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与重构

2021-06-11蒋钦戴雅琪

大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重构反思

蒋钦 戴雅琪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技术设备的进步,认知心理学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课程实验技能。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估方式的转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有助于解决现阶段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反思;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5-0010-03

认知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所属学科发展的推动和课程教学方法的更新,引发了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热潮。实践出真知,多轮教学改革也加深了人们对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内涵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构建,有利于切实提升其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所属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目前对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集中在学科内涵、实验教学、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四大方面。

一、拓展学科内涵,打通学科界限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重要的新兴分支学科,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类的认知与计算机的相类比,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凡是研究人的认知和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现行的认知心理学教材和认知心理学课程多采用狭义上的定义。

然而,学科发展前景和社会实际需求越来越表明认知心理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认知心理学学科内部来看,信息加工类比人类认知的观点脱胎于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其理论构建受到计算机科学框架的限制。不少研究者认为虽然计算机输入、编码、贮存、操作的信息处理过程与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无论是信息加工结构还是信息处理方式,以人造计算机器拟合自然认知过程都有不妥。如果不能考虑对原有理论加以改进,甚至重构现有理论,将人类的认知过程等同于计算机线性任务进程的做法将会限制对认知的理解和解释,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理解人类认知甚至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从与相关学科联系的角度来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认知心理学表现出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形成了四种研究取向,即实验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21世纪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务部联合资助的关于新世纪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研究认为,NCIBS是21世纪可以“改变我们的物种”的重要学科,其中的C便是cognitive science(认知科学)。因此,如果将诸多相关因素排斥在认知心理学的框架外,不仅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人类认知,也无法顺应现代研究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传统认知心理学采取的狭义信息加工定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认知心理学学科构建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认知心理学课程应摒弃狭义的信息加工观点而采纳多元的广义定义。针对上述认知心理学内涵急需丰富的问题,其学科定位、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应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学科定位方面,认知心理学是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及其分支方向课程完成后开设的专业性更强的课程。一方面,应明确认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关系,厘清学科体系,突出认知心理学的重点与特点;另一方面,应模糊现行的实验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种趋向的划分,使认知心理学变得更具包容性。

在课程教材方面,认知心理学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较为匮乏,通行的原版、译介版在语言表达方面多有不足,国内学者编著的经典教材又更新较慢[1]。笔者从我国本科教学的现状出发,经过反复对比最终选择以国内经典教材为框架并大量增补最新研究成果的做法,以使學生既能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范式,熟悉其研究思维和思路,也能开阔专业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和研究应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为54学时或者更少,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认知心理学教师需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十分清楚认知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架构中的位置,通晓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态势和前沿理论,在保证学科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优化、整合传统认知心理学的内容,积极介绍现代心理学的前沿研究和先进成果。

二、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善用实验工具

心理学从一开始便被定位成一门实验科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用于研究而非演示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因为实验是最能说明心理学之为科学的所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2012年)》将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总结为能熟练操作心理测量、心理学实验,并且能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2]。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心理学科中最多产、最活跃的研究领域,这离不开实验的支撑。实验教学是认知心理学教学的关键环节,而当前高校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当前较通行的认知心理学教学目标大致如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与框架,深刻理解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现有的认知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但忽视对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的培养,课时设置向理论教学倾斜,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对客观实际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且学时数极为有限。

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有学者提出心理学的未来在脑科学的展望。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实验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l)、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等神经电生理技术推动了认知研究的发展和掀起了神经机制的研究热潮,产生了大量多学科交叉、关注现实生活问题的研究成果。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配备有心理学实验室,但认知心理学教学大都以演示性和重复性的行为实验教学为主,倾向于进行传统范式和实验操作的训练,对现代实验范式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缺乏,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学生无法有效、扎实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也难以将自身所学应用于实践与研究之中,从而出现基础理论知识不少而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薄弱的现象。

综上所述,以往认知心理学课程常过度重视理论基础教学,忽视学生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知心理学课程应有意识地向实验教学倾斜,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要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实验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和实践课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内容上要立足认知发展前沿,增加心理学现代研究范式和成果,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3]。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通晓学科现状和发展态势,加强指导性和启发性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和撰写报告等实践活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4]。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其目标是改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状,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更新课本陈旧内容,增补新的前沿成果,带动和推进认知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注重研究型知识习得过程,不仅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更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知识型社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得到了现代学习理论的充分支持,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区分了七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比较了学习者在使用不同方式两周后仍可以回忆的学习内容的比例。其前四种学习方式分别为听讲、阅读、视听及演示,属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其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持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后三种学习方式分别是小组讨论、实践练习(做中学)及教别人,属于主动的学习范畴,其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持均超过50%,处于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后三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而这些有效的学习方式都包含在研究型学习的实践中。

当前我国高校认知心理学课程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仍为讲授型和演示型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输入,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水平较低。为搭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应积极主动地向研究型转型。

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舵手,掌握自身学习之舟的方向和进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承担起自身的学习责任,形成研究型的学习模式。教师一方面应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完整的认知学科体系的学习,了解认知心理学的整体概貌;另一方面应加强前沿趋势研究,使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学科领域中,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真实的认知实验研究,从而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现代研究技术与研究范式等的理解,培养学科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调整考核思路,细化考核指标

教学效果的评估是对教学计划实施后教师与学生的能力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评价以及对教学计划开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综合评估[5]。课程考核不仅有利于了解学习与教学的效果,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囿于讲授型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当前认知心理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高校认知心理学教学的考核停留在主要考查理论学习的阶段,学生的文献检索、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能力得不到考核和评估,而这些能力又是学生将来完成毕业论文、开展实践研究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基础。

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为主。认知心理学课程多采用传统的纸质闭卷考试,通常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论述等几个固定的题型。卷面考核虽然是一种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考核方式,但基本上是对考生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测验,无法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这就使得学生倾向于考试前突击复习,不求甚解,学科基础薄弱;不注重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综合素养得不到提升,学习兴趣也大受影響。

认知心理学重构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考核。这不仅需要教师重视发挥考核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估作用,还应充分发挥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考核的基础上,丰富考核内容,更新评价方式,多手段、全方位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考核,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专业综合素养。

认知心理学课程考核,建议摒弃以往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侧重对学生开展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可将卷面测验改为课程论文考核,增加过程性评价占比。建议使期末论文的学习结果比重占一半,文献报告、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评价比重占一半,并在此基础上细化考核标准。在课程论文中,学生要完成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自主课题研究,进一步细分为资料搜集、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等多个过程,分配相应的分数,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此外,可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单独的研究讨论课时和学分,进一步探索适用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分支学科,具有实验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现阶段采取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定义已不能适应认知心理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学改革中宜采取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实验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应重视并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素养。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配合实验教学的开展,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另外,还需要改变当前陈旧的考核方式,发挥教学评估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促进认知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蒋钦,王恩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3):48-4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4-155.

[3] 唐文清,刘延云.应用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探讨[J].大学教育,2019(10):135-138.

[4] 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5] 王恩界,廖位彬,覃莹莹.应用心理学专业双证书制实践教学计划优化探索[J].贺州学院学报,2017(4):122-126.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重构反思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