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实践探讨
2021-06-15邓仲山
邓仲山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为了能够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需要在科学课堂中引入德育教育,通过对多样化教学手段的采用,不断对学生的行为品质进行优化,使学生在德育动机的领导下,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三观意识。因此本文对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了介绍和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德育教学;缺失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1-0154-02
Discussion on the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nd Reconstruction Practice
DENG Zhongshan (Yayao Primary School,Xinya Street,Huadu District,Guangzhou,China)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ll directions,teachers need to introduc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and through the us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behavior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in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otivation,he can regulate his own behavior and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three views. Therefore,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implements the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strategy in science teaching,hoping to help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effectively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work.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Moral education teaching;Lack and reconstruction
1.小學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现状
(1)对教材的德育素材探索不够深入
科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元素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所编排的每一节课对学生都有着教育、启示的意义,然而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德育教学的渗透无法找到契合点,无法做到对科学教材的深入挖掘,无法根据德育素材对进行深入的开发和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只能够简单地对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和传授,无法实现对课堂的拓展延伸,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灵活性,学生缺乏较高的学习兴趣,进而也无法获取到显著的德育效果。
(2)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符
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所提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科学教学中需要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对德育内容进行设计。然而,在实际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科学教师对德育教学的渗透,往往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只是单纯地从内容上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基本的讲授,没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通过探讨和研究,深入地挖掘学生的特点。科学教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德育教学的渗透也需要全新的方式,否则只能将其作为一种形式,却无法对学习进行提升。
(3)德育渗透形式不合理
一些科学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加以了解,对教学案例的采用有着较大的理解难度,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没有通过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结合,对相关的例子进行列举,导致其无法做到正确了解,缺乏清晰的印象,无法对相关含义进行透彻理解。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有着许多此类问题,然而,教师却没有对其予以关注。
(4)教师的负面行为对德育渗透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传播,同时其自身也是德育以及学习的化身和榜样,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无形中对大部分学生的行为品格起到影响作用。然而,一些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或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负面作用,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2.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爱国思想
家国情怀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大爱的情怀,拥有这种情怀可以使人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情怀作为标尺去衡量人们的道德以及规范言行,时刻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将“家国情怀”引入小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将渗透式教育应用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过程中,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形成爱国精神。
(2)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中对德育教学的渗透,需要以科学性为基础,教学不能只是将实践作为重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的讲述,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的科学生涯能够更加坚实,基础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学生通过更加深入的德育教学,能够使自身在课堂中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进而与实际生活进行更好地联系。
(3)良好的学习观
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更多地帮助学生去学好科学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观,以及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小学实际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对学生良好学习观的培养,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3.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构策略
(1)提高科学教师的全面素质,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德育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渗透,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且对教育理念也要进行更新。首先,教师需要先对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进行明确,在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科学教育的主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
(2)贴合实际生活,获取德育信息
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带入到科学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以此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德育知识和内容。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基本特点与结构等,另外也要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到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一些植物死亡,从而使得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使其充分认识到每一株植物都是具有生命的。要尊重每一条生命,要真正地爱护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回到教室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些人们乱砍滥伐、对大自然构成破坏的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播放旱灾以及沙尘暴等图片,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人类也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所以,就要真正地热爱大自然,爱护一草一木,从自身做起,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又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食物链的知识时,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人类的小伙伴,我们要关爱保护动物,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生态平衡,青山绿水。通过这种贴合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使得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达到内化,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为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与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根据教学资源,从而选择与德育相关的教学素材以及教学案例,并将教师自身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情景式等教学方式的利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科学教学知识得到更好地升华。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布置课堂作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想要让学生对关于生物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需要安排学生对小动物或昆虫进行饲养,比如让学生在家对蜗牛或小乌龟等动物进行饲养,学生通过对此类动物或昆虫的饲养,能够在过程中无形地形成爱心和责任感,能够懂得付出,使其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
(4)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学生关注的重点就是教师,学生常常会对教师行为进行效仿。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对自身行为的时刻关注,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科学课堂中对动植物实验的进行,需要减少动植物所受到的来自实验的影响。首先,需要强调标本的获取来源,以此来使植物能够保持完整,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组织,让其在校园中对自然飘落的新鲜树叶进行寻找,切勿直接采摘植物上的新鲜叶子;其次,是对探究细节的关注,以此来对实验对象进行保护,教师可以自己动手探究蚂蚁、蚯蚓有着怎样的身体结构,以及各部位有着怎样的功能,以此来使学生能够根据相关方式和步骤,进行正确地观察了解,以此来使蚂蚁、蚯蚓在实验中能够保持正常的生存能力;最后,需要在实验课中做好对德育内容的总结,通过对植物以及动植物所开展标本制作和身体结构与功能探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到对植物叶子的随意采摘,以及对小动物的伤害行为,与道德理念相违背,会对动植物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学生通过对教师正确行为的体察,能够从意识上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对动物的关爱。
(5)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许多方面有着基本的习惯品质,例如学习,实验探究等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以此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终身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对较强学习能力的具备,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能够使其具备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等。
(6)寻找教育的机會培养其科学的态度
科学态度主要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以及自然规律的看法。追求事实以及尊重自然规律是最根本的科学态度,这需要在科学课堂中主要培养。根据课本,积极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渠道。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察,养植物,养蚕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而在实验当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7)结合教学活动,培养意志品质。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4.结语
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对德育内容的渗透,需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充分地挖掘,使学生的智慧和行为能够通过德育教学得到提升,感受到德育的魅力,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中通过对德育的使用,能够使德育得到重构。
参考文献
[1]王子建.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教书育人,2014(03):32.
[2]蔡平.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