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021-06-10冯兆清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螺栓

冯兆清

(容海川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赢得空前的发展机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是我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通过混凝土结构预先拆解为各个构建,在运送构建到建筑现场,通过成熟的连接构件工艺技术来进行拼装处理,从而满足现浇形成建筑物的要求。由于在材料管理、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工艺简单、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其和BIM技术相互融合发展,能展示出智能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环节中,则应从实际出发落实好相应的管理重点问题,进而体现出BIM技术的优势,全面开展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述

1.1 几种常用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1.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预制建筑物的建造环节中,从构筑物的整体抗震要求以及项目质量角度考虑,则应保障实现预制构件的有效连接。通过预制结构的高精度的连接,能满足预期的建筑要求。在进行具体的连接环节,则应重视下层隔板,并结合实际需求来将螺栓孔预先留在内壁预制板中,这些都是为今后的安装预制组件的考虑。在具体的安装环节,可以通过水泥砂浆来进行螺栓连接,能有效实现满足把剪力墙可以有效连接到其他部件,从而保障整体的牢固性。为了满足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则可采用连接支撑壁螺栓。

1.1.2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预制建筑项目中,采用预制复合板的装配技术则较为常见。结合相关的预制层压板的组装要求来看,则应保障工作层和预制层压板留出至少30cm的间隔,并明确复合板的安装方向,以便有效进行施工安装工艺的合理化调整,有效控制偏差。在具体的预制悬挂板的安装环节,则应选择有效的方式,可以借助于模块化方式来进行吊装预制悬挂板。一般来说,结合实际情况,大都在复合板底部来进行临时支撑的安装,以保障其结构稳定的要求。

1.1.3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结合提前组装式项目施工的特点来看,制定窗体则应结合实际来提前预制,大都是利用螺栓来进行连接工作,主要是通过窗体上的螺母与螺栓来进行相互连接。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则应从实际出发来实现窗体方向的调整,满足螺孔、螺栓的无缝对接要求,从而实现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求。

1.2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

1.2.1施工材料

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应用来说,大都是选择养护好的构件成品的方式,大都是从厂房直接运送到现场组装环节,并能体现出材料环保的特点。比如,对预制的夹心保温外墙板来说,具体的制作环节中,则是选择混凝土和保温材料一次浇筑的方式,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外墙保温层的要求,体现施工材料的先进性、环保性。

1.2.2施工工艺

从施工工艺的角度来看,具体施工实践中大都体现出吊装作业为主的方式,这样来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措施,具体环节中,则是采用实现合理化的吊装连接方式,并按照规定位置方可以开展组装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则应重点通过安全防护栏的设置,积极开展临边防护措施,从而有效满足相应的防水条焊接、钢筋焊接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施工方案的要求,则应实现层顶现浇的基础上开展套筒灌浆,或者实现能够在本层墙板吊装中完成。总体来看,则是吊装后焊接,方可以开展套筒灌浆,再次构件吊装,并进行循环。

1.2.3施工安全性

如果施工方案没有准备周全,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平面布置则应重点落实预制构件堆放情况,避免造成堆放不当则造成吊装不方便、车辆堵塞等问题。同时,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地面指挥和操作人员在吊装环节中予以默契配合,尽可能避免碰刮事故。吊装环节中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出现脱钩等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2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1 能有效保障管理工作

工程建模则是BIM技术中最关键的内容,特别是可以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BIM模型,便于充分发挥相应的技术模型、成本模型及工程模型的优势和特点。借助模型来快速判断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中存在的设计图纸问题和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并有效保障管理优化的总体目标。

2.2 能改善工程项目的整体性

预制装配式符合市政项目的特点,能有效体现精细化设计的特点,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结合上述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则应重视如何有效地将BIM技术融入预制装配式建筑环节,更好地全面提升市政项目的总体质量水平。具体来看,借助于BIM技术融入施工管理,能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水平。

2.3 能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借助于BIM技术的优势,有效借助全方位的参数数据优化,更好地服务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并能具体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并结合施工管理大数据相连,有效满足施工管理中所涉及数据实现共享的要求,从而有效满足相应的管理工作内容的合理化分配,进而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联动性得到全面提升。

3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质量管理

结合建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BIM技术的优势,能全面提升市政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能有效应用于碰撞检测和管线综合等环节。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的特点来说,必然要涉及较多的管线情况,特别是预制构件往往的精度要求较高,利用BIM优势能满足生产及吊装环节中的精确化优势,并合理有效地开展碰撞检测工作,另外,还能直观地实现管线布设情况,满足整体上优化的要求。BIM施工质量控制模型构成如图1所示。

3.2 进度管理

结合BIM技术的建模优势,能有效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实现进度控制体系的模型构建,合理化开展进度管理工作。借助于BIM技术的优势,能满足现代化项目中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更好地满足于施工进度管理的现代化要求,便于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动态化管理要求,特别有助于满足于关键性的施工要求,能全面分析影响关键因素。同时,在精细化分解施工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化推进BIM进度目标,更好地动态化实现进度控制,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图1 施工质量控制模型构成

3.3 成本管理

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够重视成本管理的情况。发挥好BIM技术的优势,能有效保障各项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能从实际出发来构建精准化的工程量报表,更好地实现成本计算的精准化要求。在具体的成本管理中,BIM技术则是应从实际出发,落实好相应的工程量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BIM模型,满足精准化的要求。通过数据联合,可以在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安装环节中进行逐一排查漏项,避免造成工程清单的遗漏。具体的成本管理环节,则应保障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4 结语

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的特点,预制装配技术则是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的逐步完善,加强BIM技术多方面的研究,从而能全方位有效提升项目的整体安全性、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螺栓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M16吊耳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预紧力衰减对摩擦型高强螺栓群承载力的影响
螺栓紧固杂谈
再谈液压吊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吊装之跨缆吊机吊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