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2021-06-10闫谧马俊琦王妍心
闫谧 马俊琦 王妍心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麻醉科 郑州450006;2河南省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郑州450006;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450052;4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卫辉453100)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因病型而异,约1/3患儿于出生后1年内会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故及时治疗对延长患儿生存期十分重要。介入封堵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手术,鉴于术中患儿机体应激反应明显,故应选择一种安全、稳定的麻醉方式。右美托咪定作为常用的麻醉辅助剂,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1]。氯胺酮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常用麻醉药物,虽药效显著,但不良反应明显,不利于术后恢复。丙泊酚为传统的麻醉药物,药物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2]。由于目前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麻醉方式不同将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54±0.76)岁;房间隔缺损18例,室间隔缺损14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1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52±0.81)岁;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18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 入选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3]中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精神状态良好。(3)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证;合并心脏衰竭;合并其他脏器先天性疾病;对麻醉药物过敏。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禁食、禁水6 h,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0872)0.01 mg/kg。入室后常规连接心电图导联,监测生命体征,术前建立外周静脉通路,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
1.3.1 对照组 采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2820)1.5 m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83220)1μg/kg。麻醉维持:泵注氯胺酮40μg/(kg·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术中根据患儿情况调整麻醉药物输注速度,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所有麻醉药物,全程面罩吸氧。
1.3.2 观察组 采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册证号H20170312)1.5 m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麻醉维持:泵注丙泊酚50μg/(kg·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穿刺时(T3)、术毕前10 min(T4)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R、MAP比较 两组T2时点,HR无明显变化,但MAP降低,对照组MAP低于观察组,T3、T4时点,两组HR逐渐升高,MAP逐渐恢复,但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R、MAP比较(±s)
表1 两组HR、MAP比较(±s)
?
2.2 两组SpO2比较 T2、T3时点,两组SpO2不断下降,T4回升,且观察组T2、T3、T4的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pO2比较(%,±s)
表2 两组SpO2比较(%,±s)
?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引发的一类心脏畸形,主要受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影响。该病根据不同分流方向可引起不同症状,以心悸、胸闷、气喘等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亡。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手段,但鉴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尚未发育完全,手术创伤会使患儿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生命体征产生明显波动,故临床对于麻醉药剂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视。右美托咪定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效果,且无呼吸抑制作用,用于婴幼儿手术的安全性较高[4~5]。同时右美托咪定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效控制应激反应引起的血压及HR波动,稳定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保障手术安全性[6]。氯胺酮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常用麻醉药物,可提高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适用于右向分流病变的患儿,但术后患儿恢复较慢,且氯胺酮可能对患儿精神状态造成影响,导致患儿术后有躁动不安等表现[7]。丙泊酚作为传统麻醉药物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8],近年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关于丙泊酚与氯胺酮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2时点,HR无明显变化,但MAP降低,对照组MAP低于观察组,T3、T4时点,两组HR逐渐升高,MAP逐渐恢复,但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提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术中患儿生命体征波动;T2、T3时点,两组SpO2不断下降,T4回升,且观察组T2、T3、T4的SpO2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患儿术中血气指标,预防缺氧。丙泊酚具有较强镇静效果,麻醉深度易掌控,术后患儿苏醒快,配合右美托咪定使用可弥补不足之处,适用于心脏导管介入类的短小手术,且两药联用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患儿术后恢复快,意识清晰,无明显不良反应[9~10]。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应用价值较高,麻醉过程生命体征更平稳。