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宝安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2021-06-15周文峰金朝红梁琳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突变率宝安区籍贯

周文峰 金朝红 梁琳珂

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简称地贫或海洋性贫血,以α、β 地贫最为常见[1],该疾病在全世界各地区均有发病,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比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发病率高[2],地贫临床表现为贫血、溶血、黄疸、脾大、发育不良等症状,临床上对于地贫的治疗主要是输注红细胞[3],骨髓移植虽然可行但难以开展且主要治疗对象为低龄儿童[4],基因治疗是目前正在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工作[5],由于该疾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研究区域内人群中地贫基因突变的分布规律,对于疾病筛查、优生优育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 年1 月~2020 年6 月接收的2912 例深圳市宝安区的普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仪器及试剂 希森美康XN2000 血球仪及试剂盒;日立7600 生化仪及广州科方生物技术公司的红细胞脆性试剂盒;深圳汇研科创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Expure-20 核酸提取仪;珠海黑马医学仪器公司提供的HEMA9600 基因扩增仪;亚能生物技术(深圳)公司的YN-H18 型核酸分子杂交仪及地贫基因提取和检测试剂盒。

1.3方法 血常规化验:抽取静脉血3 ml,MCV 正常参考值为82~100 fl,低值设置为82 fl,对结果MCV<82 fl的样本进行红细胞脆性试验。红细胞脆性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采用直接比色法,设置为溶血百分率<55%为阳性。地中海基因检测:首先提取核酸,扩增,最后杂交显色;α 地贫基因采用gap-PCR 法,非缺失型α 地贫基因及β 地贫基因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地贫基因检测类型包括缺失型α 地贫基因-α3.7、-α4.2、--SEA 和非缺失型α 地贫基因点突变αCS、αQS、αWS,β 地贫17 种常见突变点包括CD41-42,CD31,CD14-15,CD17,CD71-72,CD43,-29,30,32,CAP,Int,IVS-Ⅰ-5,βE,CD27/28,IVS-Ⅰ-1,IVS-Ⅱ-654,-28。

1.4观察指标 分析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率,本地和非本地的地贫基因突变情况。

2 结果

2.1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率分析 2912 例研究对象共检测出地贫基因突变者164 例,地贫基因突变率为5.63%,其中α 地贫基因突变者124 例,突变率为4.26%,共检出6 种基因类型,其中--SEA 基因缺失比例最高,占地贫基因突变总数的43.90%;β 地贫基因突变者37 例,突变率为1.27%,共检测出10 种基因类型,其中CD41-42(-TTCT)基因突变占比最高,为7.32%;αβ 地贫混合基因突变3 例,突变率为0.10%。见表1。

表1 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率分析(n,%)

2.2本地和非本地的地贫基因突变情况分析 本地籍贯1448 例中146 例出现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0.08%,其中α 地贫基因突变110 例、突变率为7.60%,β 地贫基因突变33 例、突变率为2.28%,αβ 地贫混合基因突变3 例、突变率为0.21%;非本地籍贯1464 例中18 例出现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23%,其中α 地贫基因突变14 例、突变率为0.96%;β 地贫基因突变4 例、突变率为0.27%。见表2。124 例α 地贫基因突变者中本地籍贯110 例、突变率为7.60%,非本地籍贯14 例、突变率0.96%,α 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为我国长江以南各省高发区域常见基因类型[6],检出6种基因型,包括缺失型地贫基因-α3.7、-α4.2、--SEA 和非缺失型α 地贫基因αCS、αQS、αWS。见表3。37 例β 地贫基因突变中检出10 种基因类型,其中本地籍贯突变者33 例、突变率为2.28%,非本地籍贯突变者4 例、突变率为0.27%。见表4。

表2 本地和非本地的地贫基因突变情况分析[n,n(%)]

表3 本地与非本地的α 地贫基因突变情况分析[n,n(%)]

表4 本地与非本地的β 地贫基因突变情况分析(n,%)

3 讨论

地贫是世界上多地域、多人种、多民族广泛分布的遗传性溶血疾病[7],轻度的溶血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α 地贫,如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征在妊娠晚期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在出生后几小时内死亡。重型β 地贫又称为Cooley 贫血,为纯合子的。婴儿出生0.5 h 内开始出现典型的溶血和贫血症状,输血治疗是其有效手段,在多次输血后因铁过载、感染等导致夭折[8]。虽然地贫基因突变的分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及全球人群的基因分布存在规律性和聚集性[9],研究这些规律可以为本地区的地贫的临床诊治和预防工作提供借鉴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在深圳宝安区人群中的地贫基因突变为5.63%,α 地贫突变率为4.26%,主要为--SEA、-α3.7 基因缺失型为主,β 地贫突变率为1.27%,最多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D41-42(-TTCT)及IVS-Ⅱ-654(C-T),数据显示α-地贫基因突变率高于β 地贫基因突变率;本地籍贯人群的地贫基因突变率10.08%,高于非本地籍贯人群地贫基因突变率1.23%,同样是α地贫基因突变率高于β 地贫基因突变率。有关数据显示广东省地贫基因突变率为11%[10],本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宝安区人群地贫基因突变率小于广东其他地区,可能的原因为深圳为移民城市,大量外来人口的影响;而本地籍贯人群的地贫基因突变率与广东其他地区相似,基因突变类型较广东其他地区也比较接近[11]。相比广东其他地区,深圳宝安区地中海基因突变率虽然不高,但仍需加强社区筛查及优生优育咨询,对有家族性贫血史及来自高发病地区的血常规具有小细胞低色素形态改变的人群需严格进行产前咨询和诊断是预防地贫基因异常婴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突变率宝安区籍贯
广东省深圳宝安区海乐实验学校
摄影作品
南宁市1 027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E19-Del、L858R突变临床特征分析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热点突变的ARMS-LNA-qPCR检测方法建立
村居
宝安区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同题专辑
袁崇焕的籍贯
宝安区人工流产女性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的调查
对《浙江文学史》中施耐庵籍贯表述的质疑——与王嘉良等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