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利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效果

2021-06-10畅晓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7期
关键词:福辛普阿利沙坦

畅晓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洛阳471000)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患者血管、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1]。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征[2]。现阶段,临床多通过药物疗法帮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阿利沙坦酯与福辛普利钠均为治疗高血压合并HFpEF的常用药,但目前临床对于两者的疗效尚存诸多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阿利沙坦酯与福辛普利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FpEF的疗效,明确阿利沙坦酯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05±4.82)岁;高血压病程3~14年,平均病程(7.21±1.50)年。观察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7.96±4.80)岁;高血压病程3~14年,平均病程(7.18±1.52)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HFpEF相关诊断标准[3~4];临床资料完善;二尖瓣血流频谱显示E/A异常;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Ⅲ级。(2)排除标准:合并瓣膜病、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一般治疗: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国药准字H20073371)100 mg/次,2次/d;盐酸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63041)10 mg/次,1次/d;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H20058629)3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国药准字H20064148)口服,10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阿利沙坦酯片(国药准字H20138001)口服,24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1)血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SBP)和24 h舒张压(DBP)水平,以KRL-WABP动态血压监测仪(重庆康如来科技有限公司)测定。(2)心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脑钠肽(BNP)水平。6MWT:在室内封闭走廊上,记录患者6 min内徒步行走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心功能越好。血清BNP水平:采用HD-F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华天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测定。(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咳嗽、呕吐、头晕目眩、心悸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24 h SBP和24 h DBP水平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6MWT均变长,血清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6MWT(m) BNP(pg/ml)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65 65 t P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65 65 t P t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P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t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P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271.56±20.84 273.04±21.63 0.397 0.692 345.02±25.27 378.31±28.90 6.991 0.000 18.081 0.000 23.511 0.000 950.35±92.98 946.61±90.42 0.233 0.817 701.87±86.51 568.20±81.14 9.086 0.000 15.774 0.000 25.112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是一种可控但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血压亦是HFpEF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造成患者左心室心肌细胞纤维化,加大收缩期室壁压力及负荷,同时增加动脉管壁胶原含量,进而导致左室肥大、血管僵硬、心舒张功能受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福辛普利钠为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同时阻碍缓激肽的降解,从而扩张外周血管,减轻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应[6~7]。但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24 h血压水平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T均变长,血清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治疗中,阿利沙坦酯与福辛普利钠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阿利沙坦酯不良反应较少,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其原因:阿利沙坦酯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较好,半衰期约为10 h,达峰时间为1.5~2.5 h,可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醛固酮分泌,阻碍内皮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前列环素、一氧化氮等扩血管物质的释放,继而扩张外周小动脉,减轻血管阻力,下调血压水平[8~9]。此外,该药可有效延缓心肌细胞肥厚和纤维化,减轻左心室压力性负荷,继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阿利沙坦酯水解产物为EXP-3174,在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的同时,对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影响较小,且不会阻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对缓激肽的降解作用,故不会引发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10]。综上所述,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治疗中,阿利沙坦酯与福辛普利钠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阿利沙坦酯不良反应较少,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福辛普阿利沙坦
美阿沙坦钾能降尿酸吗
坎地沙坦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导致的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阿利的红斗篷
新型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的合成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
虚荣的代价
福辛普利拉血药浓度的LC-MS/MS法测定及其人体药动学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