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农业农村投资需化解风险

2021-06-15路远

农经 2021年4期
关键词:投资风险社会资本乡村振兴

路远

2020年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是近些年增长最快的一年。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已成为促进产业兴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要求。当前农业农村投资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科学应对、有效化解,提高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领域的积极性,使农业农村投资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业农村投资;投资风险;社会资本;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投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是做好稳产保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三农”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短板,农业农村领域投资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需要解决有效资金不足问题,不仅需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参与。有数据显示,目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社会资本的占比已超过八成,社会资本投资“三农”的意愿在增强。针对投资农业农村领域面临的风险问题,社会资本应把握好相关政策、用活融资渠道、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业保险意识,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回报低、风险大的问题,增加应对农业投资风险的能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农业农村投资增加

201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不含农户)投资快速增长,现代农业领域的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5年,我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5561亿元,同比增长31.8%。然而,受宏觀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2015年以后我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滑。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较2015年的31.8%有所下降,全年完成投资1883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农业投资增长30.4%,渔业投资增长21.8%。此外,在第一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公路建设、电网改造、水利灌溉工程等涉农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到2019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更是一改以往“领跑”态势,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全年增速只有0.6%,明显低于第二三产业。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投资造成了较大冲击,在2020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13.8%,其中占比最大的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6.9%。

农业农村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影响农业稳产保供,影响农民持续增收。2020年7月,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副食品供给、稳住农业基本盘,切实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农业优结构、增后劲,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意见》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农村建设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生产基础支撑还不牢固,低产田还有4亿亩、占到耕地面积的22%;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不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2.3:1,而发达国家普遍在4:1以上,分拣、仓储、烘干、保鲜、包装等设施明显不足,水果、蔬菜等产后损耗率高达20%;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农村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欠账较多,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30%以上的农户没有普及卫生厕所,水冲厕所比例更低。补上这些短板,亟需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建设力度。

围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突出短板,《意见》着重提出了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动植物保护、沿海现代渔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供水保障、乡镇污水处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11个方面的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农业农村领域的财政投入,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在2020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情况下,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保持稳中有增,重点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直接补贴1832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867亿元,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资金260亿元,农村厕所革命及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08亿元等。以推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拓宽资金渠道的重要突破口,有序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全年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达到1665亿元,比2019年增加1400多亿元。推动出台了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范围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2020年,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是近些年增长最快的一年。今年1—2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37亿元,同比增长61.3%,实现了“开门红”。

农业农村投资重点领域

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民间资本常年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0%左右,是农业农村投资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国民经济增速趋缓,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领域的积极性也在逐渐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国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39.2%下降到13.3%。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举措,以及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扩大社会资本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有效投资,已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要求。

农业农村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影响农业稳产保供,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军认为,尽管加强农业农村投资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业农村投资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一是地方政府对项目的具体需求不明确。很多地方表示缺少投资项目,但是对真正需要的项目目标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考虑,使得一方面喊缺项目,另一方面真来了项目却不知如何干。二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项目的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要么不能兑现,要么只能部分落实,使得项目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影响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三是社会资本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农业农村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即使政府的投资带动,社会资本自身的资金量也不能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使用不够。四是农村各类投资的风险大。当前农业农村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农村服务业等的投资回收时间推迟了一年甚至更长,有的投资甚至难以撑过灾害的打击。

农业农村投资需要面对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客观存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需要对农业农村投资风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合理应对并化解农业农村投资风险,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0年11月27日,以“强化农业投资风险管理,促进社会资本投入‘三农”为主题的农业投资风险与社会资本支持“三农”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期间,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表示,中央和农业农村部高度关注引导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投资积极性。在实践中,当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要把握好四个重大政策领域,用活三个投融资通道。

四个政策支持领域:一是农业全产业链政策。特别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上找到投资切入点。二是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耕地保护利用上找到利益平衡点。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政策。着力在现代种业、现代农机装备和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造方面培育拳头产品。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要在村庄整治中发掘投资空间。

三个投融资通道:一是政府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投资基金。二是重点领域的投资奖补模式。三是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资产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投资稳健回报双赢。

论坛还提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作为重要任务,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本的合力作用。要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加快健全以农村产权交易政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重要内容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和投资需求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社会资本进入退出渠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制度、农村社会信用评价制度,以及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和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机制等为重要内容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快健全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以及信贷担保等为重要内容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对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农业农村投资风险应对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认为,农业投资风险与农业风险密切相关,农业品牌建设对风险管理有着巨大作用。

一是品牌建设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必然选择。在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经济风险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抵御风险、激发新增长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是品牌强农需加大金融社会资本支持力度。当前,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成果頗丰,需要进一步推动品牌强农,助力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将其培育成更具竞争力、盈利能力及抗风险力的“小巨人”,为社会资本增添优质客户资源,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社会资本双赢。

三是品牌农产品流通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各地也在强化资金投入。社会资本要进一步关注农产品流通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水平迈上新台阶。

“保险+期货”模式在农业上的探索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严绍明表示,“保险+期货”模式对于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期权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期货”已经连续五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五年来,“保险+期货”试点规模稳步扩大,保障效果逐步增强,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至2019年,共有10家商业银行参与试点建设,累计为参保农户和农企提供1.48亿元信贷支持。下一步,证监会还将继续坚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推出支农惠农期货品种,进一步优化“保险+期货”模式,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力,在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中提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开拓创新三条基本原则,就是要指导处理好社会资本与农业、农民、农村的关系。乡村是投资兴业的热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快速推进,投资农业农村空间广阔、前景光明。同时,也要看到,投资农业农村很难一夜暴富,但会得到长期稳定的回报。社会资本要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扎根农村、深耕农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投资风险社会资本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