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5王雪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功能障碍

王雪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妇最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之一。在中国,大约44.5%的分娩产妇患有盆底功能障碍[1]。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间极有可能患有盆底功能障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对产妇日常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产后应尽快开展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有效提高产后肌力水平,减少产后尿失禁、子宫脱落或阴道壁隆起等不良症状[2]。临床上认为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产妇易合并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盆腔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等,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3]。目前,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电刺激疗法、药物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相关研究认为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更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增强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本文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80 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1 岁,平均年龄(33.21±2.7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6~39 岁,平均年龄(33.33±2.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Kegel运动护理。护士要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日常行为指导,避免日常生活中出现蹲姿或长时间站立、便秘等不良现象。Kegel 运动指导患者平躺在床上,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屈膝90°,两膝间拳头距离,告诉患者吸气时放松盆底肌,呼气时收缩尿道、阴道和肛门,向上抬起盆底肌维持3~5 s,然后放松15 s,收缩时避免腹部和大腿肌肉劳损。根据产后盆底损伤情况,建议产后3 周内收缩松弛时间为3~5 s,产后4 周可逐渐延长至8~10 s,收放1 次,10 次为1 组,2~3 组/次,2~3 次/d。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②阴道哑铃康复护理:保持卧位,将不同类型的阴道哑铃由小到大放入阴道,指导产妇收缩盆底肌肉,更换哑铃保持稳定并继续练习,1 次/d,15 min/次。

1.2.2观察组 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①生物反馈电刺激仪。电极尺寸设置为电极直径2 cm,长度11~13 cm,技术参数设置:频率15~85 Hz,电流0~45 mA,波宽200~500 μs。电刺激强度为患者有刺激反应,但无痛感。生物治疗的基础是在治疗前将反馈信号调整到合适的收缩强度和位置,并详细记录盆底肌力的最大幅度。刺激时间控制在15~25 min/次,每周2 次,10 次为1 个疗程。②产后康复护理。a.产后盆底康复知识宣传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知识教育,引导患者熟悉相关知识。了解盆底的解剖和功能,了解盆底的内容,讲解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机制、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讲座,发放盆底康复手册,强调产后1 年内避免怀孕、性生活、禁食辛辣食物、增加果蔬摄入量等康复要点;b.心理康复护理:举出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信心,给予精神支持,提高依从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做好家属心理工作,配合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

表1 两组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

3 讨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妊娠和分娩被认为是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胎儿分娩时盆底组织牵引力过大,手术损伤,导致盆腔支持组织受损,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介入治疗越早恢复越好。因此,加强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凯格尔运动训练虽然简单方便,但由于患者在家依从性差,并不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该治疗方法不会增加患者的创伤程度,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盆底主要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支撑子宫、膀胱、直肠,是维持排尿、排便和性功能的重要器官[4]。受妊娠和分娩的影响,大多数女性会出现盆底肌肉丧失或松弛的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根据临床相关文献[5],早期盆底肌肉锻炼可以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性生活,预防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然而,临床尚缺乏关于产后康复治疗该病的研究。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指导其进行盆底肌肉独立训练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因疗效不够明显而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对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应用主要是用相应的器械对患者神经进行生物电刺激的理疗。盆底电生理检查后可充分了解盆底组织损伤情况,然后将不同电流强度传导至阴道后测量收缩力,从而持续刺激盆底神经,促进受损肌肉组织和神经细胞迅速恢复[6]。同时,对盆底组织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在盆底肌肉有规律收缩的情况下,其力量和弹性明显增强,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研究显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不仅有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而且对预防不良反应、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7]。孕产期异常情况会破坏盆底支撑结构,导致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有必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以整体理论指导盆底支撑结构的锻炼,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但由于我国盆底康复护理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产妇对此认识不足。为此,有必要做好盆底康复护理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加产妇对盆底康复护理的认识,提高其依从性。之后,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并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等多种康复方法刺激盆底肌肉,使其被动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张力[8,9]。通过以上方法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刺激盆底肌肉的被动收缩,增强产妇肌肉的张力,从而提高其控尿能力。此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也能有效改善阴道松弛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10]。但研究发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成本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患者完成相关康复锻炼,进而有效控制病情。在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知识教育、心理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对盆底功能障碍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训练意愿,使其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心理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加治愈疾病的希望,坚持盆底肌锻炼。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盆底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