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观察能力

2021-06-15李劲松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晏子事物小学生

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可是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学生见之头昏、谈之色变,远而避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纠其原因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学生们正是由于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与注意,又极少的参与实践活动,作起文章来无料可取,即使是写成的文章也往往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内容没有新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叶老的话精辟的道出了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挥才能,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求实创新。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学生向未来探索的起点,因此抓好兴趣与好奇这两把钥匙,必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从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2.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让他们既可享受美的熏陶,又可发现其中的情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我在教学时把这些东西引入课堂。比如写水果时,我请学生把各种水果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这样的观察所得一定是印象深刻的,写出的文章一定是真实的。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写作前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拿来,在课上让大家先认真观察,再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有的同学拿来了橘子,说橘子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扒开桔皮,一个个桔瓣还披上了一层白纱,扒开白纱还看见了一个个弯弯的“小月亮”;有的同学拿来了红红的苹果,说像小姑娘的脸蛋;有的同学拿来了葡萄,说像晶莹剔透的紫珍珠。多么形象的语言呀,正是因为同学们有了深入的观察,才有着这么深刻的语言描绘。观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因此,在节假日或者休息的时段,只要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都会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这样的观察所得印象会更加深刻,观察会更加具体,感受也会更深。

二、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观察动物,我就要求他们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观察植物就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个方面特点;观察活动,就要观察整个活动的过程:开头、经过、结果;观察景物,就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总之,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提出不同的观察目标。如讲课文《晏子使楚》时 晏子在三次面对楚王的侮辱时,注意观察晏子的动作、神态、语言有何变化,从而体会晏子的伟大精神,例如:写作《xx秋色》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物时,能找出秋天与夏天的不同之处,找一找秋天的景物有什么变化,秋天给人们带来什么,通过观察感受到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风韵。

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犯顺序混淆的毛病,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是杂乱无章。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

三、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小学生日常接触到家庭、学校、社会中许多有情趣的事情,但大都缺乏有意观察的习惯而未能积累下来,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从周围生活中积累素材,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1.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

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

2.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

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总之,作文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乐学乐写,常常新。

遼宁省海城市开发区中心小学 李劲松

猜你喜欢

晏子事物小学生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单独中的洞见
我是小学生
晏子使楚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晏子辞退高缭
春天来啦(2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