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系统”下《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

2021-06-10李玉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2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道德与法治

李玉娜

摘    要:本文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为例,阐述借助“多元评价系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拓展空间”栏目可以在预习环节运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课后复习中运用。借助“多元评价系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收集与筛选,师生之间及时进行交流、反馈,让《道德与法治》学习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成效。

关键词:多元评价;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

一、提出问题

2016年,我国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思想品德”,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建设,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

在部编人教版教材中,有一个创新的栏目“拓展空间”,位于每一框题内容的最后。“拓展”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是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变化。“拓展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在所学的知识体系中,增加新的东西,产生质量的变化;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是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拓展。

“拓展空间”位于每一框题的最后位置,容易被教师与学生所忽略。对于“拓展空间”运用的研究,有助于引起教师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重视,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运用策略

《道德与法治》的“拓展空间”栏目,既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使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课后复习环节中使用;既可以在课堂中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栏目,是对课堂的延伸。借助多元评价系统,教师应更好地使用“拓展空间”这一栏目。

现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为例,借助多元评价系统,采用具体实例的方式,开展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

根据“拓展空间”栏目使用的时间,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升华、课后复习。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使用“拓展空间”,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任务,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同伴交流等方式,完成课前预习。教师通过多元评价系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我校某位教师使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的“拓展空间”进行课前预习:

1. 教师通过平台布置预习任务:(1)查一查“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并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义。

2. 学生查找资料,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上传至平台,与同伴交流。

3. 平台初步筛选数据,教师通过平台进行点评,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4. 平台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汇总至学期结束时,生成综合多元评价。

(二)课堂升华

课堂升华使用“拓展空间”,可以采用师生探讨式、学生讨论式、朗诵式等方法,借助于多元评价系统,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让友誼之树常青》的“拓展空间”,我校某位教师将之运用于课堂之中。

1. 教师布置讨论的任务。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专负。”请和同学一起探讨对此观点的看法。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利用平台将结果进行上传。

3. 平台初步筛选,教师当场点评,运用平台进行点赞。

4. 平台记录学生成长情况,汇总至学期结束时,生成综合多元评价。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使用“拓展空间”,主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借助于多元评价系统,进行同伴间的交流探讨,教师进行指引与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思。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的“拓展空间”,我校某位教师将之运用在课后复习之中。

1. 教师布置任务:(1)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与同学分享。(2)整理每位同学的学习经验,形成一本学习方法手册。

2.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传到系统中,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借助平台,进行网上整理,形成一本学习方法手册。

3. 平台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初步筛选,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反馈。

4. 平台记录学生成长情况,汇总至学期结束时,生成综合多元评价。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是对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教师个体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存在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忽视,存在对这一栏目使用不当等现象。借助“多元评价系统”,能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洪从愿.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育人”的摇篮[J].知识文库,2017(8).

[2]于洋.绘本资源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王兆辉.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D].吉首市: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