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1-06-15陈彩兰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体积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展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在人类利用高科技激烈竟争和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现代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值得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下面是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而创新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兴趣越大,创新意识就越能充分体现出来。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如:生动的,猜谜语,做游戏等。如:教学《有关0的除法》时,我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创设情景,以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背景,将教材的四幅图制成课件,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巅入数学问题:①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②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个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写出0÷3=0,③讓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④讨论0÷0=0行吗?讨论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5、根据上述的故事我们从中得懂得了什么?(向学生融入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仍兴致盎然,有时下课也不出去,继续争论,当然他们的争论很幼稚,有时甚至不着边儿,但这种对知识契而不舍的精神很令我感动。为什么不去发扬这种精神呢?

二、加强动手实践,调动创新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更别谈创新了。”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亲历性”既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装沙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对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倍数关系看的一目了然,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面积的含义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文具后盒的盖面,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然后比较两两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学生充分动手的同时,学会比较和测量面积。还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后,我问学生:一根16厘米的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要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的二分之一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宽之和。然后借助于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数学课上安排学生“做一做”“摆一摆”“看一看”“摸一摸”等环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演示操作,操作后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从中自悟自得。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不少学生列出1750÷(250÷5)。交流评议时,有个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要先求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不先求它,行吗?”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竟相绽放。有的提出可以先求1750千克里有几个250千克,再求需要几小时,即5×(1750÷250);也有的提出可以先求磨每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再求磨1750千克需要几小时,即5÷250×1750。

四、设计开放型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型练习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减少机械重复的练习,增加一些开放型的习题。例如,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我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解答。如: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 )?只要学生根据所给条件,经过思考,补上一个问题,便可列出算式解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来。这样补充问题的弹性较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补上问题,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如可补上:(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3)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几倍?(4)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几分之几?这样设计,把知识教学和创新思维融为一体。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探索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应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我们应该乘着课改的东风,让创新从每一堂课开始,让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广西蒙山县汉豪乡大车小学 陈彩兰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学包圆锥粽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