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幼儿金钱概念与消费知觉的关联性研究
2021-06-15杜丽静钟志从张淑峯
杜丽静 钟志从 张淑峯
【摘要】随着我国货币经济与电子货币的蓬勃发展,幼儿从小就有机会尝试各种消费行为,幼儿消费行为或意识与对金钱的理解有关。本研究选择两所公立幼儿园100名4~5岁(4岁指足48个月,5岁指足60个月)的幼儿,以一对一游戏测试的方式调查幼儿的金钱概念、消费知觉及两者关联性。研究发现大部分4~5岁幼儿了解金钱具有购买物品的功能,能够从钱币的数字、颜色和大小识别币值;5岁幼儿比4岁幼儿的金钱概念理解较佳;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的金钱概念理解更佳;男孩比女孩在识别钱币币值方面的表现差异更大;幼儿的金钱概念与消费知觉有关联性,幼儿多凭借物品价格、需求与个人喜好消费不同物品。
【关键词】幼儿金钱概念;幼儿消费知觉;关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2-0037-05
【作者简介】杜丽静(1983-),女,内蒙古包头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早期教育专业专任教师、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育学博士;钟志从(1958-),女,台北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副教授;张淑峯(1968-),女,台湾台东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博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货币经济與电子货币的蓬勃发展,幼儿从小就有机会透过主要照顾者购买各种物品。在购买的过程中,幼儿渐渐从成人消费的互动中了解金钱概念,比如他们听到了成人经常讲“多少钱”“5块钱”等,知晓了金钱的单位、币值,等等。但金钱概念并非这么简单,它是指消费者了解不同币种钱币(纸币、硬币、电子货币)的币值大小、图案特征及使用情境[1]。关于幼儿的金钱概念,美国较早着手此领域的研究,譬如,研究发现美国5岁幼儿能说出一分钱、五分钱、十分钱的钱币名称[2]。我国台湾地区也有研究证实5岁幼儿能辨认大部分硬币、纸币,可以比较币值大小,通常认为“大的比较多”,一半幼儿可以在买卖游戏中正确付钱,使用的单位“块钱”比单位“元”更熟练[3]。大陆学者丁芳、马霞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完全可以了解金钱的交换功能,幼儿年龄越大金钱概念得分越高[4]。马妮娜(2007)对上海市3~6岁幼儿进行金钱认知能力的调查同样发现了类似结论[5]。
然而,幼儿的一些金钱概念与他们的消费倾向有什么关联呢?要知道,幼儿的消费倾向对家庭有重大影响,已有研究发现美国4~12岁儿童每年平均会影响一兆六千五百亿美元的消费市场,足见美国儿童影响家庭的消费影响力之大[6]。 因此,幼儿是否会成为一个明智的消费者会左右家庭的消费倾向。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消费知觉及发展情况,必然会对未来的消费者教育产生影响。曾有巴西学者Mazzonetoo和Fiates关注过儿童的消费选择,他们用焦点访谈探究8~10岁儿童购买食物的消费知觉,发现他们购买物体的主因是广告,其次是食用食物的感受[7]。它至少说明儿童选择消费物品的原因与成人不同,成人多是以来物品的外形、包装、颜色、价格、品牌或制造商等[8]。研究者期待了解年龄更小的消费者——4~5岁幼儿在消费某个物品是凭借什么因素来选择,他们的选择原因会和8~10岁儿童相同吗?这就涉及通常意义的消费知觉,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所影响的不同消费行为[9]。此外,研究者也很想探讨4~5岁幼儿所具有的金钱概念与其消费知觉有何关联?会不会金钱概念越好,消费知觉就越合理呢?诸如此类的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较少,研究者希望为此领域增加相关的实证研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论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目的取样的方式选取两所公立幼儿园4~5岁(4岁指足48个月,5岁指足60个月)100名幼儿,男孩48人,女孩52人,4岁幼儿48人,5岁幼儿52人。本研究参照黄毅志教授制定的社会地位量表将家长职业分为非技术工与体力工、技术工与服务人员等、半技术工与事务工作人员、半专业人员、行政主管及专业人员5个层次[10],采用林生传修正的Hollingshesd的社会地位二因子指数[11]计算方式,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加权计算一个综合指数,作为区分每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数。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47人,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53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工具是钱币指认工具和消费物品选择工具。钱币指认工具包括市面上常见的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真实纸币或硬币,把这些钱币的正面或反面呈现出来,让幼儿说出币值或指认,以此来实施一对一的“说出钱币名称”“指认钱币”的测试。消费物品选择工具包括幼儿熟悉的食品、用具,包括价格不同的玩具飞机、贴纸、玩具恐龙、笔、糖果,对幼儿实施一对一的游戏测验,每位幼儿测试15分钟。该测试工具是在幼儿金钱概念领域的专家引领下共同讨论设计的,由4名某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实施测试,4名测试人员进行过统一培训,对测试流程、测试指导语有相对一致的回应,尽量减少对幼儿的暗示与影响。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考查不同性别、年龄幼儿的金钱概念情况,幼儿金钱概念与幼儿消费知觉的关联程度。
(四)信度
研究者从参与幼儿中随机抽取12位幼儿,由4位测试员同时记录幼儿的答案,采用Kappa系数考验每一项观察结果的一致性以建立评分者信度。考验结果在“说出钱币名称”“指认钱币”“消费知觉(贴纸、恐龙、糖果)”的一致性都为100%,“消费知觉(飞机、套笔)”一致性为94%。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说出钱币名称”测试的分析
(三)幼儿消费知觉分析
研究者采用卡方检验考查不同年龄、性别、家庭社经地位与幼儿选择飞机、贴纸、恐龙、套笔、糖果的消费知觉。
1. 5岁幼儿较4岁幼儿更倾向购买价格便宜的物品
2. 男孩与女孩消费不同物品的知觉没有明显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一)4~5岁幼儿了解金钱功能,从钱币数字、颜色和大小识别币值
本研究发现98%的4岁幼儿知晓所看到的硬币和纸币是钱,知道钱具有交换功能,可以用来购买需要或想要的物品。与钟志从、洪淑兰、赵威[12]以及丁芳、马霞的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研究人员追问幼儿判断理由,发现幼儿主要借助数字判断币值及比较大小,会凭借日常经验中对钱币颜色、大小的认识判断币值。
(二)5岁组幼儿比4岁组幼儿的金钱概念理解较佳
本研究发现5岁幼儿在“说出钱币名称”“指认钱币”的通过率均比4岁幼儿表现好,卡方检验进一步测出幼儿年龄与金钱概念的各类测试均有关联,年龄越大的幼儿对金钱币值的理解和通过率越高。丁芳、马霞研究发现小班与中班、中班与大班幼儿、大班与小班幼儿在金钱概念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幼儿年龄越大金钱概念得分越高[13]。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的结论吻合,说明年龄确实是影响幼儿金钱概念程度的重要因子,但不同年龄幼儿的金钱概念发展阶段如何,4岁幼儿和5岁幼儿凭借哪些因素判断币值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的金钱概念理解更佳
本研究发现在“说出钱币名称”“指认钱币”的测试中,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的通过率较高,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金钱概念得高分的人数最多(24名),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得低分的人数最多(22名)、获得高分人数仅有7名。研究者进一步使用卡方检验发现幼儿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认识钱币的准确率紧密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幼儿说出钱币的正确率越高,指认钱币的通过率越高。钟志从、魏秀珍、陈彦玲、陈宁容的研究发现城乡学生在金钱概念上有差异,研究者推论这可能与城市儿童金钱使用经验较为丰富所致[14]。研究者透过访谈幼儿选择的理由,也发现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幼儿金钱概念良好可能跟幼儿观察家人购物经验较多有关。
(四)男孩比女孩在识别钱币币值方面的表现差异更大
从统计显著性上,男孩和女孩只有在“说出钱币名称”的测试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测试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者将金钱概念分值统合形成高分、中分、低分三个档后,最高分与最低分的性别群体以男孩为多,表现优秀和不佳的群体多为男孩,存在两个极端体现,而女孩的分数多落在中间段落,多数女孩的表现较为普通。马妮娜测试小班和中班幼儿在钱币认知能力时也发现男孩和女孩存在性别差异,钱币认知表现较佳的幼儿多为男孩,表现较弱的幼儿也以男孩居多 [15]。
(五)幼儿的金钱概念与消费知觉有关联
本研究发现幼儿在金钱概念与消费知觉方面有关联性,在“说出钱币名称”的测试中,幼儿说出钱币的能力与消费知觉有显著性差异,幼儿说出钱币的能力与购买贴纸、套笔的消费知觉有显著性差异,幼儿币值比较能力与购买糖果的消费知觉有显著性差异。既有研究曾探究过幼儿的金钱概念、金钱使用能力但并未考查其关联性,唯有丁芳、马霞通过前测和后测了解幼儿提高金钱使用能力对提高其金钱概念作用明显[16] 。本研究的结论填补了以往研究空白,验证了幼儿的金钱概念理解较好则消费知觉分值较高,尚需进一步对幼儿的金钱概念与消费知觉的因素深入研究。
(六)幼儿多凭借物品价格、需求与个人喜好消费不同物品
研究者在游戏测试中了解幼儿选择购买物品的原因,发现幼儿的消费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幼儿依据价格选择物品,一些幼儿选择贵的,也有一些幼儿愿意选择购买相对便宜的物品;其次,少数幼儿会依据物品的价格和性质是否符合需求购买,如一位幼儿说“这个东西又便宜又好”,他倾向于选择物美价廉的物品;最后,一些幼儿仅从个人的主观判断购买物品,如“我看到这个恐龙比那只大”。研究印证了曾光华所言,大家往往以个人感受和物品价格、质量等外在线索来引导后续消费行为和消费选择[17]。
注释:
①边际显著:p值在0.05~1之间的范围为边际显著,也称之为边缘显著,意思是没有达到通常0.05的显著性水平,但接近这个数值,一般认为差异还是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3][14] 钟志从,魏秀珍,陈彦玲,陈宁容.小学生的金钱概念、态度与消费技能研究[J].家政教育学报,2003(04):20-39.
[2] Jong, J. T. Parents and kindergartners: Money and number, practices, concepts and skills [D].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97.
[4][13][16] 丁芳,马霞.钱币主题游戏活动对提高幼儿金钱概念与金钱使用能力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6(05): 22-26.
[5][15] 馬妮娜.3-6岁儿童对经济学知识理解的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McGee,T..Getting inside kids heads[J].American Demographics,1997(01):53-55.
[7] Mazzonetto,A.C., Fiates,G.M.R.Perceptions and choices of Brazilian children as consumers of food products[J].Appetite, 2014(78):179-184.
[8] [9] [17] 曾光华.消费者行为:洞察生活、掌握行销[M].新北:前程文化,2013: 86-114.
[10] 黄毅志.《台湾地区新职业声望与社经地位量表》之建构与评估:社会科学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J].教育研究集刊, 2003(04):1-31.
[11] 林生传.教育社会学[M].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46.
[12] 钟志从,洪淑兰,赵威.幼儿的金钱概念、金钱使用能力及其父母金钱教养之影响[J].家政教育学报,1999(02):90-110.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幼儿园STEM教育评价综合模型的建构与应用”(课题编号:2020SCG05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杜丽静,lijingdu456@163.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