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阅读是文学作品与阅读者坦诚相见的方法

2021-06-13包秋艳

格言·校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剧作娜拉玩偶

包秋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渗透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帮助学生找到高效阅读整本书的个性化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精神环境的升华,进而弥补学生读“书”不多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

“整本书”放在那里,是不会独自释放如涓涓细流的魅力的,学生也不可能产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需要教师做一个学生与书籍“初识”的引荐者。所谓的引荐者也不必做得太多,只需将学生引到书籍的“门廊”之前,让学生发出第一声惊叹。如果做得太多,完全将学生引到书籍的大殿,会让学生丧失好奇心。正如考留达克所说:“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

以《玩偶之家》为例,这篇剧作是易卜生最具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剧,也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剧本。主要表现了娜拉作为一位女性在家庭和爱情中做出的牺牲,以及认清丈夫的真面目后对婚姻关系的重新认知——“婚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结尾,娜拉走出这座生活过的房子,决然的砰的一声关上玩偶之家的大门。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但娜拉出走的余音不可断绝,让人对娜拉接下来的生活充满遐想。对于这篇剧作而言,篇幅不算太长,但由于学生对这篇故事早有耳闻,所以对整本书的阅读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进行问题的设置,让所设置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进而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讓学生重新“扣响”这扇厚重的门。例如,教师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提到《玩偶之家》,大家就会想到女性的生存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用现代的眼光打量娜拉这个人物,是否想过,娜拉如果克服人格的缺陷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曾想过或接触过的,所以新颖且与原有认知背离的问题,会成功地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热切欲望。

二、帮助学生找到高效阅读整本书的个性化策略

“读书全靠自用功”,教师不过是把学生带到书旅上的引路人。那么作为引路人形象的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高效阅读整本书的个性化策略呢?教师必然要比学生还要了解学生比较擅长的阅读方法,方法的应用要建立在对书本内容特点的了解上。教师可以先了解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书籍内容,知道要让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读。然后引导学生细化自己的阅读方法,找到高效阅读整本书的个性化策略。

还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为例,这篇剧作尖锐地批评了十九世纪的婚姻模式——婚姻中的男女不平等,以及婚姻关系中,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窘状。可以说,《玩偶之家》这一作品为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问题。问题之“绳”抛给师生,希望师生通过思考攀缘而上。《玩偶之家》属于需要在阅读过程中细细咀嚼消化的作品。教师先将这一点转达给学生后,再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阅读整本书的个性化策略。如,有些学生喜欢通过粗读概括每一幕的内容,并将第一幕概括为娜拉和丈夫海尔茂表面上相亲相爱的关系,将第二幕概括为娜拉内心的不平静,将第三幕概括为与丈夫的决裂,以及娜拉的出走。在粗读之后,又进行细读,通过一些字句,透过字里行间,了解娜拉的性格,以及娜拉为丈夫做出的牺牲。还有丈夫将娜拉当作玩偶的一些表现描写。进而一点点了解剧作的标题——《玩偶之家》或《傀儡之家》。有些学生因为对这部剧作比较熟悉,所以直接进行细读,画出三幕中关键的字句,如第一幕画下:“我的小鸟儿又唱起来了”“小松鼠儿什么时候回来的”“谁也不会相信一个男人养活你这么一只小鸟儿要花那么些钱”等句,并标注:虽然看起来关系亲密,但是通过这样的称呼可以了解到海尔茂和娜拉关系的不平等。第二幕画下娜拉向海尔茂恳求语句,进一步表现二人关系的不平等以及海尔茂的道貌岸然。第三幕是高潮,学生画下关于二人决裂的句子。还有些学生遵循阅读先要了解写作背景的阅读规则,首先对这篇剧作创作的背景进行一番搜集。了解到《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娜拉的原型是劳拉,她对丈夫真心实意,为了给丈夫治病,偷偷举债。但丈夫知道这件事后,责怪劳拉败坏他的名声,毁坏他的前途。最后,劳拉得了精神病,被送到精神病院,她的丈夫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接下来的阅读也会省时省力。对此,虽然学生的阅读方法有所不同,但是这些方法殊途同归,都会使学生从阅读中获益。当然,一些学生的阅读方法是相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将方法使用相同的学生组成读书小组,利于他们阅读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三、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精神环境的升华

阅读可以陶冶心灵,启发智慧。对于学生也是如此,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形成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其受益程度也是篇章只言阅读无法媲美的。但是学生在阅读之后普遍都没有很深的感受,其表现的状态就像吃了一顿寡然无味的饭菜,实际上所阅读的作品如“佳肴美馔”,实在可惜。教师要重点向学生强调:阅读的合理状态是能够感受到自身精神环境的升华。简而言之,就是要感受到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已经向自己的生命中转移并渗透。

还以《玩偶之家》为例,向学生传达婚姻观念,家庭关系的处理方式还尚早,但是男女平等价值观念的渗透则恰逢时机。教师可从这一角度出发,启发学生思考在阅读这部剧作之前提出的问题,即:“用现代的眼光打量娜拉这个人物,分析娜拉身上的人格缺陷,讨论如果娜拉克服人格的缺陷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很多学生根据阅读的印象进行回答:娜拉具有回避性人格缺陷,从她对批评极其恐惧可以看出。还有学生认为娜拉是讨好型人格,一味地讨好丈夫,而忽视自己的感受,这是无原则的善良导致的。当举出娜拉具备的人格缺陷后,一些学生继续讨论如果娜拉克服这两种人格缺陷后的结局。有学生设想可能在起初,娜拉就会制止自己丈夫叫自己小鸟和小松鼠。也不会伪造签名向别人借钱。还有学生认为借钱是因为女主人公善良,要用钱为丈夫治病,但是她应该想到和丈夫一起分担,不至于使自己陷入焦虑恐惧的状态。为了不使学生将矛头全部指向娜拉,教师还要让学生继续分析娜拉的丈夫如果换一种方式,没有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作祟,结局会是怎样的。许多学生围绕这一点,对娜拉的丈夫进行彻头彻尾的改头换面,尊重娜拉,理解娜拉,看到娜拉为自己付出而感到疼惜,他们的婚姻会十分美好。另外娜拉的出走也是阅读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娜拉为什么出走,并设想娜拉出走以后的故事。这些问题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梳理,也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升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回答,会得到自身精神环境的升华。

“整本书阅读”听起来似乎是一份沉重的任务,所以有些学生会望而却步,心理上的拒绝态度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接受整本书阅读任务。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引导,使整本书阅读成为个人化的兴趣活动。为了避免学生只徘徊在整本书阅读的浅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深入,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精神环境的升华。

猜你喜欢

剧作娜拉玩偶
勇敢出走的娜拉
刘桂成剧作的艺术特征初探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
关于哈罗德·品特剧作中沉默手法的研究与分析
吴城垡惊悚漫画世界的构建
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
玩偶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