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学校管理策略探析
2021-06-12阿扎提
阿扎提
【摘要】在如今的中小学教育建设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方向是重要的参考之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进行中小学校园管理模式探究,不但切合改革背景下的总体需求,并且也顺应了教学总体形势的发展。因此,笔者结合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小学校园管理研究成果,分别探究了更新课程体系、改良教学模式、整顿教学风气以及家校统一管理四个方向的相关策略,力求为学生创建科学与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在此环境中健康成长并快乐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管理;策略研究;方向培养
引 言: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侧重于让学生拥有可以立足于社会和在正常环境中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综合品质和能力,包括但不仅限于知识储备、能力素质、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融合体现。因此,管理层在进行相关管理模式确定时,一定要把文化基础、个性化发展以及社会体现当做是模式所需实行的第一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文化的同时培养综合素养,这也正是笔者在本文四项策略中所需重点突出的。
一.针对核心素养培养建立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相关管理者必须根据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特征,再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来进行优化与改善[1]。首先,课程的建设必须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与教材泛泛而谈。其次,在目前共同注重思政课堂建设的改革浪潮下,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有所体现。再者,课程的安排应当符合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方向,尽量在形式与内容上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以及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承前启后。总的来讲,核心素养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具备综合性、科学性、全面性等属性。
二.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联结,需要以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连接的桥梁,并且要体现学生的本位原则,以新课标改革和思政进校园等重要教育方针作为指导[2]。对此,学校方面要全力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深化教学模式落实到各年级的每一班级。站在教室的层面来看,首先是要及时适应身份的转变,主动从课堂的执行者转变为课堂的服务者,再者就是要敢于尝试和改革,对不适用的教学模式要敢于废除和创新,并且密切关注教学模式改革后,各科任课教师与学生的适应情况。总之,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将突出学生的本位性为根本,始终坚持敢于改革、勇于创新。
三.結合核心素养培养强化校风建设
校风是每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学校的名片。因此,校风的建设成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学校的管理情况[3]。虽然不同学校的办学情况受到地域、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影响而表现出较大差异,但是良好的校风建设对于客观条件较差的校园而言,并不是不可实现的,而是需要优秀的校园管理者与优秀的管理思想参与。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校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举行相应的文化活动,如设置校园书角、丰富校园宣传栏、增加校园广播节目、发展校园自媒体等。如此一来,不仅起到丰富学生课外校园生活的作用,并且为学生营造沉浸式校园环境,能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校园的校风建设中。
四.观照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家校管网
动员各个年级与各个班级参与到家校网络的建设中,不仅能够让学校的管理更加统一和便捷,并且也有益于家长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以及家校互动。因此,学校应当建设自上而下的家校管理网络,让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学校要动员教师主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络,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校网络,后再统一整和形成以学校为单位的家校网络[4]。在家校网络管理模式下,学校可以统一将相关规定以及重要文献直接转发到家长,家长也可以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出相关建议,相关主题活动的举办也会更加方便。家校网络管理的模式,更加倾向于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运行中,通过该模式不但可以增进家长、教师与学生三方的感情联络,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壁垒,建设和谐校园。
五、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探究,是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各科目的教学中,同样也表现在校园的总体管理上。本文通过针对核心素养培养建立课程体系;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核心素养培养强化教育建设;观照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家校管网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之下进行中小学校园管理,以期建设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凌思福.核心素养视野下村级学校管理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6):222-225.
[2]韩伟娜.论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59(12):45-46.
[3]甘霖.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班级“五育”管理策略——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职业,2021(22):63-64.
[4]胡有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55-156.E1D1EE23-C24D-416F-BBA0-C1D4BF4F6F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