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021-06-10蔡炉明

区域金融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耦合城乡城镇化

蔡炉明 钟 宇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鄂州职业大学,湖北 鄂州 436000)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当前,城乡二元机制路径依赖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推进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厘清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演化机理,剖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影响着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进程。2019 年,广西城镇化率首次达到51.09%,广西农村常住人口仍有2425.7 万,其生活场所依然在农村。广西城镇化率逐年升高,但距离全国平均城镇化率(60.6%)仍有一定差距。2019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76元,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0.7元)相比仍有差距。在全国范围内,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 年7 月,广西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产业城镇化、绿色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 年8 月,广西印发《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对实施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乡村振兴不同于传统的乡村发展方式,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旨在提高乡村地区发展水平。

对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研究,引起部分学者的重点关注。在观念认识方面,当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内在关系存在认识偏差(曹宗平和李宗悦,2020)。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键性对策是以城乡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耦合发展共享体制(刘爱梅和陈宝生,2019)。从制度层面,计划经济对乡村人口和土地空间配置是制约乡村发展的根本原因,需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田鹏,2019)。以人为本,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运用统筹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包容一体化和高质量高效率融合,才能实现城乡耦合发展(卓玛草,2019)。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机制,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相对较少;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系统以多维、动态性为主,城乡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相互关联又非一一对应关系,以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构成两者之间的联系,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分成若干指标进行分析。基于此,构建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剖析,讨论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为提高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演化的作用机理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契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不可分割、相互促进,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适合战略耦合发展。借鉴李梦娜(2019)的研究成果,剖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演化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兴旺与产业城镇化耦合。乡村产业兴旺为产业城镇化发展提供各种所需要素保障,产业城镇化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催化剂”和“促进剂”。第二,生态宜居与绿色城镇化耦合。生态宜居是绿色城镇化建设的本质需要,绿色城镇化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重要支撑。第三,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耦合。乡风文明是社会城镇化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城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依托。第四,治理有效与空间城镇化耦合。治理有效为空间城镇化提供方向指导,空间城镇化是治理有效的重要载体。第五,生活富裕与经济城镇化耦合。生活富裕是经济城镇化的本质目标,经济城镇化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演化的作用机理,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模型

(一)指标体系选取

1.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借鉴朱鹏华和刘学侠(2017)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方面构建广西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而言,一是产业城镇化:选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农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大学生数指标。二是绿色城镇化:选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保洁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指标。三是社会城镇化:选取初中生师比、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指标。四是空间城镇化:选取城市人口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面积占城区面积比重指标。五是经济城镇化: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

表1 广西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2.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借鉴韦家华和连漪(2018)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和治理有效方面构建广西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见表2)。具体来说,一是产业振兴:选取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服务业占农业比重指标。二是生态宜居:选取卫生厕所普及率、人均太阳能热水器面积、万人生态林业面积、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指标。三是乡风文明:选取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文盲人口占15 岁及以上农村人口的比重、万人农村文化机构数指标。四是生活富裕:选取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指标。五是治理有效:选取万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数、农村千人卫生人员数、城乡收入一体化水平、城乡消费一体化指标。

(二)评价模型构建

1.指标标准化。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处理方式如下。正向指标计算如方程(1)所示,负向指标计算如方程(2)所示:

表2 广西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2.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主要是指被考察指标在整体中的比重或重要程度。鉴于主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的局限性,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权重,主要具体步骤如公式(3)~(6)所示。

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

利用uij计算指标熵值:

将熵值进行逆向转化:

利用ρj计算指标χj的权重:

利用权重ωj计算出指标得分:

3.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借鉴丁翠翠等(2020)、吴旭晓(2019)、张莞(2019)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计算耦合协调度。具体计算如公式(8)所示:

其中μi(i=1,2,…,n)为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函数。如果存在2 个子系统,依据上式可得:Q2=表示系统的耦合度,U1、U2表示2 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

为此,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公式(9)所示:

其中,Q为子系统的耦合度;D为系统的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发展水平;βi(i=1,2,3)表示待定系数,β1=β2=0.5。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和评判标准的具体划分层次如表3。

表3 耦合协调度等级评判标准

四、实证分析

基于所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9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数据,得到两者耦合度(Q)、综合发展水平(T)和耦合协调度(D)的计算结果(见表4)。

(一)耦合协调等级方面

总体来看,2006~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提高,耦合协调度从2006年的0.5230提升到2019年的0.8093。在这13年中,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等级从勉强协调阶段转变为良好协调阶段,说明随着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关政策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逐渐增强。具体来看,2006~2008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等级处于勉强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0.5230 提高为0.5425,这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速度较慢,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强。2009~2011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等级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0.6302提高为0.6890,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速度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有所增强。2012~2015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等级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0.7422提高为0.7899,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速度继续加快,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不断增强。2016~2019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等级处于良好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0.8049 提高为0.8093,说明随着政府层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得到较快发展,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增强态势强劲,但离优质协调等级仍有差距。

(二)综合发展水平方面

总体而言,2006~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从2006 年的0.3584 提高到2019 年的0.6567。具体而言,2006~2008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从0.3584提高到0.3727,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09~2011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从0.4345提高到0.4879,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对有所增强。2012~2015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从0.5592提高到0.6291,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渐增强。2016~2019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从0.6529提高到0.6567,说明此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增强态势强劲。

表4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三)综合评价方面

总体来看,2006~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函数值增加态势明显(见表5)。具体来看,就新型城镇化而言,2006~2012年,广西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函数值从0.5077 增加到0.5894。2013~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函数值从0.5077 增加到0.6657。就乡村振兴而言,2006~2012年,广西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函数值从0.5434 增加到0.5960。2013~2019 年,广西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函数值从0.6082增加到0.6725。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表5 综合评价函数值

五、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讨论影响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利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剖析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借鉴梁丽英等(2020)的研究成果,选择2019 年为研究节点,剖析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的驱动因素。结合广西实际,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非农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X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4)、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X5)、年平均人口(X6)、普通高等学校数量(X7)、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8)、燃煤普及率(X9)、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重(X10)、人均财政收入(X11)等11 个具体指标作为驱动因素。

如表6 所示,总体来看,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解释力差距较为明显,各个驱动因素的q 值都在显著范围内。首先,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1)的q 值为0.8435,排名第一,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属于主导驱动因素。由此推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可用于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资金越多,更能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非农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X3)、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X5)、年平均人口(X6)、普通高等学校数量(X7)、人均财政收入(X11)的q 值分别为0.6214、0.5910、0.5321、0.5432、0.5217、0.5525,解释能力较强,属于高水平驱动因素。再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8)、燃煤普及率(X9)、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重(X10)的q 值分别为0.3426、0.3923、0.3215、0.3523,解释能力较弱,属于低水平驱动因素。

表6 驱动因素因子探测结果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2006~2019 年,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从勉强协调阶段转变为良好协调阶段;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广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函数值增加态势明显。但是距离优质协调阶段仍有差异,因此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类驱动因素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其他类驱动因素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影响相对较小。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者耦合的具体维度出发,优化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共生协调关系,促进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促进产业兴旺与产业城镇化耦合发展。一是壮大乡村产业规模,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乡村产业生产率;二是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三是注重城乡产业耦合发展,发挥城市产业对乡村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四是广西区位优越,集沿边、沿江、沿海一体,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走特色性和差异化道路,因地制宜发展旅游行业。第二,促进生态宜居与绿色城镇化耦合发展。一是充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机遇,提高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二是立足广西当地实际,有所侧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城乡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自然禀赋优势,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双管齐下,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第三,促进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耦合发展。一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要以人为核心,适应时代潮流,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文明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第四,促进治理有效与空间城镇化耦合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发挥城乡居民治理的主体作用;二是加大对城乡空间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空间的均衡发展;三是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建设。第五,促进生活富裕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发展。一是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有机结合;二是城乡之间统筹规划,规避政策的“邻避效应”和“挤出效应”等;三是调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四是转变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乡产业融合程度。

猜你喜欢

耦合城乡城镇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