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1-06-11王森塬
王森塬
(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北安 164000)
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妇女一般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中期,主要是指女性于怀孕之前机体糖代谢正常,怀孕之后所出现的糖尿病症状。若未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羊水过多、巨大儿、妊高症等并发症,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胎死腹中[1]。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为了分析该理论的真实性,我们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择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试验择取2016年6月29日—2020年6月29日来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卫健委最新颁布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有经产妇10例,初产妇15例,平均年龄(28.62±1.63)岁。观察组中有经产妇9例,初产妇16例,平均年龄(29.19±1.74)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Novo Nordisk A/S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17)治疗。具体方法:患者于早餐及晚餐前30 min经皮下注射剂量为10~30 U/d的胰岛素,同时结合患者血糖值的改变情况来动态性地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片(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359)治疗,餐后口服,0.5 g/次,3次1日。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2星期的治疗,此期间不可使用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bAlc、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有妊高征 3例,尿路感染 2例,巨大儿2 例,剖宫产 7例,胎膜早破1 例,羊水过多1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妊高征 2例,尿路感染3 例,巨大儿 3例,剖宫产5 例,胎膜早破1 例,羊水过多1 例。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bAlc、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bAlc、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HbAlc, blood glucose 2 h after dinner and fasting blood sugar of two group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条件过于优越,致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很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而非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利用有效的方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机体血糖值意义重大。
二甲双胍片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本品进入到人体之后,会加大内源性胰岛素和受体结合的水平,进而体现出强化的作用。二甲双胍提升了人体内源性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了胰岛素的抵抗程度,不会刺激人体胰岛β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分泌,可全面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的血糖和空腹血糖[3]。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胰岛素分泌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抵抗能力。
二甲双胍的分子量非常小,可以轻易穿过胎盘。有部分学者担心二甲双胍的刺激作用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并不建议妊娠期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4]。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针对于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有文献指出,针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群体,于怀孕之前以及妊娠时使用二甲双胍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围产期不良反应,同时也没有对胎儿的正常成长发育造成影响。另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及孕前应用二甲双胍,不但不会增加胎儿的畸形率,还能够提高轻度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受孕率[5]。
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不会增加患者的妊娠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