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饮、针灸联用治疗高血压(湿热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1-06-11艾长波
艾长波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30)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多以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药物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西药治疗不彻底,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纳入“头痛”“眩晕”范畴,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辩证施治,可更彻底降低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湿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72.62±16.26)岁。病程2~24年,平均病程(13.28±5.56)年。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72.63±16.29)岁。病程3~23年,平均病程(13.23±5.67)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入选标准:(1)与2018年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舒张压/收缩压不低于90/140 mmHg。(2)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高血压湿热证的诊断标准相符,患有多汗、大便黏滞、口干舌苦、耳鸣眩晕、舌红苔腻、小便灼热、身重困倦、脉滑数等证候。(3)非过敏性体质。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心、肾、肺、肝等脏器功能不全。(3)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4)依从性差、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所用药品及用法用量如下:①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吉林施慧达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123151,每片5 mg)口服,每日1次,单次剂量5 mg,疗程1个月。②厄贝沙坦片(江苏恒瑞医药生产,国药准字H20000513,每片150 mg)口服,每日1次,单次剂量300 mg,疗程1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清中饮治疗。①针灸: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曲池穴、太冲穴,每日1次,疗程1个月。②清中饮:车前子10 g、枸杞5 g、白菊花5 g,制成茶包,温水冲泡,每日服用1包,连续服用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diastolic and systolic pressu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临床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疗。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种西药进行联合治疗,其中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非常强的扩张血管效果。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修复血管内皮,改善心血管功能。二药可以从不同角度降低患者血压,但是西药存在治疗不彻底、不良反应多的问题,限制了临床的应用。本研究中,研究组加行针灸和清中饮可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不彻底和存在不良反应问题。针灸选择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曲池穴、太冲穴等,可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更多的内源性阿片肽,抑制心血管活动中枢,降低外周阻力,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清中饮由车前子、白菊花和枸杞构成。车前子具有利尿化湿功效,白菊花具有清热泻火功效,枸杞能滋阴养肝,患者服用该茶饮方,可以达到利水渗湿与清热降压目的。针灸和清中饮方均无毒性,对患者机体不会造成伤害,因此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清中饮联合针灸治疗高血压(湿热证)疗效显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清中饮联合针灸治疗高血压(湿热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都显著优于单一用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