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装饰构造课程教学实践

2021-06-15马松影李景李洋

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探究式学习

马松影 李景 李洋

摘要: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入装饰构造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装饰构造课程课堂教学的不足,尝试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流程。设计了资料汇报、绘制构造图、搭建分层模型、模型解读四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灵活掌握装饰构造的多样性。通过讲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对比,探究式教学比讲授教学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低,知识掌握地比较牢。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于设计专业中像装饰构造这类即要求技术又需要创新的课程教学是有效的。

关键词:装饰构造 探究式学习 教学改革实践 环境设计专业 构造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110-03

引言

装饰构造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构造形式解决环境设计中的材料搭接、特殊功能需求等技术问题。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在设计中合理使用装饰构造,要求学生能根据设计图纸绘制出室内空间的装饰构造图。更高一步便是希望能鼓励学生学习装饰构造的创新设计和装饰构造节点创新应用。

一、装饰构造课程特点及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装饰构造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一直以来被定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填鸭式传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装饰构造是设计装饰界面内部的构造,例如大理石饰面,学生要学会大理石铺贴在墙面与原混凝土墙面之间的构造,知识比较抽象,纯理论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理解能力。但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几何思维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纯理论教学方式。其次有些院校建设了装饰构造实验室,将各种装饰构造的节点解剖展示出来,但是呈现的方式还是静态的,不能完全满足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需要。如果能让学生动手实践搭建各种装饰构造,不但能发挥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点,而且通过立体化的学习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能达到构造搭建原理上的理解,有利于之后的创新应用的学习。

(二)讲授式教学难以承载信息量大技术强的课程知识

装饰构造课程涉及的材料多,不只是装饰材料,还涉及了建筑材料,因此课程内容的信息量大。学生除了要有材料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将各种材料组合根据不同的需要应用构造知识搭建成不同的形式,因此课程的技术性强。特别是针对不同场所选择不同的组合搭配以及根据不同的需求变化搭建形式都很灵活。讲授式的教学主要是教师为学生解读知识,面对信息量大技术性强的课程知识,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最后面对庞大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困难,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以求课程考核能够合格。

(三)教材内容的章节安排不利于学习

目前装饰构造的大部分教材的章节内容安排主要是按地面、墙面、顶棚等建筑部位的构造形式归类和按不同的装饰材料的构造形式两种。这两种的归类方式都存在许多重复的地方。比如正常情况下地面铺瓷砖和墙面铺瓷砖的构造基本相同,教材中却重复表述。但是如果环境不同,地面铺瓷砖的构造形式会有不同,墙面铺瓷砖的构造形式也有不同,教材中又要重复表述,这样知识体系变得庞大。但是许多构造变化的原理却是相通的,如果课程内容的章节安排从实践场所中构造的原理为根本出发点来分类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来思考归纳构造的变化规则。并设置使用的场景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并学会提问和创新。

综上所述,装饰构造课程具有信息量大、技术性强的特点,目前的课程教学存在理论多、实践少、教材内容章节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

二、各大高校的改革措施和目标

许多高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无论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还是其他院校技术类课程上课多采用各种材料的实物和用多媒体演示方法进行。中央美术学院建设了“材料与构造实验室”。展示陈列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实例方面的图文资料、装饰材料样板、材料构造与工艺做法和学生材料实验作品。还组织学生到现场工地和各建筑材料市场参观学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于2007年开始成立“装饰材料创作营”每年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带队老师与学生分别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回校后,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亲自动手,完成了不同主题的设计作品。课程是在生产技术与制造方法的影响下,给学生在实践的平台上提供技术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能技术创作。

总结以上各高校的改革主要是丰富课堂讲解形式、建设展示构造实验室、到材料生产企业考察学习、设计创新材料构造作品。通过改革后,学生对材料和构造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课堂还是以讲授为主,并未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构造实验室的构造展示内容建设后就不能变化,无法展现各种可能性的环境构造;企业考察和材料构造创新设计教学主要是以造型设计为主,比较适合材料课程的学习,对装饰构造的学习帮助不够。针对这些情况,希望能为装饰构造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全新的方案,来弥补目前教学中的不足。

各所高校的改革目的都是希望为国家培养创新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综合人才。对于培养创新型的环境设计人才,创新技术的学习和学会技术创新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类课程传统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人才的培养需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以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装饰构造课程”教学为改变目前教学过程出现的不足,需要进行课程改革,首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其次改变课程章节的安排方式,然后鼓励以理解材料组合及构造搭建原理的角度讨论学习。因此希望引入探究式学习方法到装饰构造的課程教学中,通过改革以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能自主学习,有学习热情;2.学生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能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4.学生能学会归纳知识,举一反三;5.教师和学生能共同讨论,促进学习。

三、探究式学习方法

目前国际上,在科学教育改革中,inquiry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英文inquiry一词是起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质询、寻找),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inquiry”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探究式学习,他认为本质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一致的,学生是教学过程的重心,学生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协助完成。通过教与学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发展出自己的个性。2000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编写出版了一本关于科学探究的专著。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

1.围绕着科学性的问题,学习者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要获取科学性的证据,用以解释和评价问题;3.学习者要依据事实的证据作为解释,对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要对比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归纳为:启发探究——寻找证据——解答问题——评价问题——讨论问题

根据探究式学习的5个内容,在装饰构造课程教学的教学实践中安排五个学习流程:

1.对着室内照片,学生查资料探究室内各界面的构造;2.教师课堂教授构造知识,并辅导学生准确绘制照片中界面的构造图;3.学生根据装饰构造共同的特点:基层、结合层、面层的结构制作构造模型;4.学生用构造模型表达室内界面的构造图,解读构造原理;5.教师与学生讨论两种方式的构造变化:基层面层不变改变结合层、基层改变面层不变结合层的变换。

归纳为:探究建成环境构造——按规范绘制构造图——用模型解答构造——评价构造模型——通过模型讨论构造变化创新设计

四、装饰构造课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展示

(一)学生研究建成环境的构造并查资料汇报

教师将全班分成四个组:石材陶瓷组、木材织物组、玻璃金属组、涂料水泥组。每人选择一张自己比较满意的空间照片,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均可;要求照片中体现墙、地面及吊顶;照片中至少包含三种以上的材料饰面。根据自己的照片,列出各种材料名称。分组调研,针对本组的主要材料通过书本及网络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分类、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装饰效果(色彩、图案、肌理)、使用场所(事宜及禁忌)、规格尺寸、品牌价格、安装方法。课后材料调研,补充课堂上的调研内容。结合课上的调研每人完成调研报告。汇总到组长处。课上安排调研汇报,如图1所示。通过这个步骤的学习完成探究式学习的第一个部分,即启发探究。通过对建成環境照片的观察,将视角深入到空间构造中,思考空间环境中材料组合表现,通过查资料了解并猜想图片中材料在空间中可能的构造形式。针对设计类学生视角敏锐的优势,从图片中启发对材料和构造的探究,避免学生对技术的排斥心理,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绘制建成环境的构造图

这个阶段的教学是先教学生分成三段形式解读装饰构造的特点:基层装饰构造、结合层装饰构造和面层装饰构造。基层包含:砖基层、混凝土基层;结合层包含:龙骨结合层、粘贴类结合层、锁件类结合层;面层包含:石材瓷砖类面层、木材玻璃金属类面层、墙纸涂料类面层。如木饰面装饰构造拆解为:混凝土基层、木龙骨和胶合板组成结合层、木饰面板和清漆组成的面层。基层重点解读找平等设计规范,结合层重点解读龙骨规格及间隔布置设计规范,面层重点解读材料收口的处理。然后学生根据每人自己提供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照片,对每个部位装饰构造进行拆解,分成基层、结合层和面层三部分。绘制标准构造节点施工图,如图2所示。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通过对装饰构造规范地系统地学习,将前一个阶段的构造猜想通过与标准的构造节点施工图对比分析寻找正确表达,以完善自己的装饰构造图,即完成了探究式学习的第二步:寻找证据。

(三)学生制作构造模型解答问题

这个部分是学生根据施工规范开始动手制作构造层模型,如图3所示。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用实物证实自己的装饰构造图,即探究式学习的第三步: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完成的是一个接近真实的空间构造,模型要求用真实的材料表达,不可用其他材料替代,例如图3中左上角的第一张图,学生在做墙面抹灰的构造模型。首先要搅拌出水泥砂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水泥砂浆的水灰比有什么讲究?砌墙的水灰比和抹灰的水灰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对构造的学习更深入,更细致,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例如图3中右下角的图是学生在做墙体抹灰前的加固和防开裂构造,通过实物操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轻松又愉快。

(四)学生用模型组合出构造进行评价

模型制作完成后,组织学生拼接三段结构,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装饰构造模型,如图4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组完成的构造和其他组完成的构造进行评价,评价其构造的施工难度、造价、牢固性等。有些组的同学完成的构造相似,但是会有细节的不同,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评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还可鼓励学生思考对构造进行改造和创新的可能。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完成了探究式学习的第四步,即评价问题。对装饰构造的各种形式的评价为第五步的讨论问题提供思考的基础。

(五)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装饰构造的变化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将装饰构造的不同形式结合使用场所进行变化,提出创新设计方案。这个过程比较高阶,所以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首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一般工程中建筑空间已经搭建好,留给环境设计师的是明确的基层材料。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也就是比较明确的面层,需要完善的是中间的结合层。于是先讨论在基层和面层不动的情况下更换中间结合层的可行性。例如确定混凝土基层和石材面层后,学生发现中间结合层可用龙骨类,也可用粘贴类,也可用锁件。于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何种情况下用龙骨类,何种情况下用粘贴类,何种情况下用锁件,分析三者的优缺点。第二种讨论是针对设计方案调整的情况,讨论基层不变面层改变,中间层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如何让不同构造形式应对不同的场所需求。每组学生根据讨论分析的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在课堂上为每组学生作总结。这个教学过程完成了探究式学习的第五步: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前面阶段学到的构造知识应用在不同的空间中,对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这个步骤的学习非常关键,是知识的巩固和与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的衔接。

在第三、第四和第五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很大。通过模型将知识立体化,深入思考,在不停的组合搭建过程中便形成了从材料组合和构造搭建的原理角度出发来掌握知识,对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变得能灵活应对。这个部分的教学是整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能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更新、自我创造,实现专业扩展与知识巩固,不仅拓宽学术领域,还能对知识活学活用。

五、装饰构造课程探究式教学效果

为探寻讲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对两队未学过装饰构造课程的学生做了一组实验。在两个班上随机选20人组成一队,第一队学生用讲授式教学,第二对学生用探究式教学。教学内容相同,都是砖墙面贴墙纸的两种构造。一种结合层是木龙骨,一种用腻子。第一队学生的教学过程是对着构造节点图,解读图上每一层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再独立画出来。第二队学生用探究式教学,让他们自己动手用模型组合,并与老师讨论结合层的方式。然后独立画出两种构造节点图。过了两个星期,再组织这些学生画出砖墙面贴墙纸的两种构造图。实验效果相当明显。第一次教学过程完成任务和两周后完成任务情况如表1所示:

分析第一次教学和两周后对任务的完成时间、图纸准确度、遗忘情况对比如下:从第一次完成绘制构造图时间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比讲授式教学学生接受的速度比较接近,会快一点;从第一次完成图纸的准确度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比讲授式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完整度比较高;从两周后完成图纸的准确度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比讲授教学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低,知识掌握得比较牢。

虽然实验也受到两队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的影响,但是通过实验对比后数据差别大也大体可以看到探究式教学方式会比讲授式教学方式更有成效,教学效果会更好。

结语

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设计需要创新意识,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我们尝试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从材料组合和构造搭建的原理角度出发学习装饰构造的知识,将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的探究式学习的5个内容转化为装饰构造课程教学的5个内容。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明显。课程教学引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也希望能为其他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探究式学习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的剖析与思考
浅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创意表现能力的培养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