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021-06-12张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分析

张平

【摘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通常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学生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过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在课上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和学脱离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为数学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其有着很强的抽象性以及实用性,这就给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于此,以下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分析

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综合素养都得到相应的提升。和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十分浓厚,这对于提升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一、激發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当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需要激发学生本身的探究热情,学生要对探究活动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探究学习的驱动下展开探究,高中数学本身就是有较强理论及其实践性的学科,但以往的教学模式更重视讲授,并不注重理论与实践间的结合,很难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略显沉闷与枯燥。这样较为被动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数学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比如,把0°到36°范畴内的角转变为锐角的方式较多,并且在转变前后的角度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假如转变前后丧失联系,就会导致转变失去本质的意义。教师能够讲授一种较为独特的转化方式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90°到180°间的角能够借助180°-α(α是锐角)来实施换算,180°到270°间的角能够借助180°+α展开换算,270°到360°间的角能够运用360°-α展开换算。然而这样的方式是把180°、360°当作角度转化的纽带,假如借助别的数字实施转化就难以获得想要的效果。借助讲述特别的换算方式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令学生借助特殊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可以进一步掌握这个数学方式,持续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灵活地使用数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而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展开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还得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可以萌发出一种探究的意识。数学这门课程和实际生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目前我们正处在数据化时代,在生活当中免不了要和形形色色的数据进行接触,在遇到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时就可以借助数学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统计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探究关于酸奶的合格率问题,通过对样本的抽取去推断出整体的合格率是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一批酸奶当中随机地抽取n袋,然后再去检测这些酸奶当中的细菌含量,将所抽取的酸奶细菌含量记为P1、P2、P3…Pn,这些就是需要进行抽测的数据。当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随机抽样之后,还得让学生学会去分析整体,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及探究的过程。为了让抽取的样本更加具有代表性,学生在探究的时候就会努力寻找最佳的方式,从而让自己抽取的样本信息能够有效地代表总体。通过探究学生可以发现,在选择样本的时候需要非常均匀,而且还得在总体比较融合的情况下来进行取样,这样才能让抽取的样本更加具有代表性,得出来的数据才可以更加准确,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抽样检查的相关知识点。

三、结合实际

数学教学中,为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处理,在教学中应密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之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者,通过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连接,可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入生活实例,布置教学任务,如能否根据投篮动作对抛物线特点加以总结。学生会按照问题要求自主带入场景,了解抛物线的特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优化教学效果。

四、创设教学情境,做好教学引导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关注相关教学目标的确定,其中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还要包括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明确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有着强烈的方向性和指导性,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更加明确的教学思路与学习思路。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个不同的情境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他们的认知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下,也会更愿意投入探究性学习。比如,在讲到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这一相关数学内容的时候,由于该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很多空间概念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创建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辅助相关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提前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从中筛选出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各种视频、图片等素材,或者可以直接利用“3DMAX”这样的专业软件为学生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三维立体模型,其中涉及基础的空间坐标、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以及面与面之间的平行、垂直以及交叉等不同的空间关系的展示等。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此过程中不用仅凭自己的想象去学习,而是可以直观而形象地看到课本中所描述的各种立体几何概念和空间几何关系。

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落实,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是解决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做好探究式学习的融入,可以对抽象性知识实行简化处理,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菊芳.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家长,2021(26):28-29.

[2]邱志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9(06):90.

[3]周情.试论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下),2017(12):23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