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瘤止痛凝胶制备工艺的优化

2021-06-15江孙韶阳王飘陈凌云李争艳

中成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妇药量饮片

李 江孙韶阳王 飘陈凌云*李争艳*

(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6505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高校外用给药系统与制剂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500; 3.青岛天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266000)

消瘤止痛方由土茯苓、山慈菇、姜黄、蜈蚣、土鳖虫、北细辛、肉桂、冰片、海风藤、干姜、川乌、丁香、石楠藤13 味药材组成,功效化痰散结、活血止痛、解毒消瘤,主治肿瘤所致疼痛,该方原以膏剂入药,使用时易对衣物产生油污。方中挥发油与其疗效密切相关,如姜黄挥发油可抑制癌细胞[1],其所含芳姜黄酮可诱导癌细胞凋零[2];丁香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效果[3],其所含丁香酚对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4];北细辛所含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作用[5⁃6],但全方制备工艺并未提取上述成分。为了保障临床疗效,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消瘤止痛方挥发油提取工艺,同时将该方制为使用便捷、患者顺应较好的水溶性基质凝胶,从而促进其临床推广。

为使消瘤止痛凝胶制备工艺中各主、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尽可能合理,本实验采用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相对于AHP、Delphi、CRITIC 等单一赋权方法更适用。再通过D⁃Optimal 设计优化该制剂制备工艺,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Agilent公司);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迪马科技有限公司);T⁃1000 型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AB265⁃S 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PH 计(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药物 落新妇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798⁃201504,纯度93.9%)。海风藤、石楠藤、细辛、干姜、姜黄、丁香、肉桂、川乌、土茯苓、山慈菇、蜈蚣、土鳖虫、冰片均由昆明市中医医院提供(有检验报告),经专家鉴定为正品。卡波姆980(青岛天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油(天津市申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吐温80(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工艺优化

2.1.1 挥发油 以出油率、干膏得率计算综合评分(Z1),考虑到本实验以提取挥发油为主,故设定两者权重系数分别为0.7、0.3,公式为Z1=(出油率/最大出油率)×70 +(干膏得率/最大干膏得率)×30。其中,出油率=(挥发油质量/饮片质量)×100%,干膏得率=(已恒重的膏质量/对应饮片质量)×100%。

按处方比例取3 份含挥发油的饮片(海风藤、石楠藤、细辛、干姜、姜黄、丁香、肉桂、川乌,虽然川乌不含挥发油,但并入挥发油提取中进行先煎),每份70 g,加10 倍量水,于0~75 min内每15 min 测定1 次吸水率,发现最佳浸泡时间为60 min,平均吸水率为108.08%(RSD =2.49%)。以Z1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1、2、3、4、5 h)、料液比(1 ∶10、1 ∶15、1 ∶20、1 ∶25、1 ∶30)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结果见图1,可知最佳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 ∶20,出油率(n=2)为3.52%。

图1 各因素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for volatile oils

2.1.2 药材 按处方比例取3 份不含挥发油的饮片(土茯苓、山慈菇、蜈蚣、土鳖虫),每份40 g,加10 倍量水,于0~75 min 内每15 min 测定1 次吸水率,确定最佳浸泡时间为45 min,吸水率为105.02%(RSD=4.27%)。

以干膏得率、落新妇苷于饮片至水提液中的转移率计算综合评分(Z2),其中干膏得率=(已恒重膏质量/对应饮片质量)×100%,落新妇苷转移率=(提取液中落新妇苷含量/饮片中落新妇苷含量)×100%(饮片中落新妇苷含量按2020 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两者权重系数分别为0.486、0.514。

取落新妇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00 μg/mL溶液,按处方比例取不含挥发油的饮片80 g,提取,合并滤液,浓缩,定容至100 mL,移取10 mL,加等体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 次,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加甲醇定容至10 mL,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备阴性样品溶液。分析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 冰醋酸(28 ∶72);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91 nm;进样量10 μL。以落新妇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得方程为Y=22.98X+4.84(r=0.999 9),在20.85~208.46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16 h 内)、重复性试验所得RSD 均<2.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4.10%,RSD为2.04%。图2 显示,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图2 落新妇苷HPLC 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 of astilbin

结合预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选择料液比(A1)、提取时间(B1)、提取次数(C1)作为影响因素,Z2作为评价指标,3 因素3 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见表2。由此可知,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C>B>A,其中C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该因素K3、K2相差较小,从实际生产成本考虑,选择提取2 次。最终确定,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 ∶1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2 次。

表1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Tab.1 Design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s

表2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Tab.2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orthogonal tests

2.1.3 验证试验 按“2.1”“2.2”项下优化工艺进行3 批验证试验,测得含挥发油药材平均干膏得率为13.57%(RSD =1.53%),出油率为3.55%(RSD =0.99%),而不含挥发油药材两者分别为16.24%(RSD =3.76%)、47.70%(RSD =2.96%),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

2.2 浓缩、干燥工艺优化 以提取液⁃浓缩液、浓缩液⁃干膏环节单元的落新妇苷保留率为指标,分别对常压、减压浓缩和干燥工艺进行考察,测定落新妇苷平均保留率,公式为保留率=(浓缩或干燥后中间体中对应1 g 土茯苓所含落新妇苷含量/浓缩或干燥前中间体中对应1 g 土茯苓所含落新妇苷含量)×100%,结果见表3。由此可知,减压浓缩[(80± 5)℃、(0.07 ± 0.01)MPa]、减压干燥[(80±5)℃、(0.06±0.01)MPa]效果最佳。

表3 落新妇苷保留率测定结果(n=2)Tab.3 Results of retention rate determination of astilbin(n=2)

2.3 成型工艺优化

2.3.1 评价指标 以凝胶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为评价指标(Z3),进行成型工艺优化。

2.3.2 权重系数计算

2.3.2.1 AHP 法 选择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作为评价指标,其中前三者采用主观评分的方式评价,各指标重要性依次为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建立成对对比矩阵A,将矩阵中各数值除以对应列的和,并对所得结果各行求和,得到单列结果,再将该列结果各数值除以列和,得到矩阵B[7],矩阵中各数值至上而下,分别对应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权重(Wj)分别为0.354、0.354、0.161、0.131。具体如下。

再通过AHP 法计算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按λ =(1/n)[(AB)i/Bi]、CI =(λ- n)/(n-1)、CR =CI/RI分别求得最大特征根λ为4.021,一致性指标CI为0.007,一致性比率CR为0.008 <0.1(n=4 时,随机一致性指标RI=0.90),表明所得权重可靠性较高。

2.3.2.2 CRITIC 法 对表3 各指标的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矩阵,公式为[(指标值-最小指标值)/(最大指标值-最小指标值)] ×100%。通过SPSS 18.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求得相关系数矩阵C。具体如下。

再计算对比强度(σj)、冲突性(Rj)、综合权重(Hj)、权重(Wj)[8],公式分别为σj=结果见表4。由此可知,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的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06、0.185、0.249、0.260。

表4 各指标权重的相关参数Tab.4 Related parameters for the weights of various indices

2.3.2.3 AHP⁃CRITIC 混合加权法 采用混合加权法计算各指标复合权重系数(Wf),公式为Wf=Wj⁃AHPWj⁃CRITIC/∑Wj⁃AHPWj⁃CRITIC,测得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Wf分别为0.437、0.264、0.162、0.137,再通过SPSS 18.0 软件对AHP、CRITIC 法所得Wj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为-0.113,表明2 种赋权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表6 中AHP、CRITIC、AHP⁃CRITIC 法所得综合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AHP 与CRITIC、AHP 与 CRITICAHP⁃CRITIC、CRITIC 与 AHP⁃CRITIC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92、0.955,表明3 种赋权方法具有一致性,所得Wf可靠[9⁃10]。

2.3.3D⁃Optimal 设计 结合文献中的凝胶基础处方和预实验结果,筛选出挥发油、干膏、冰片总质量(A2)为17~27 g(三者按处方比例使用,比例17 ∶2 ∶63),Tween⁃80 用量(B2)为0.5~1.5 g,甘油用量(C2)为5~10 g,卡波姆980(先用50 mL 20% 丙二醇溶胀14 h)用量(D2)为2~4.6 g。按上述方法溶胀卡波姆980,并加入Tween⁃80、甘油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干膏、冰片、挥发油、尼泊金乙酯(固定其用量为0.40 g),研钵研匀,加三乙醇胺调pH 至7.0±0.5(测定pH 时将凝胶调配为10%溶液),制备消瘤止痛凝胶。

以凝胶黏度、外观性状、载药量、保湿性的综合评分(Z3)为评价指标(表5),通过Design⁃Expert 8.0.6 软件进行D⁃Optimal 设计,计算凝胶载药量,公式为载药量=(A2/制得凝胶总质量)×100%,结果见表6,结合方差分析可知模型P<0.000 1,失拟项P=0.598 >0.05,R2=0.995 0,回归方程为Z3=62.00A+48.06B+58.99C+77.96D-8.41AB+51.20AC+58.96AD+43.17BC+72.73BD+64.10CD- 80.38ABC+814.66ABD- 258.35ACD-434.63BCD。最终确定,最优处方为挥发油、干膏、冰片总质量19.96 g,Tween⁃80 用量0.77 g,甘油用量5.00 g,卡波姆980 用量3.12 g,Z3为108.85 分。3 批验证试验中,Z3平均值为112.63分(RSD=5.42%),与预测值108.85 分接近(相对误差3.47%),表明该处方及制备方法稳定可靠[11⁃12]。

表5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Tab.5 Scoring standards for various evaluation indices

表6 D⁃Optimal 设计结果Tab.6 Results of D⁃Optimal design

3 讨论与结论

消瘤止痛方含挥发油药味较多,如石楠藤、干姜、姜黄等含轻油,肉桂、丁香含重油,同时,不含挥发油的药味长时间加热时不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如君药土茯苓中的落新妇苷),故本实验未全方提取挥发油,而是将提取挥发油后所剩药渣与方中水提药味合并后考察水提工艺,从而保障本方疗效。方中蜈蚣、土鳖虫、山慈菇、海风藤、石楠藤在2020 年版《中国药典》 中未收录“含量测定”项,暂不作为评价指标;丁香、肉桂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作为评价指标;细辛中细辛酯素、干姜中6⁃姜辣素、姜黄中姜黄素在水提液中的峰面积过小,也不适合列入评价指标;2020 年版《中国药典》 规定,川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总含量不得低于0.01%,而本方中该药材用量仅为全方的1/12,经计算三者总含量均不足全方总量的十万分之一,数值过低导致也无法将其作为评价指标;冰片不参与提取,最终确定君药土茯苓中落新妇苷为评价指标。另外,在提取过程中落新妇苷平均转移率偏低,仅为47.70%,可能与该成分热不稳定,并与方中其他药味所含成分发生反应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由于成型工艺中干膏、挥发油、冰片的投料比是固定的(由处方决定),故本实验将三者总投料量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并结合凝胶基质处方中各物料用量作为D⁃Optimal 设计中的自变量进行优化。D⁃Optimal 设计可在具有多个自变量的情况下减少试验次数,同时使结果更合理,相较于正交设计更为可靠,与星点设计相比也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验对消瘤止痛凝胶提取、浓缩、干燥、成型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筛选出稳定的制备工艺,可为该制剂的剂型改进、临床推广、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新妇药量饮片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基于响应面法的土茯苓中落新妇苷提取工艺研究
探究土茯苓不同方法干燥导致落新妇苷含量的差异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春愁
药量适中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