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与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比较研究

2021-06-12蒲曦芸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部编版对比

蒲曦芸

【摘要】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与部编版同年级历史教材均在新课改指导下依据不同的课程标准编写而成,都属于全国性教材。二者出版时间相差十余年,所依据的课改理念有所变化。教材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等多个方面有一定的传承,但差异也较为明显。二者均适应了不同时期教育理念及学生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特点,后者相较前者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川教版;对比

一、引言

关于川教版历史教材的研究,主要有朱煜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研究[1],也见部分论文以川教版为例展开讨论[2]。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有数十篇相关文章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3]。

二、编写依据对比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以下简称“川教版”)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编写。严格按照“课标”(实验稿)编写,各地均适用,有西部特色。“课标”(实验稿)基本理念对本教材编写有指导意义[5]。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版”)依据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课程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正确价值观融入对历史的评述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6]。

后者编写由前者完善而来,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理念更先进,注重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不同的编写依据使得教材编排体例、结构、内容等均有差异。

三、编排体例、结构及内容对比

“川教版”体现新的理念,采取新的体系和新的呈现方式。全册23课,编排为5个学习主题,采用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第一主题依据考古资料,利用远古传说,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主题讲述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其中突出了春秋战国时期急剧的社会变化。第三主题讲述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四主题介绍统一国家分裂后,政权分立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情况。第五主题集中讲述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贯穿全书的主线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其中,国家的产生、发展,以及统一与分裂的转换占有重要的地位[7]。

内容结构上“川教版”各课分为主、辅两栏。主栏为大字,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辅栏为小字,是对主栏的补充和展开。辅栏提出了读、看、写、记、想、说、议等方面的要求,借以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技能的训练。“川教版”每课的结构,除了导语、主辅栏目,还有学习与探究部分。学习与探究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及讨论思考等为主要形式。每节课结尾设置有“史海拾贝”对本课相关问题或考古发现等问题。学习与探究编排的内容可操作性较强,考虑了偏远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各课设计有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此还安排了三次“主题活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教材附有《朝代建表》(上)、《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上)、“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1)”,方便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部编版”采用通史体裁,分为4个单元(主题),21课。全书以编年体形式展开,讲述中国史前时期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一单元为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为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四单元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最后附有《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四、版本特色与使用建议

(一)版本特色

“川教版”注重主题性,“部编版”注重时序性。“川教版”是课改初期所编写的教材,注重对三维目标的培养,多种史观的运用等。而“部编版”除此以外还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注重学生特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融合多种史观。

“川教版”以主题为特点突出专业,“部编版”兼具宏观与细节,体现学科素养。如两本教材第一课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描述,“川教版”直接写元谋人和山顶洞人,描写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问题时是这样描写的:“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科学工作者发现了大约在70万年—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和遗物”[8]。“部编版”只以“北京人”为例讲解,课文写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然后再讲解元谋人、北京人等。这使得学生对于中国古人类遗址有总体的了解,不會产生误解。而讲到北京人头盖骨问题时,写道:“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9]。这部分若用“部编版”学习,学生将理解得更为全面。

(二)使用建议

“部编版”重视编年通史体裁,内容具有概括性与综合性,注重时序观念。“川教版”内容描写丰富,有课后练习,活动,利于巩固提高,但有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和压力之嫌,只能适当使用。两本教材的图片资源可互相借鉴,但需要再次甄别图片是否恰当。

现在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其他版本教材不再作为教学教材,在教学中只能起到借鉴作用。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建议不局限于“部编版”教材。教师使用教材时注意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对必要的史实进行生动的教学,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结束语

“部编版”与“川教版”两本教材均是新一轮课改产物,都较前一阶段的教科书有所进步。两本教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多方面侧重点不同,反映的理念也有细微差异,对比研究两本教材对教材的研究及使用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写.齐世荣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部编版对比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之研究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