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在高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1-06-13吕得晶

格言·校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西路军校园文化革命

吕得晶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特色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在我党领导下形成的精神财富。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革命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并对其进行规划、整合、开发和利用,将其融入高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在本论文中,笔者就对红西路军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对革命精神在高中教育实践中的融合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一、红西路军精神内涵解析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之后,红四方面军的主力率领五军、九军、三十军等部队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因为战争局势发生转变,渡河部队需要根据中央的相关指示,组成西路军,并孤军奔赴河西,建立革命根据地,负责打通国际交通线的任务。红西路军两万余将士们,大都是经过长征考验的人,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猛烈攻击,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顽强奋战四个多月,给敌人以重创。虽然在最后,红西路军以失败告终,但却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诗篇。

回顾红西路军的斗争历程,形成的革命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牢记宗旨,不忘使命。这是红西路军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活动的宗旨。红西路军面临艰难的行军环境,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路线,这也是我党从幼小逐渐变强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红西路军在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传统革命思想的重要使命,所到之处,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军事战略任务,也将党的宗旨、方针和政策等进行了有效宣传。

(二)顾全大局,服从命令。这是红西路军精神的重要品质。红西路军具有极强的大局观念,在政治上拥护党的绝对领导,在军事上能够密切配合,在精神上团结友爱,具有极强的顾全大局、敢于牺牲、相互支援的担当精神,红西路军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阵地、战友、革命和组织等。

(三)严守纪律,敢于牺牲。这是红西路军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正所谓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的明确要求,无一例外都彰显了红西路军的先进性,始终以严格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完成任务。

(四)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这是红西路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红西路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下属部队,战功赫赫,并在河西革命根据地中得到了传承。在整个战争中,红西路军以强大的精神武器,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最危急的时刻,相互激励,绝不投降,直到战斗的最后一分钟。

二、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在高中

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分析

(一)整合历史资源,融入历史学科教学中

红西路军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英雄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并且这些精神是值得人们尊重、纪念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红西路军革命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重任。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红西路军革命精神作为切入点,对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进行搜集、整合等,引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历程,人民群众营救西路军被俘、失散人员的历史进行感悟,还可以将相关的历史图片、史料信息、战争场景等,借助展板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内容,也由此受到教育,感悟到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另外,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西路军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历史事实进行展示,还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其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红西路军的发展和历史形成深刻的认识,并结合与其相关的历史资源等,对其展开评价,充分认识红西路军的历史作用。

(二)发掘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强化学生德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旨在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可以将红西路军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红西路军精神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也借助这一红色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在借助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强化学生德育的过程中,还要灵活选择德育的手段和方式,借助多媒体的形式,通过历史资料展示、图片展示、文献展示、影视资料展示,使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历史形成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当时的战争情况进行模拟、重现,使得学生在观看中,真正了解战争的惨状,最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德育的目的。

(三)以红西路军精神为切入点,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体来说,高中校园中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等。因此,高中学校在强化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将红西路军精神彻底融入其中。一方面,从校园的物质文化来说,可将红西路军的精神融入到校园的各类建筑中、文化设施、校园美化和绿化中,使其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促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更好地感悟红西路军精神。例如,可以借助红西路军中的革命烈士,为校园的建筑物、景观、道路等进行命名;另一方面,从校园的社团活动来说,可大力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社团是高中校园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因此,在融入红西路军精神的过程中,就可积极开展以“红西路军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话剧表演、书法展示等,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并促使其从中受到教育。

(四)将红西路军精神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積极开展社会实验已经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实现了知识的具体应用,更是推动学生思想逐渐从内化走向外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高中教育中,教师可灵活借助社会实践这一途径,强化红西路军精神的融入和渗透。一方面,教师可带领学生积极参观和了解红西路军相关的革命遗迹,包括:烈士陵园、纪念馆、战役遗址等,使得学生在实地观察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触动自己的心灵,使得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服务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对红西路军精神进行传承。例如,通过周末、节假日等活动,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中,对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展开调查,促使学生在志愿活动、爱心募捐等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忧国忧民情怀,促使学生在实践调查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更好地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西路军在战争历程中,形成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基于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普通高中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必须要对红西路军的精神内涵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并将其进行整合、渗透到学科教学、德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借助红西路军的精神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猜你喜欢

西路军校园文化革命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弘扬红军精神 讲好西路军故事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