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2021-06-12孙晓梅
孙晓梅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符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措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参与;激发兴趣;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需求, 也是数学教育的需求。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 这个话题一直是老师们重点关注的。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的的关键条件之一。美国国家教师菲利普.比格勒在《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中写道,“掌握教学策略与技巧,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教师,优秀教师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相信有一千个拥抱生活的理由。”我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小孩子单纯可爱,只要老师真心爱孩子,孩子们会更爱老师,在教学中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要用更加宽容和蔼的态度对待孩子们,从而影响孩子对学习和对生活的态度,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懂得坚持。老师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想想孩子们是如何思考、如何理解的,要用寻找优点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我们都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去爱孩子,孩子才会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热情,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学习。
二、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玩着学数学。
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身心放松,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思想碰撞让课堂变得精彩,甚至激发出孩子更大的潜能。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生动有趣,让孩子喜欢数学,在玩中学数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中给孩子充分的展现机会,该孩子讲的,老师绝不多讲一句,该孩子完成的,老师绝不插手。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大胆思考,让他们有领悟、有创新、有收获。在教学中组织灵活多样,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成就感。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对枯燥无味的内容感到厌烦等特点,这就要求老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让孩子喜欢数学,主动参与,是每个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期《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孩子们计算它的体积,孩子们很快知道量出长、宽、高就能计算出体积。接下来我出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请孩子们想办法算出它的体积,想出好办法的有奖励。我将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在奖励品的激励下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最后汇总孩子们的优化策略:排水法、排沙法,再提供实验器材给他们实际操作。在经历积极讨论、动手操作中,孩子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收获满满的孩子更加自信。
三、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
数学的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语文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饱满的情绪,教学语言要生动。例如,在进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我在教学完这部分内容,总结出规律以后说:“积和因数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得因数怎样变化,积也跟着怎么变化,像跟屁虫一样。”孩子们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对学习的反思
在完成每单元和每阶段的学习内容后,我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总结,首先要求他们独立整理归纳本单元知识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例如:思维导图、笔记、学习小报等。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相互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点总结。最后,写出自己的学习反思和心得。每次選取一部分“优秀学员”和“进步学员”全班展示分享自己的笔记,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并且清楚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会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分享,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五、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他们才会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孩子们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评价中不要无效评价,例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类似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反复使用不能激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应该采用真诚的、有针对性的鼓励评价,课后还可在教室张贴红花榜,奖励孩子笑脸贴画,采用积分兑奖等方式正确有效的的评价更大的激起孩子的学习兴热情。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需要每个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反思、总结出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孩子爱上数学,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钦.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8(28):48.
[2]叶顺中,程时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