物名片。

病毒类:(1)烟草花叶病毒(2)大肠杆菌噬菌体(3)HIV病毒(4)流感病毒(5)狂犬病毒(6)水痘病毒(7)埃博拉病毒

细菌类:(1)大肠杆菌(2)球菌,杆菌,螺旋菌

真菌类:(1)蘑菇(2)金针菇(3)酵母菌(4)青霉(5)曲霉

4.活动二:创建微生物虚拟博物馆

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并聆听其他同学的分享,用硬纸白卡和轻粘土创作各类微生物的名片和模型。

5.活动三:故事会——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殊死较量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以故事分享的形式讲述噬菌体对其宿主大肠杆菌的入侵,在其体内的繁殖,以及最终使其破裂的过程。

(1)场景一(入侵):噬菌体识别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遗传物质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部,实现入侵。

(2)场景二(增殖):利用大肠杆菌的细胞器,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增殖。

(3)场景三(破裂):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导致其宿主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第四课(2课时)

1.核心问题:如何制作美味的酸奶?

2.情境创设:酸奶是你最爱的美食了,但是爸爸妈妈每天都帮你买新鲜的酸奶很辛苦,如何说服妈妈为你购买酸奶机和菌种,这样你就可以在家自制美味的酸奶了?

3.科学论坛:酸奶为什么有益身体健康?

观点一:乳酸菌能把鲜牛奶中的乳糖转变为乳酸。使人体消化腺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观点二:抑制肠道内细菌繁殖,且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观点三:促进蛋白质和钙的消化吸收。

4.活动一:酸奶机如何制作酸奶?

材料:酸奶机,酸奶发酵菌粉(双歧乳酸杆菌型),纯净水,鲜牛奶。

任务:用刚烧开的沸水将酸奶机内胆冲烫消毒一分钟以上。

向容器中加入鲜牛奶750毫升和酸奶发酵剂一克,搅拌均匀。

40℃左右发酵数小时直至酸奶成为固体状态。

结论:酸奶是用鲜牛奶加入乳酸菌经过恒温发酵制成的。

5.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1)乳酸菌发酵产品:酸奶,泡菜

(2)曲霉类发酵产品:酱油,腐乳,酒精

(3)醋酸杆菌发酵产品:醋

(4)酵母发酵产品:馒头,面包,酒精

(5)谷氨酸棒状杆菌:谷氨酸(味精原料为谷氨酸钠)

(6)青霉菌:青霉素

(7)链霉素:维生素B12

……

6.科学家的故事:巴斯德与巴氏消毒法[5]

1865年,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明了一种能杀灭使啤酒和葡萄酒变酸变质的乳酸杆菌,又不把酒煮坏、影响其口感的消毒灭菌方法,即巴氏消毒法。如今,此方法广泛运用于牛奶的消毒灭菌,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min;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s-16s。巴氏杀菌乳即杀死牛奶中各种致病菌,保留有益菌和营养物质的乳品,保质期较短,需冷藏保存。

第五课(2课时)

1.核心问题:怎样发酵出松软的馒头?

2.情境创设:你和家人出去郊游,带了美味的面包作为午餐,但是因为包里被许多东西塞得满满的,到达目的地后你发现面包已经被压扁了,松软的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为什么面包内部是松软多孔的?

3.活动一:探究酵母发酵的最佳条件。

材料:市售干酵母,温水,100毫升锥形瓶,气球,面粉,白砂糖,电子秤,称量勺,称量纸,50毫升量筒

实验计划:

实验材料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面粉5克 √ √ √糖5克 √ √干酵母1克 √ √ √ √水50毫升 温水 温水 温水 冷水 冷水

第1组未加入酵母,为空白对照组;第2-5组为实验组,其中第2组和第3组相对比,可探究出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喜欢的食物为面粉还是糖。第2组和第4组,第3组和第5组相对比,可探究出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适宜使用冷水还是温水。

步骤:(1)先向锥形瓶中加入对应的面粉,糖,干酵母。

(2)加入水并迅速套上气球

(3)观察并比较各组气球大小的变化

现象:第3组迅速产生大量气体,气球迅速膨胀。

气球大小对比:3>5>2>4>1

结论: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效率更高,伴随着酵母菌的生命活动,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也是馒头、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因此,面粉发酵过程中,宜加入少许白砂糖,并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一段时间。

4.活动二:发酵馒头实验

材料:面粉,温水,白砂糖,干酵母,保鲜袋,一次性手套,实验用圆盆

步骤:(1)加入适量面粉,酵母,糖,充分搅拌

(2)加入适量温水,揉成面团

(3)将面团装入保鲜袋,室温发酵30分钟

现象:面团体积变大,面团内部有丰富的孔隙。

结论:使用酵母菌可发酵制作出美味的馒头

三、课程评价[6]

课程评价共分为五项,每项20分,满分100分。

1.发现问题:善于观察,能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有创新性和探究意义,且对生活和学习情境有所改进与创新。

2.设计方案:善于运用工程师思维,思考解决方案或设计探究活动,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创意度高。

3.资源整合:能够从多种渠道搜集有效信息,实验材料等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帮助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4.解决问题:实验操作中技术运用熟练,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思路清晰,小组分工明确,完成效率高,目标达成度高。

5.科学素养:善于表达,乐于分享,勤于合作,勇于承担。

猜你喜欢

酸奶口罩病毒
酸奶一定要凉着喝吗?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战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雾霾口罩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