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身体自尊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21-06-11刘家璇张有明牡丹江师范学院
刘家璇 张有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生说的巨大冲击,从而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疾病应运而生。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强健康教育,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段花式动感单车练习者进行12 周的跟踪调查,探讨该运动方式对不同性别、年龄段以及不同的锻炼时间对练习者的身体自尊、幸福感以及身体形态的影响。不仅是从大众健身视角出发,以期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在汨罗市三家健身房招募自愿选取共计40 名40~55 岁会员为前期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人群进行 12 周动感单车运动干预,要求:会员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在实验过程中禁止暴饮暴食,坚持每日进行打卡。12 周后,通过对打卡数据的统计,剔除无效数据后随机抽取20 名实验对象进行后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网络文献资料,仔细认真阅读有关健身房动感单车课程相关文献,并对所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便找出本课题研究可借鉴之处。
2.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采用《幸福感量表(GWB)》与《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前期确定的40 名实验对象进行问卷发放,最后仅对符合研究标准的20 名会员的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每日打卡等数据每周锻炼次数三次以上、每次花式动感单车锻炼不低于30 分钟者的有效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3.实验法
本实验对受试者进行12 周动感单车运动干预,运动前进行5 分钟的准备活动,持续运动25~35 分钟,然后进行5 分钟整理活动。每周开设6~7 节花式动感单车课程,实验者可自选≧3 次课进行练习,持续12 周,运动干预12 周对所选取的调查对象进行实验前后2 次测试,探讨花式动感单车运动的实际效用。
4.数据统计与分析
测试数据的统计均采用 excel 和 spss21.0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同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非常显著为 p<0.01,显著性为p<0.05。所有的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三、结果与分析
(一)花式动感单车对练习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由表1可知,利用配对T 检验研究实验数据可发现实验前后练习者的体重和BMI 值均有下降,且差异显著;但对练习者腰围与体脂百分比从统计学角度,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说明通过12 周实验后,花式动感单车对于想要瘦腰和减脂的练习者的作用并无太大效果。
表1 练习者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情况的配对t检验
(二)花式动感单车对练习者身体自尊的影响
由表2可见,在身体自尊量表5因子中,干预前后练习者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三因子差异显著,对身体吸引与身体吸引力两因子随实验后分值有所提高,但影响差异不显著。故可以认为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对练习者的身体自尊各因子有一定的影响。
表2 实验前后练习者身体自尊的配对t检验
(三)花式动感单车对练习者幸福感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实验前后总体幸福感的6 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花式动感单车强调运动氛围与运动环境,训练时音乐伴奏环绕四方,有助于训练者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有助于提高生活的满足与幸福度。
表3 实验前后练习者总体幸福感配对t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12 周实验,整体数据分析得出: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实验前练习者的体重、BMI 数据明显高于实验后数据,腰围与体脂百分比数据略低于实验前数据。说明通过12 周花式动感单车的练习,对练习者的身体总重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体重的下降可能是水分的流失,脂肪的下降或骨骼肌的流失等多方面因素。根据表1可知实验前后练习者腰围与体脂百分比数值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对练习者体重、BMI 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身体形态的改变影响不大。
(2)调查显示,实验后身体自尊5 因子分数均有上升,但从统计学上分析可知仅有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3 因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12 周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对40-55 岁练习者的身体自尊有一定的影响。
(3)通过总体幸福感6 因子数据分析得出:实验前对健康的担心因子明显低于实验后,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忧郁和愉快的心境以及行为的控制这5 因子实验前后均有上升。结论:花式动感单车运动利用简单动作以及沉静式的音乐伴奏,通过调节会员运动时的积极情绪,进而达到提升其总体幸福感。
(二)建议
(1)对于教练员应更严谨的对教学进行设计,如每首歌曲的心率、负荷的控制以及相应肌群训练的动作编排。积极宣扬健身各方面知识,清晰认识到降重不等于健身。
(2)对于相关部门可思考花式动感单车能服务于健身房大众,是否同时也可为学校体育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提供一些新思路。通过全新的上课形式,设计一款适用于普通学生以及特殊学生的动感单车,是否有利于改善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现象,同时是否能促进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